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春天,我都會給親友們推薦幾樣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野菜,就爲了吃上一點讓人開心的季節限定食物,春天嘛,就是要吃 " 鮮 " 的。
然而,野菜雖好吃,卻不能亂挖。" 紅傘傘,白杆杆 " 已經非常深入人心了,現在大部分人都知道不要亂采亂吃野蘑菇。但其實,亂采野菜也是非常危險的,今年春天,很有必要給大家拔拔草了。
你以爲你挖的是美味
首先放結論:科學家不是傻子,農林業科研也非常卷,超市裏都不好買的野菜們,大多是馴化育種不到位的。野菜如此受人青睐,其實算是個曆史遺留問題。山野菜能夠流行的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在現代農業沒有發展起來之前,許多地區隻能通過春季采摘無毒或低毒、且不會引起強烈不适的植物嫩芽,來保障食物供給。但是在今天,五谷不識的現代人缺乏一些認識植物的經驗,挖到的野菜可能就不止是不常見和不好吃了。比如說以下幾種野菜,都是非常容易和有毒植物混淆的。
黃花菜
我們常吃的黃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也叫金針花,然而它本身也是有風險的:未加工的鮮黃花是有毒的。鮮黃花含有大量秋水仙堿,在人體内會分解成二秋水仙堿,導緻發熱、嘔吐、腹瀉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導緻腎衰竭,威脅生命。
金針花丨 wikimedia
黃花菜還有個近親叫萱草(H. fulva)。從古至今,萱草都是比較重要的庭院觀賞植物,作爲綠化帶常客,它也是被錯認爲能吃的重災區。
所以,不要亂采綠化帶的 " 黃花菜 ",那是萱草,是媽媽的象征,是用來看的。
萱草丨 wikimedia
水芹
水芹(Oenanthe javanica)其實大家說得比較多了,與之相似的毒芹導緻過許多起食物中毒事件。毒芹(Cicuta virosa)屬于毒芹屬,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其中含有毒芹素會導緻食物中毒。二者的區别可以看下面,告訴大家這些區别不是爲了提高你們的分類學知識水平,而是讓大家認清自己:你分不清,别亂采了!
水芹(上)和毒芹(下)丨 kew & wikimedia commons
由于水芹葉是羽狀裂的,除了毒芹之外,還會有人把毛茛科的一些物種誤認成水芹,比如石龍芮(Ranunculus sceleratus)。石龍芮全國廣布,長得也很普通,但是含有劇毒白頭翁素,也是會要命的。另外還有一些關于野芹菜中毒的報道中,最後認爲患者是烏頭堿中毒,基本就是因爲被毛茛科的植物迷惑了。
石龍芮丨 wikimedia commons
蕨菜
蕨菜指的是蕨(Pteridium aquilinum)的拳狀幼莖,不過蕨菜的問題在于它含有一級緻癌物原蕨苷。原蕨苷易溶于水,所以吃蕨菜,其實是出蕨不意攻蕨不備,趁它的原蕨苷積累得還不多,趁原蕨苷快樂水中遊,焯水之後迅速吃兩口。這個風險,連栽培蕨都無法避免,何必去冒險采野生的呢?
分别是蕨、食用雙蓋蕨,是爲數不多可以吃的蕨類植物之二丨 wikimedia
蒜薹
阻止留學生們把超市裏的黃水仙(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當成蒜薹包餃子這事兒,也是宣傳了很多年了。英國的一些超市,甚至給黃水仙專門标注了不可食用。
圖丨 James Wong / Twitter
順便一提,昆明植物園有個蔥園,春季開花的時候十分好看,我真誠地建議大家如果有機會,可以去看看蔥(但不要試圖吃)。
一些水果蔬菜
我希望天下的乳茄(Solanum mammosum)、海芋和曼陀羅,都能逃過被當成蔬菜水果的命運。
乳茄看着像檸檬,海芋看着像芋頭,曼陀羅看着像秋葵,區别在下面。
檸檬和乳茄丨 wikipedia & youtube
芋頭和海芋丨 wikipedia
秋葵和曼陀羅丨 wikipedia
我有一個懶人必備訣竅:如果一個東西是以 " 花瓶 " 的身份出現在你的生活裏,就不要太奢求它很有用。它要是好吃的話,就不會出現在花市跟染色月季擺在一塊兒。
花市裏的乳茄,就讓它安安靜靜地做個 " 花瓶 " 吧!丨 wikipedia
其他不常見的野菜
除此之外,我曾經在河北吃過當地的一種涼拌野菜,口感很奇特,不是常見的任何一種蔬菜,仔細一看發現它果然不常見,是某種鐵線蓮的莖尖……前面也說過了,毛茛科物種大多都有毒,比如烏頭屬就是其中的翹楚,大長今的親媽就是被烏頭根制成的附子給毒死的,以及西南有些地區是會把附子當做佐料的,我的建議還是,别了吧……
吃的大概是這個位置(但不是這個物種!)丨 nativeplanttrust
你挖到的野菜也許沒毒
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其實也是一種容易挖錯的野菜,與它長得像的物種其實并不少,包括不限于泥胡菜、獨行菜等等。
一片草地,你看到荠菜在哪兒了嗎?丨拍攝 媗媗
但野荠菜的問題并不在于荠菜本身,而在于污染。随着現代社會的發展,工業廢水、汽車尾氣、農藥化肥等多種污染源,導緻野菜們的生存環境并不如我們想象得那麽健康自然,重金屬含量超标是常事,且在不做實驗分析的前提下,我們很難判斷現在采的野菜,它到底喜歡富集哪種重金屬呢?根據一篇 2016 年的論文,以南京爲例,采自主幹道旁的天然野菜,其重金屬含量遠高于人工大棚栽培的野菜,鉛含量更是遠超過食用标準。
圖丨《南京郊區四種野菜的營養成分及重金屬分析》
回到開頭的新聞,各種野菜普通人難以從外觀上分辨也就算了,在城市裏挖綠化帶的行爲是真的不可取。綠化帶除了美觀和當路障之外,有相當一部分作用是滞塵,而公園、郊野、綠地、荒地中的野菜,大多是中水灌溉,再加上重金屬超标的困擾,我倒不覺得圖這一口新鮮有多麽值得。
何況野菜中毒,危險程度也不低。據報道,2002~2004 年間,北京市總計發生動植物性食物中毒總計 58 起,中毒人數 1423 人,其中死亡 1 人。這唯一一例死亡病例便是因爲食用了不常見的山野菜。
往近了說,僅 2020 年正月期間,湖南省發生 5 起食用有毒植物中毒事件,爲此,湖南省疾控中心還專門提醒大家:防控疫情的同時,也請警惕野菜中毒。
這句話,我就送給這個春天了。
好吃很重要,但吃得安全更重要!我看那些人工培育的時令菜就挺好。
作者:媗媗
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