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馬上橫刀奪市場,下馬運籌謀全局。這是很多企業老闆對業務能手的期待,但事實證明,很多時候這隻是老闆的一廂情願。對于 " 猛張飛 "、" 暴李逵 " 式的業務能手,如果沒有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蛻變過程,恐怕隻會是将有用的人放到錯誤的地方,終将是誤 " 企 " 之舉。
企業發展過程中,如何讓業務能人轉變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夏驚鳴老師認為,能力、悟性和個人素質缺一不可。
管理能力合格的前提是業務能力。這是毋庸置疑的,但現實中,很多業務做得好的人,一旦提到管理崗位上,就讓人大跌眼鏡——從業務能人變成了不合格的管理者。
原因究竟是什麼?業務能人如何轉型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
1
能力轉型:
從過去的業務能力轉變為管理者所需要的業務能力
業務能手轉型為管理者,首先對自己的業務能力進行轉型升級。很簡單,過去是單槍匹馬 " 捉敵人 " 的業務能力,現在則需要排兵布陣、指揮協調,協同一緻 " 攻敵營 " 的業務能力。
以一個研發人員為例,作為一名技術人員,隻需要把自己這一部分技術做好,充其量再加上需要了解接口部分的工作,就能把工作做好。如果他擔任一個項目經理,業務能力就轉型為對整個項目負責,需要整體項目思路,對項目個部分的目标、分解、協同負責,而且要清楚項目與其他項目或部門的接口管理、協調等;如果他擔任研發技術部(産品部)副總裁後,就是對整個技術路線、産品路線、技術規劃、産品規劃負責,對公司所有技術、産品規劃落地負責,需要與市場銷售、供應鍊進行協同,需要為公司戰略做貢獻,并基于公司戰略,思考、清晰技術、産品戰略等等。
對于業務能力轉型升級來講,我想有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 點 " 的能力——做事;
第二個層面是局部戰役的能力,比如負責一個部門、一個區域或一個産品;
第三個層面是全局的戰略性經營能力,比如負責一個業務、一個完整的公司或一個集團。
每一個層面對業務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很多業務能手轉化為管理者出現障礙,我認為核心還是業務能力問題,主要是因為過去的業務能力已不代表是他今天需要的業務能力了。清晰 " 面臨業務能力的轉型升級 " 并實現這種轉型升級是業務能手成功向管理者轉型的首要問題。
2
" 悟性 " 升級:
圍繞目标達成快速學習和行動
既然是轉型升級,背後就是學習,能不能快速學習到,這是關鍵,我這麼多年的體會是,學習力的核心是 " 悟性 "。尤其是從一個崗位轉移到更高級的新崗位,一般是以前沒做過的。對于沒做過的事," 悟性 " 就更重要了。
那麼,一個人怎麼提高悟性,我認為主要有三點。
1. 牢記目的,一切從目的出發
有的人做事看起來 " 套路 " 很專業,但實際上是錯的,都不知道目的是什麼;還有,過去做過的就會做,過去沒做過的就不會做。這些情況的背後都是失去了方向和目标。
在一個新的崗位上,不管面臨什麼情況,存在什麼問題,首先要有目的思維,一切從目的出發,知道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有了目的思維,更容易讓我們回歸本質,回歸常識去找規律,而不是被經驗、工具、模型綁架,才能根據目的進行正确的改進和創新。
2. 深入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
一定不是從模式出發,不是從方法論出發,不是從概念出發,也不是從過去的經驗出發,而是要從實際出發。如何做到從實際出發?很簡單,深入實際,深入一線,深入客戶,或者深入問題現場;研究客戶,研究競争對手,研究行業,或者研究問題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把事實擺到桌面上,答案就在事實中。
3. 抓住關鍵,一切從規律出發
觀察身邊的人會發現,有的人很擅長解決複雜矛盾,原因在于他能抓住事物的底層規律,從而能在複雜表象中抓住矛盾的關鍵點,從關鍵點突破就能迅速解決矛盾。基于目的,基于實際情況,清晰解決問題的思路與關鍵的突破點和實現的基本路徑。
當然,光有悟性,沒有行動力是不行的。怎麼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行動力呢?也是三點:
馬上行動,不拖拉。
不達目标誓不罷休,遇到困難絕不退縮。
主動整合,不等靠要。即使超出自己的職責和能力範圍之外的,不是等,而是主動整合外部的資源與能力支持,一定要解決問題或達成目标。
3
個人素質提升:不自私與 " 敢于管 "
1. 不自私:從 " 把事做成,成就員工 " 的發心做管理
一個好管理者另一個關鍵素質就是不自私。如果管理者自私的話,就沒有人願意跟随。
不自私就是出發點不自私。做事的發心堅持兩點:第一個發心是 " 為了把事做成 " ——為了把業務做成,為了達到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績效;第二個發心是 " 為了員工好 " ——為了成就員工,為了幫助達成目标,為了幫助員工實現成功、成長。如果有了這兩個發心,不自私就實現了。
2. 敢于管理,直面責任不逃避
敢于管理就是做到兩點——敢于獎優罰劣,敢于懲惡揚善。
如果大面積的管理者不敢管理、不敢分配、不敢換人、不敢堅持正确的導向、不敢直面沖突,會帶來什麼問題?這就會帶來組織的導向混亂,不知道怎麼做是對的,也不鼓勵做對的,負能量越來越多,抱怨彌漫,邪氣肆無忌憚,整個組織就會越來越離散,越來越衰弱,陷入系統的無力感,不可能有凝聚力、戰鬥力。
經常有人批評時說:管理者 " 不要拍腦袋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我認為:管理要拍腦袋,管理者要敢于拍腦袋!拍腦袋的本質是決策,這是一種管理責任!隻不過,有了管理體系,解決了規則問題,減少了決策,或者更高效提供了決策依據。需要決策時,就一定要承擔決策責任。所以,敢于管理是合格管理者的關鍵素質之一,做到了敢于管理,管理上的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