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劉洋】" 大黃鴨爲什麽是黃色而不是其他顔色?" 面對《環球時報》記者的提問," 大黃鴨之父 "、荷蘭藝術家弗洛倫泰因 · 霍夫曼笑着說,很少有人問這個問題," 黃色是新生命的顔色,是一個生命處于幼年時期的顔色,黃色反映了新生、年輕、新鮮感等主題。我住在大自然之中,那裏有很多新生命,尤其是鳥類,雖然最後會蛻化成不同的色彩,但很多都是從黃色開始的。"
" 大黃鴨之父 "、荷蘭藝術家霍夫曼
霍夫曼擅長在公共空間創作造型巨大的藝術作品,他以代表作大黃鴨爲中國觀衆所熟知。自 2007 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首次亮相以來,大黃鴨在中國香港、北京、上海、南京、貴陽、杭州、青島、深圳、台灣、澳門等多地展出,吸粉無數。
2023 年 6 月 9 日," 大黃鴨 " 進入維港。
9 月上旬,霍夫曼來到中國,這是疫情後他首次返回這片與他有着千絲萬縷聯系的土地。" 歡聚!共享喜悅 " 是霍夫曼在上海的首次大型個展,館内超過 25 件新作集中呈現了他 20 餘年藝術生涯的标志性特點。比如,擺放在展廳最重要位置的作品《一起玩耍》,是一隻身長 20 米的巨型貓咪和小老鼠,該雕塑由數十萬氣球組成;羊毛絨地毯雕塑《胖鼠》《胖貓》和《胖熊貓》也吸引了大批觀衆前來合影打卡。在全球疫情引起集體反思之後,霍夫曼以 " 歡聚 " 爲主題的展覽提醒人們,無論面對什麽困難,我們仍然可以以藝術文化爲催化劑,跨越文化和地理界限,重拾喜悅。
霍夫曼的作品常常以動物爲靈感,但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自己的創作意圖實際與動物無關,而是通過與動物相關的物體表達其象征意義。因爲動物在行爲方面與人類有着一定聯系:當人們看着一個動物時,會發現動物的行爲像鏡子一樣反射在自己身上。霍夫曼說,如果藝術家把思想太直白地表達出來就失去了意義," 你的确可以直接設計各種形式的藝術作品,但我喜歡借助動物委婉地向人們傳達它背後的思想。"
動物美學在人類身上也很奏效。霍夫曼表示,人類喜歡動物是因爲它們很可愛,而且它們不會說人類的語言,所以人們可以利用幻想去填充動物的大腦。" 我們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在動物的行爲上,我們借助它們進行反思。" 他說," 這就是爲什麽我從不在作品旁邊放置解釋牌,我希望觀衆能夠自己去發現、探索。"
霍夫曼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他是一名現場創作型的藝術家。疫情前,每當要爲不同的城市或地區打造新作品時,他都會先進行一系列實地考察,讓自己沉浸在當地的文化、飲食和社交中,然後再根據不同環境進行創作。霍夫曼說," 藝術家要學習、觀察和感受。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氛圍和共鳴。使用當地的産品和材料進行創作很有趣,因爲它們可以爲藝術品添加一層不同的風味 "。比如霍夫曼爲荷蘭德倫特省某景觀藝術考察項目設計的 Conibear(針葉熊),高 13 米,原材料就取自當地的數百根針葉樹枝,該作品如今放置在當地一所學校中。
疫情改變了許多藝術家的創作方式,霍夫曼也不例外。" 大流行之後,我們更加忙于手機和數字世界。我的工作方式完全改變了,我在手機屏幕上畫畫,然後把它發送給我的制作人,然後再收到一張它展出的照片。" 疫情給了霍夫曼很多新的想法,但他仍渴望在真實的環境中展開藝術創作。他說," 人們要相互交流,盡可能地互動和享受生活。這也正是我這次回到中國的展覽主題。"
霍夫曼作品在中國的成功,給中國藝術如何走向國際舞台提供了新思路。本次 " 歡聚!共享喜悅 " 的策展人王迦誼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首先,霍夫曼的作品之所以在中國大受歡迎,是利用了傳播的多元性。比如知名流行歌手李宇春與霍夫曼首度跨界合作,創作了鴕鳥雕塑及影像,希望以此吸引更多人通過音樂介質接觸當代藝術。與咖啡品牌聯名、在社交平台與用戶互動,都是在更多方向上的傳播嘗試。其次,對于如今走向世界舞台并取得一定成就的中國藝術家來說,他們的視野和創作方式都是非常 " 國際化 " 的," 但這個‘國際化’并不是西方的、某一特定國家的,而是既保持中華文化自信,又尊重其他國家審美,是放之四海而皆準,能被不同文化接受的藝術創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