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産業加速向新能源方向轉型,開始席卷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規模。
據外媒報道,德國汽車零部件巨頭博世集團宣布将裁員 7000 人。博世首席執行官 Stefan Hartung 表示,由于 2024 年将無法實現其經濟目标,公司可能會進一步調整人員,此次裁員計劃主要涉及德國工廠,包括汽車供應部門、工具部門和家用電器子公司博西家電,其中汽車行業裁員多達 3200 人,巴登 - 符騰堡州的城市地區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
7000 個工作崗位的削減并不是一個小數目,意味着數千個家庭的生計将受到影響。今年 3 月,在博世宣布裁員計劃之後,位于斯圖加特的工廠宣布進入緊急狀态,數千名員工走上街頭抗議大規模裁員計劃。然而,在經濟衰退和戰略調整的壓力下,員工的抗議似乎并沒有太大的作用,難以阻擋博世裁員的步伐。
博世集團(Bosch Group)全稱是羅伯特 · 博世有限公司(BOSCH),成立于 1886 年,是德國百年工業企業之一,旗下涉及汽車與智能交通、工業、消費品、能源與建築四大業務闆塊。其中,汽車與智能交通是博世最大的營收來源,占據集團營收的 60%,但利潤率卻是墊底的。
由于全球經濟疲軟和歐洲電動汽車起步遲緩,博世業績表現不振,不得不采取裁員措施以應對當前的經濟壓力和行業轉型的挑戰。不久前,博世集團首席執行官 Stefan Hartung 公開表示:"2024 年将比預期的更加困難,2025 年可能也是如此,我們将無法避免裁員。" 據了解,2023 年博世集團營收約 920 億歐元,預計 2024 年的最高銷售回報率爲 4%,低于 2023 年的 5%。
除了博世外,德國舍弗勒集團(Schaeffler)周二宣布,計劃在歐洲裁員約 4700 人,并關閉兩家工廠,因爲歐洲汽車業的低迷拖累了其零部件的銷售。該公司表示,此次裁員包括德國的約 2800 人。
舍弗勒是全球著名德國企業,由舍弗勒家族喬治 · 舍弗勒(Georg Schaeffler)于 1946 年創立,主要活躍在汽車制造、工業制造和航空航天領域,特别是在汽車行業,憑借其在轎車和貨車的整體動力系統(發動機、底盤、變速箱和輔助裝置)中的專業技術成爲幾乎所有汽車制造商和其它主要供應商的可靠合作夥伴。
價格戰下的成本壓縮以及汽車行業的轉型,讓傳統汽車企業處境艱難,而汽車又是一個巨大的産業結構,從一線汽車供應鏈到三線汽車經銷商都備受影響。今年以來,博世、采埃孚、法雷奧、博澤等汽車零部件巨頭接連宣布裁員,就連傳統汽車供應鏈巨頭都面臨業績危急,二三四線小供應商更是困難重重。
不管是博世、采埃孚還是法雷奧,裁員的根本原因都可以歸結爲電氣化轉型帶來是需求下降。當汽車行業加速電動化轉型時,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市場發展空間逐漸被壓縮,這些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正在汽車電動化趨勢中求變,以保持自身的行業地位和未來發展。
在電動車市場興起之前,博世、大陸、愛信、采埃孚等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牢牢把控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系統等核心零部件的關鍵技術,不少中國車企将采用愛信變速箱、博世制動系統等作爲産品的關鍵賣點。而随着電動車興起,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零部件被直接抛棄。此外,新能源汽車時代下,産品的開發周期由 36~48 個月縮短至 18~24 個月。
如今,價格戰依舊在持續,電動化轉型效果尚未凸顯,車企們試圖通過價格保住汽車份額。當下,汽車廠商爲了保證市場份額不惜參與到價格戰中,同時爲了保證利潤,也會想方設法要求供應商降本,但供應商犧牲利潤卻非長久之計,在壓向其上遊供應商緩解壓力的同時,也試圖通過獲取更多的訂單來實現降本。于是,越來越多的供應商被推到了懸崖邊緣。
在這一輪産業變革之中,無論是中國車企還是中國供應鏈企業,都呈現出更快的轉型速度,而海外車企和供應鏈企業,盡管早已開啓轉型之路,但速度顯然比中國同行更慢。同時,當下多變的行業、國際局勢等外部環境,也讓巨頭們的大象轉身,承受了更多壓力。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