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航空貨運行業恢複至常态,随着運價下行,航空貨運公司東航物流(601156.SH)盈利大降。
10 月 30 日晚間,東航物流發布第三季度報告,期内營業收入 48.5 億元,同比下降 19.8%;歸母淨利潤 3.9 億元,同比減少 52%。前三季度,東航物流營業收入 142.3 億元,同比下滑 19.4%,歸母淨利潤 16.6 億元,同比減少 43.4%。
東航物流2021 年上市,是國内 " 航空混改第一股 ",其運力主要來源于全貨機和客機腹艙,主營航空速運、地面綜合服務、綜合物流解決方案三大業務。
從盈利波動來看,在這輪運價周期中,東航物流上市首年和 2022 年達到業績巅峰。在高峰時期的 2021 年第三季度,東航物流營收爲 49.6 億,與今年第三季度營收規模相當,但受高運價加持,賺錢能力卻翻了一倍不止,當期錄得 9 億元歸母淨利潤。
對于業績的下滑,東航物流在公告中提到,主要系需求減弱、供給恢複,運價下滑,同時疊加上年同期業績基數較高的影響。
伴随着周期紅利褪去,爲了對沖運價周期波動對業績帶來的影響,東航物流正在尋求新的業績支撐點,綜合物流解決方案業務爲東航物流提供了施展空間。
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回落之餘,東航物流業務結構也出現了明顯變化,其航空速運業務收入爲 64.5 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從去年的 58.5% 下降至 45.3%,而綜合物流解決方案業務營收達 60.2 億元,占比大幅提升至 42.33%。
根據投資者調研紀要,2023 年上半年,東航物流整體運載率處于高位,其中與大客戶有較爲深層次的合作,以及電商貨物的占比提升,對收入和貨量起到了較大的支撐。
钛媒體 APP 留意到,今年第三季度,東航物流加快推進在跨境電商、高科技、消費品、高端進口生鮮等細分領域的高附加值解決方案計劃。
今年 9 月初,東航物流與盒馬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宣布啓動 " 盒馬号 " 生鮮包機項目,爲盒馬提供 " 一站式 " 物流服務。10 月 13 日,東航物流推出了 " 速研通 " 産品,主要是爲滿足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科創研發類企業對于集成電路、人體血清特殊貨品的溫控儲運等個性化進口需求。此外,10 月 25 日,東航物流與小米國際交付與服務部達成合作共識,爲小米國際提供全鏈路物流解決方案。
不過,盡管下半年是傳統航空貨運旺季,在第三季度,東航物流運力規模依然有所縮減。據公告,東航物流子公司通過融資租賃方式新引進了 1 架 B777 全貨機,同時退租了兩架 B777 全貨機,截至第三季度末,在冊全貨機數量爲 16 架,較上一季度減少 1 架。
二級市場方面,或受股東連續減持影響,自 2022 年 6 月限售股解禁後,東航物流股價持續走低,目前股價已較發行價跌去五成多。據披露,自去年 6 月以來,大股東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聯想控股 ")、珠海普東物流發展有限公司持續減持,合計套現超過 18 億元。其中,聯想控股兩輪合計減持比例爲 4.8%,套現約 11.8 億元。
股東的持續減持,使得市場猶如驚弓之鳥,多位投資者近日也在互動平台上表達對于股價持續下跌的擔憂。對于股價現狀,東航物流回複稱,公司密切關注資本市場情況,并積極組織研究有關資本運作工具。不過,由于今年 8 月減持新規落地,股價處于破發狀态的東航物流,其股東的減持将受到嚴格限制。(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張孫明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