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清明時節,墓地價格都會成爲全民熱議," 天價墓地 "、" 死不起 "、" 墳地産 " 已是常見的調侃。
墓地貴過房價:頭部企業墓地價格連漲 6 年,業内曾出現 " 墓地貸 "
中國人忌諱談生死,但圍繞墓地展開的話題卻尤其現實,銷售介紹時常見的開場白也是:您預算多少?喜歡哪種?
據中新經緯援引第三方平台參考價報道,我國一線城市墓穴價格普遍較高。其中北京墓園平均起售價 8.31 萬元,上海 9.99 萬元左右,廣州 4.33 萬元,深圳 6.41 萬元。
實際購買中,墓地選擇和價位都要更豐富一些。以上海松鶴園爲例,工作人員告訴藍鲸記者,目前朝北的墓穴價格大概在 8 萬起,朝南的則要 25 萬左右。此外墓園提供樹葬、壁葬等節地葬服務,價格爲 5 萬元起;還有最簡單的是 3800 元一位的集體葬,一年兩次統一安葬在花壇裏。
此前松鶴墓園曾被曝出面積 0.6 平方米的三穴墓售價 45.78 萬元,換算成每平方米的單位價格高達 76 萬元——是市區豪宅湯臣一品價格的 3 倍。據紅星新聞報道,墓園方曾在當時回應稱,每個墓穴的價格根據其朝向、環境、開區時間、地理位置而有所區别,選一個昂貴的墓穴按照每平方米估價是不合理。當地市場監督局則表示,類似墓園的标價如果做到了明碼标價且沒有欺詐行爲,那麽他們無權幹涉。
墓地價格貴的讨論已經持續了好多年。
2023 年,殡葬服務商福壽園經營性墓穴銷售服務收益較上年度增加 3.953 億元或 25.3%,銷售數量增加 3131 座或 23.6%,平均銷售單價增長 1.4%。而從 2018 年到 2023 年,福壽園經營性墓穴平均銷售單價連續 6 年正增長,其中前 5 年的銷售單價上漲幅度均超過 2%。
爲了應對高昂且持續上漲的墓地價格,一些墓葬網站給出了如下省錢建議:比如提前購買、考慮二手墓地、組織團購等。盡管這每一條聽起來都有些魔幻,但二手流通平台上确有墓地轉讓信息,網上也能搜到墓地團購的服務。例如墓團網上,廣東的大鵬灣華僑墓園團購價 30 萬起,目前已有 4031 人報名。值得注意的是,某墓園工作人員告訴藍鲸記者,墓地不能随意購買、投資和轉讓,選購時需要提供火化證明等。
前幾年有過一條更魔幻的新聞。昆明某陵園曾在 2021 年推出 " 墓地按揭貸 " 業務,最高可貸款 20 萬元,貸款期限可達 10 年。該産品利率固定爲 9%,實際并未成功推行。
墓地爲什麽這麽貴:死了真會沒地埋嗎?
近期,《法治日報》也刊登了關于 " 骨灰房 " 的調查報道——與大城市的貴價墓地及後續管理費相比,在三四線城市購置 " 骨灰房 " 似乎更有性價比。實際上,骨灰房、墓地貸、去周邊城市買墓地等現象,都是當下高價墓地問題催生出來的怪胎。
那麽墓地爲什麽這麽貴呢?
從業十年的曉生告訴藍鲸記者,其中的關鍵在于市場供給不足。我國的墓地主要分爲公益性墓地和經營性墓地,公益性墓地會限定購買對象和範圍,通常對戶口的限制會具體到村;而後者是爲了服務城鎮居民需求的,大衆輿論中的貴價墓地基本也是指經營性墓地。
經營性墓地價格高企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是有限的。" 殡葬用地很難批複,新出來的也很少。和房地産不一樣,墓地現在是供少于求,也不可能會有‘二手房’。" 此外曉生解釋稱,這裏的供給不足不是說真的沒地方埋,而是大家會希望盡量離家近或者條件不錯的,那麽在殡葬用地很難新增的大前提下,選擇就相對有限。
上海某墓地銷售向藍鲸記者透露,上海的經營性墓地共有 40 多家,但目前在售的隻有 20 餘家。因爲其他好些都已經停售," 就是賣完了 "。
杭州的墓地銷售小雪解釋得更直接一些,"土地是用一塊少一塊的,但人終究要走到這一步。而且墓地價格幾乎每年都要上漲,比房子增值還要快"。小雪補充稱,其所在城市的墓地價格每年基本上有百分之十幾的漲幅。
圖源:視覺中國
據央視網援引西南财經大學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鄧湘樹觀點,經營性墓地沒有統一的定價标準,因此企業逐利也是墓地價格上漲的關鍵原因。
相關财報顯示," 殡葬第一股 " 福成股份的殡葬業務毛利率在 2018 到 2022 年期間均高于 80%,這一數據已經逼近茅台,是房企毛利率的數倍。據 21 世紀商業評論報道,有行業人士稱,早年殡葬改革,土地基本劃撥或者租賃,所以會有高利潤率。現在很多地方政府規定,經營性墓地通過招拍挂方式獲得土地,才可以根據市場調節價格。行業規範化後,平均利潤會穩定在一個更合理的區間裏。
2021 年兩會期間,曾有人大代表建議在相關管理條款中明确 " 取消經營性公墓建設 "。實際上,各地的經營性墓地審批已收緊多時,如南京已經 30 餘年未新批經營性公墓用地。
身後事的更多可能性?你可以變成星星飛過子孫的頭頂
墓地問題本質上是民生問題,需要政府的宏觀調控來推進改善行業弊病。
2017 年,蘇州打響了 " 墓地限購第一槍 ":嚴禁經營性公墓跨蘇州市區域外銷售、禁止爲尚未死亡人員購置墓穴,還限制了新建墓穴的面積等。在當時,光明網評價稱,墓地限購同住房限購一樣,是不得已而爲之。政府和社會還需要積極推進移風易俗,努力改變殡葬習俗,積極推廣樹葬、花葬、海葬等環保文明的現代喪葬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上前些年就已經有了太空殡葬的概念,比樹葬等更 " 前衛 "。
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徐穎教授曾這樣诠釋過太空殡葬,把骨灰放進 1g 左右的骨灰盒裏,由衛星帶到天上。當衛星從天上經過時,手機裏的 APP 會提醒:你們家的誰誰剛剛從你頭頂上飛過。其費用隻需要兩千多美元,比墓地還要便宜一點點的。
" 在天之靈 " 可能就此成爲一個比較寫實的描述。
科技改變生活,在喪葬領域也是一樣。因此近年來,我們看到電子屏紀念故人、數字墓碑等新興的緬懷方式。殡葬永遠是剛需,也希望 " 死不起 " 的讨論和調侃能夠成爲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