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月 12 日,元宵節當天,相關部門發布消息,劉衛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審查和監察調查。
正處在長安和東風合并重組關鍵時刻,劉衛東的落馬意味深長。

劉衛東是現任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而長安汽車正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旗下的企業。

諷刺的是,落馬不久前,劉衛東還曾多次露面。比如,1 月 17 日下午,中國兵器裝備召開 2025 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劉衛東主持了會議。1 月 22 日,劉衛東督導長安汽車 2024 年度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劉衛東曾任神龍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東風公司副總經理等東風系的高層。随後在 2018 年離開長期工作的東風公司,任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直至此次落馬。

劉衛東作爲中國合資車企早期的管理者,以及汽車行業曾經的希望之星,曾在任職神龍總經理的期間,在産品研發、生産制造和市場營銷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到 2011 年 1 月,劉衛東調回東風總部,繼續擔任東風公司副總經理,同時還擔任神龍公司董事。
到了 2017 年,安鐵成接替了劉衛東的職務,并擔任神龍汽車董事長。彼時,神龍旗下的東風雪鐵龍和東風标緻,已經走過曆史高點。并且,至今也沒有支棱起來。

根據網上消息,劉衛東調到兵裝是爲接手長安汽車做準備。甚至說,劉衛東有可能主導一汽、東風、長安的合并。
劉衛東調任之前的 2017 年 12 月,一汽集團、東風公司以及長安汽車三方舉行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

然而,就在東風和長安再次傳出重組的信息之際,劉衛東落馬了。
兩大央企重組外界是看好的,直接反饋在金融市場上,在 A 股中東風汽車當日漲停,第二天高開,長安汽車也大漲 3 天。
據悉,2024 年,長安與東風的研發投入合計超 300 億元,若是資源整合,那麽研發投入就能大幅減少,提高資金效率。當然,還有整合供應鏈與渠道等好處,所以業内人士對此更希望整合後能降低成本,給消費者再度讓利。

而雙方的合并也是有着 " 挑戰與風險 ",DeepSeek 對此的憂慮是,整合難度高、品牌定位沖突、轉型速度與靈活性。
另外,DeepSeek 還銳評道:" 抱團取暖,難掩創新乏力 "。即新能源核心技術上,均無絕對優勢,長安依賴甯德時代和華爲等外部供應商,東風聯姻欣旺達。目前雙方的 "1+1=2" 解決不了 " 卡脖子 " 技術。

電動化和智能化競争升級加速的大背景下,與其等待雙方優勝劣汰,還不如加速重組。而此時,高層的落馬更彰顯改革的決心。
業内人士預測,若整合成功,新集團有望在 2030 年前跻身全球前三,并爲氫能、自動駕駛等下一代技術儲備資源,破而後立或能一飛沖天。
事實上,在短時間内,雙方合并重組或許不會看到什麽大機會,更寄希望于新集團 " 老骥伏枥,志在千裏 "。
視頻号回顧:
往期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