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動汽車下半場決戰正式打響。
2 月 27 日,全球車企首個 " 雲、數、智 " 一體化超級雲計算平台——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正式揭牌。與此同時,吉利汽車與阿裏雲宣布,雙方将基于吉利智算中心,進一步加強在雲計算、大數據和 AI 等方面的戰略合作,聯合打造汽車産業數字化新标杆。
圖片來源:吉利汽車
根據官方資料顯示,吉利星睿智算中心坐落于湖州長興縣的吉利長興數據中心,該數據中心總投資 10 億元,占地 52.12 畝,規劃機櫃 5000 架,一期現已建成标準 5kW 機櫃 2520 架。
吉利星睿智算中心;圖片來源:吉利汽車
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是國内車企中自建設備規模最大、綜合算力領先、業務覆蓋領域最全面、智能化支撐能力最強、高安全級别的智算中心。
截至目前,其雲端總算力達 81 億億次每秒、通信網絡傳輸速度達 800GB 每秒,存儲帶寬 4.5TB 每秒,是業界普遍采用的以太網的 400 倍。
且已擁有超算服務器 1000 多台,已接入智能駕駛和車聯網實驗數據近百 PB、在線車輛的并發計算支持達百萬輛,日均數據增量超過 100TB。
預計到 2025 年,星睿智算中心算力規模将擴充到 120 億億次每秒,計算能力達到 EFLOPS 級别;可支撐的在線車輛并發數将達到目前的 3 倍以上,可滿足 350 萬在線車輛的并發計算需求,數據存儲規模将達 EB 級别。
随着吉利星睿智算中心的揭牌上線,吉利全生态體系算力也得到了指數級提升:吉利整體研發效率提升了 20%;智駕模型訓練速度提升了 200 多倍,1000 個智駕模型的研發訓練隻需要 8 個小時;單次試驗數據計算時間最短可以在 1 秒内完成,單輪試驗效率更是提升了 600 倍。
而事實上,這并非首家布局超算領域的整車企業。
随着自動駕駛車輛的增加,需要處理的數據呈倍數級增長,對算力的需求、功耗要求都大幅提升,算力正成爲汽車行業的一項關鍵競争因素。目前來看,超算中心将是解決這一挑戰的有效路徑。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直言:" 超算中心會成爲自動駕駛企業的入門配置。"
如今已有越來越多車企意識到,高階自動駕駛要想實現數據的快速叠代,除了需要裏程的積累,更要掌握高效、低成本進行數據處理的能力。因此,在自動駕駛領域具有長期規劃造車新勢力、傳統品牌和技術供應商都已開始搭建自己的超算中心,以便掌握穩定的算力資源,縮短開發周期,加快自動駕駛産品的上市。
特斯拉在 2021 年就發布了自研雲端智算中心 Dojo,主要用于自動駕駛 AI 數據的訓練和标注,具有 1.8EFLOPS 的算力。
去年 8 月,小鵬汽車與阿裏雲發布了小鵬汽車智算中心,名爲 " 扶搖 ",其算力可達 600PFLOPS(每秒浮點運算 60 億億次),将小鵬汽車自動駕駛核心模型的訓練速度提升了近 170 倍。
圖片來源:小鵬汽車
除此之外,蔚來、毫末、華爲、阿裏雲、大陸也紛紛公布了對于智算中心的布局。
當然,作爲雲計算基礎設施,建設超算中心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統計,28% 的主機廠和傳統 Tier1 搭建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投資金額高達 1-1.5 億元。
不過,蓋世汽車研究院指出,雖然超算中心的前期搭建成本較高,但随着自動駕駛規模的擴大,邊際成本将會有所收斂。相對而言,其他途徑在初始投資時門檻稍低,但到了後期邊際成本會逐漸發展到不可控的狀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