打出智能化标簽的小鵬汽車再度 " 亮劍 "。
在 10 月 24 日舉辦的 "1024 小鵬汽車科技日 " 上,小鵬汽車公布了其在産品開發、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電驅系統、飛行汽車、機器人等多個領域的最新進展。當晚,小鵬汽車自研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和 MPV 車型小鵬 X9 成爲業内關注的焦點。
城市 NGP 年内擴大至 50 城
目前,城市智駕已進入開城競速階段。據小鵬汽車自動駕駛負責人李力耘介紹,小鵬 XNGP 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已在全國範圍内具備支持城市智駕的技術能力,在完成嚴格的工程測試驗證後,即可按照用戶覆蓋率和行程需求,以分批開放城市的方式全量推送。
小鵬汽車還同步推出不受城市限制的 "AI 代駕 " 功能。開啓該功能後,駕駛者可在全國範圍内設置起點和終點,手動駕駛一次後即可形成記憶地圖,再選擇該出行路線時就可以使用 "AI 代駕 " 功能,實現單獨路線 / 特定場景的城市導航輔助駕駛。
根據 XNGP 系統最新量産落地計劃,無高精地圖區域城市導航輔助駕駛功能将于第一階段開放 20 城,12 月底增至 50 城,主要貫通京津冀地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同時新增開放福建以及中西部核心城市;AI 代駕功能将啓動小範圍測試,年内向部分用戶開放。
小鵬汽車董事長、CEO 何小鵬宣布," 開城 " 及 "AI 代駕 " 将同步進行。10 月 24 日當晚,首批 " 開城 " 城市正式開啓公測,"AI 代駕 " 開啓小範圍測試,并将于近期全量開放。此次 OTA 升級後,G6、P7i、G9 的 Pro 版車型還将迎來 S 智駕能力升級和高速 NGP 及 LCC 使用體驗的增強。
發布會上,何小鵬爲 XNGP 系統定下目标:" 要挑戰 2024 年内,實現 XNGP 在全國主要城市路網(含 1-4 級道路)全覆蓋。"
大七座車型小鵬 X9 亮相,将登陸廣州車展
活動現場,純電智能大七座車型小鵬 X9 迎來首次實車外觀亮相。小鵬 X9 定位爲小鵬 " 扶搖 " 架構下的旗艦車型,将配備後輪轉向、800V、一體式鋁壓鑄、XNGP 等核心技術,并首發搭載第 5 代小鵬智能座艙系統 "XOS 天玑 "。新車将登陸今年 11 月舉行的廣州車展。
據介紹,新車搭載的 "XOS 天玑 " 引入多任務架構,支持地圖導航與音樂、視頻、設置等多任務獨立操作。
在更新交互界面的同時,小鵬汽車推出全場景車感 SR,進一步打通從上車到行駛、臨停、充電、泊車等用車場景,形成一站式環境感知體驗;此外還能爲人駕場景提供加塞提醒、大車提醒、行人過近等 20 餘種人駕輔助警示。
語音交互方面,小鵬汽車自研 XGPT 靈犀大模型并接入語音系統,全新 AI 小 P 的技能得到進一步升級,擁有超過 800 項技能。未來,小 P 還将登陸小鵬汽車手機 APP,支持用戶在手機端遠程指揮,以實現部分功能的遠程車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将大模型用于訓練和提升智能駕駛能力、提升智能語音的理解推理能力外,小鵬汽車還将大模型應用于車輛設計和代碼開發,賦能多個業務闆塊與研發領域的進一步提效。
何小鵬此前透露,小鵬 X9 在明年開始規模交付,因此今年真正的交付量支持不大。針對該車型,小鵬汽車會提前将整個供應鏈的準備工作做好,要求 " 交付即開始爬坡 "。
" 降本 " 仍在持續
早在二季度業績發布會上,何小鵬就曾表示,小鵬汽車在動⼒系統、整車硬件、供應鏈等多個領域的降本項⽬正在推進,其有信⼼實現到 2024 年底成本降低 25% 的⽬标。
而在本次發布會上,何小鵬介紹了電子電氣、電驅系統、整車制造方面的最新降本成果。其中,小鵬汽車發布首個駕艙融合車載計算中心,以 XEEA 3.5 電子電氣架構爲核心,集成智能駕駛、座艙、儀表、網關、IMU、功放等功能,比上一代中央計算架構性能提升 50% 的同時可節約 40% 成本。
小鵬汽車自研的電驅系統采用更高效的電磁方案,在 120km/h 高速行駛時綜合效率突破 93%。進一步優化的碳化矽方案,在保證動力效能的同時減少 50% 關鍵成本。
智能制造方面,小鵬汽車擁有一台 12000 噸一體壓鑄機,并即将擴展一台 16000 噸的壓鑄機以支持投産更大型的壓鑄件。其正在研究探索 CIB+ 中地闆一體壓鑄技術,以期将整車續航提升 5% 的同時降低 10%-30% 整車制造成本。
汽車之外,小鵬汽車一直在探索未來出行方式的更多種可能。在今年的小鵬科技日上,小鵬彙天明确了飛行汽車的兩條發展路徑,即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和分體式飛行汽車。其中,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采用超跑造型設計,并在前兩年公布的造型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優化;分體式飛行汽車不僅能縱向拓展個人用戶的出行邊界,也可服務于應急、救援等公共事業。
此外,小鵬鵬行全新自研雙足機器人亮相現場。憑借自研的高性能關節,可在室内外大步行走、敏捷運動、抗擾越障。新一代機器人進化出一雙超輕量級類人手臂和仿人靈巧手,單臂最大負載 3kg,最大末端線速度 1m/s,可針對不同形狀的物體提供個不同的抓取包覆姿态,并具備末端觸覺感知能力。
文内圖片來源:企業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