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知名博主在春節前夕發了一個帖子引起熱議:上海領養老金的有 570 萬人,繳社保的有 1000 萬;北京領養老金的有 510 萬人,繳社保的有 1000 萬。什麼意思呢?以前 7 個打工人供養 1 個退休人,現在 2 個供養 1 個。
社保專家被稱為 " 磚家 ",提出 6 個理由,反對繼續上漲養老金:
第一個理由:1963 年是人類曆史上的著名嬰兒潮,2023 年演變成退休潮。十四五期間每年将有 2000 萬人退休。吃養老金的人越來越多,養老基金池子裡的水不夠喝。所以,應該停止養老金的上漲。
第二個理由:2022 年中國首次出現真正意義的人口負增長。從目前的趨勢看,出生率逐步走低,人口下降的拐點到來。新生兒越來越少,年輕勞動力越來越少,繳社保的越來越少,吃養老金的人越來越多,入不敷出成定局。
第三個理由:靈活就業人口大幅增加,比如,外賣、快遞、滴滴、直播、微商、自媒體、擺地攤、打零工的人越來越多,目前已經超過 2 億人。靈活救人員是沒有單位為他們繳社保的,買社保必須是自己全額購買。由于工作不穩定,收入不穩定,很多人不舍得買社保或不舍得買高檔次的社保。
第四個理由:延遲退休已經寫入了十四五規劃,早晚要實施,如果延長 5 年退休的話,就社保體系将受到老齡化、少子化的 " 雙重 " 夾擊,養老金體系 " 崩潰 " 的風險就會出現。所以,也不應該再上調養老金了。
第五個理由:實施了個人養老金制度,可以讓在職人員購買,自己解決自己的養老問題,就不應該再普調養老金了。要想上漲養老金,就自己去買個人養老金吧,正好鼓勵人們自己買個人養老金。
第六個理由:目前養老金主要是後人繳費供養前人的模式,年輕人負重前行,社保斷繳潮也是暗流湧動。2013 年兩會曾提出當年有 3800 萬斷繳社保。目前,很多年輕人生活壓力大,就業壓力大,不願意再繳納社保了。
PS:這三種人堅決反對這種社保專家的意見。
第一種:所有退休人員。這種社保專家就是典型的 " 何不食肉糜 " 的心态,專家不愁吃喝,以為退休老人也不愁吃喝嗎?要知道全國養老金平均水平隻有 3000 元左右,老年人看病吃藥花費高,這點養老金隻夠買剩菜葉子了。
第二種: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退休老工人。這些老工人在年輕的時候,正處于低工資、高強度的火熱年代,身體累出一身病,還沒有多少積蓄。特别是中年之後下崗的工人,養老金低到隻有一千多元。如果養老金上漲的幅度趕不上物價漲幅,他們的生活質量如何提高呢?
第三種:靈活就業人員的退休者。靈活就業人員由于工作不穩定、收入偏低,所以,他們舍不得多繳費和長繳費,隻舍得買 15 年最低年限的社保,隻買最低檔次的,養老金隻有一千元左右。他們盼着養老金逐年上漲,不斷提高生活質量呢。
PS:你說這種社保專家提出的建議合理嗎?凡是有良心的人都覺得不合理。同意的點贊、轉發,讓更多人支持養老金上漲,持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