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之争再次上演。
原本已經沉寂數年之久 PC 市場,卻因爲兩款全新的 PC 處理器,而沸騰起來。
上周,蘋果公司悄無聲息的發布了三款 PC 處理器,分别是 M3、M3 Pro 和 M3 Max。據蘋果公司描述,M3 渲染速度現在比 M1 系列處理器快 2.5 倍。CPU 性能核心和效率核心分别比 M1 中的核心快 30% 和 50%,神經引擎比 M1 系列處理器中的神經引擎快 60%。
而在蘋果發布 M3 系列處理器之前,另一家芯片龍頭企業高通公司,在 10 月 25 日的骁龍峰會上,發布了面向 PC 平台的骁龍 X Elite 處理器。這也是高通第一款業内頂尖的旗艦級 PC 處理器。
據高通公司表示,骁龍 X Elite 集成了高通定制的 Oryon CPU,單線程性能超過了蘋果 M2 Max 和英特爾 i9-13980HX。
但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公司和高通公司的兩款處理器均是基于 ARM 技術構建的 PC 處理器。 而目前 PC 市場還是以 X86 架構處理器爲主,也就是 X86 架構的領導者英特爾占了 PC 市場絕大部分的出貨量。
蘋果和高通兩虎相争,受傷最重的卻是英特爾這個第三者。
ARM PC 新勢力崛起
在近三十年的時間裏,PC 處理器一直被 X86 複雜指令集構架所統治,不論是 PC 市場上常見的英特爾酷睿系列和 AMD 銳龍系列,均是采用了 X86 構架,幾乎可以說是 X86 一統天下。
但 2020 年蘋果推出的 M1 處理器,将 ARM 構架成功應用到電腦設備上,并且性能極爲強大。一瞬間,引發了 ARM PC 革命,ARM 構架處理器的絕對性能似乎已經和 X86 構架處理器平起平坐了。
但三年時間過去,能夠形成市場格局的 ARM PC 玩家,似乎還是隻有蘋果一人。
對于蘋果來說,M 系列的自研處理器的重要性,已經不下于 iPhone 手機上的 A 系列處理器。不但旗下 MacBook、AirMacBook、ProiMacMac 等電腦主機搭載,就連 iPad 系列平闆都在使用 M 系列處理器。
在脫離英特爾酷睿處理器之後,擁有 M 系列自研處理器的蘋果,無疑在成本上會進一步降低,并制造産品差異化,在以封閉生态體系兜售産品,吸引更多用戶選擇購買蘋果筆記本電腦。
蘋果全系的手機、平闆、PC 都已經使用 Arm 架構,更容易在軟硬件協同上更進一步,而安卓陣營、Windows 陣營很難全系打通。
在完成硬件産品生态封閉後,蘋果 M 系列處理器還能一直保持着對性能的領先。
根據蘋果的介紹,M3 擁有 250 億個晶體管,M3 Pro 擁有 370 億個晶體管,M3 Max 擁有 920 億個晶體管,比起上一代 M2 處理器 200 億個晶體管無疑是翻了數倍,對于普通用戶而言,M3 的性能已經足夠甚至存在過剩的情況。
在圖形處理方面,M3 引入了 " 動态緩存 " 的新技術,同時帶來了 " 硬件加速光線追蹤 " 和 " 網格着色 " 等新渲染功能,渲染速度現在比 M1 系列處理器快 2.5 倍。針對算力需求高的場景,M3 完全可以支撐 AI 開發人員能夠使用具有數十億參數的大型 Transformer 模型。
不但賣的貴,還能銷量好、性能好,蘋果 M 系列處理器啓發了無數觊觎 PC 處理器市場的公司,高通就是其中之一。
ARM 圍剿 X86
高通觊觎 PC 處理器市場并不是一天兩天,早在 2012 年,微軟發布基于 ARM 架構的操作系統 Windows RT 時,高通就宣布将要推出 ARM 架構的 PC 處理器,但随後還是不了了之。
等到了 2017 年,骁龍 835 移動平台首次被運用到移動 PC 中,并可以流暢運行 Windows 10 操作系統,高通開始和聯想、惠普、華碩等 PC 大廠開始合作試水。
直到 2018 年 6 月,高通發布了骁龍 850,并在兩個月後與聯想推出了搭載骁龍 850 的 Yoga C630;2018 年底,高通推出了 7nm 筆記本電腦處理器骁龍 8cx 系列;2019 年又發布的骁龍 7c、8c 兩款處理器。
PC 始終被譽爲 " 夕陽産業 ",高通又是手機 SoC 玩家,跨界而來的高通并不受到消費者的認可。 搭載高通 PC 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寥寥無幾,最出名的一款 PC 就是搭載骁龍 850 的華爲 MateBook E。
但即便以華爲如此強大的品牌力,也沒有讓這款産品暢銷,可見高通從手機到 PC 的跨界難度之大。
經曆手機 SoC 市場的殘酷洗禮,高通很清楚知道堆料和制成對于芯片的天然優勢。于是高通以 14 億美元的高價收購 NUVIA 公司,這是一家擁有業經證實的世界級 CPU 和技術設計團隊。
經過兩三年的研發,骁龍 X Elite 處理器應運而生。高通還爲 PC 處理器帶來了手機 SoC 的經驗,使用 4nm 制程工藝,擁有 12 個定制 Oryon 内核,主頻高達 3.8GHz 并支持雙核增強,能達到 4.3GHz。
爲了符合現如今 AI 浪潮的進化,骁龍 X Elite 的 AI 引擎算力達到了 75TOPS,通過 Stable Diffusion 進行文本生成圖片(也就是 AI 繪畫)的時候,生成速度不到 1 秒。
無論怎麽看,骁龍 X Elite 都像是一個 XXL 碼的手機 SoC,這也和蘋果 M 系列處理器的理念不謀而合。
在蘋果和高通的設想中,處理器的壁壘會被打破,軟硬件協同将會是主流。PC 處理器不單單隻能放在電腦上,還可以放在手機和平闆等産品之上。
高通 CEO 克裏斯蒂亞諾 · 阿蒙(Cristiano Amon)表示,骁龍 X Elite 首先進入 PC 設備,然後進入智能手機、汽車、XR 設備等。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骁龍 X Elite 誕生後,高通明确表示 PC 會與微軟合作,搭載 Windows 系統,可具體的機型仍要明年才能發布。
困守 X86 的英特爾
目前爲止,已經有 4 家芯片巨頭正式進軍 Arm PC 市場。除了蘋果、高通之外,英偉達和 AMD 也開始逐步邁入 Arm PC 的戰場。
但 PC 市場出貨量最高、市占比最高的英特爾,依然還在堅持走 x86 架構。
英特爾 CEO 帕特 · 格爾辛格(Pat Gelsinger)在最近的财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對 ARM PC 持保留态度,并堅信英特爾 X86 架構的前景光明:" 在 PC 領域中,ARM 和 Windows 客戶端替代産品的市場份額相對較小 …… 總之,我們認爲 ARM 的潛在價值并不高。"
雖然明确拒絕研發 ARM 構架處理器,但英特爾還是頗爲恐懼 ARM PC 新勢力,而英特爾動手的第一步,就是挖掉蘋果 Mac 系統架構總監傑夫 · 威爾科克斯(Jeff Wilcox)。
據了解,傑夫 · 威爾科克斯有 25 年的處理器設計經驗,從蘋果第一款自研處理器 M1 開始,就由他負責 Mac 産品向 Apple Silicon(蘋果自研處理器)過渡,是蘋果桌面及筆記本産品開發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挖走敵人的大将後,英特爾也在研發和改進 X86 構架處理器設計。在今年 5 月,英特爾宣布推出了一種全新的處理器架構,名爲 x86S。這一架構的獨特之處在于其純 64 位模式的設計,與目前廣泛使用的 64 位系統和硬件有所不同。
在英特爾的描述中,x86S 構架是對當前技術發展的一次回應,旨在簡化和優化處理器架構,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言外之意,就是針對蘋果和高通爲首的 ARM PC 新勢力。
但目前來看,x86S 構架并沒有産品誕生,無緣一窺廬山真面目。
盡管人人都能用上手機,但 PC 處理器依然是現代生活的計算中心。不論是 ARM 構架,還是 X86 構架,亦或者 x86S 構架,PC 處理器的應用範圍都在發生根本性改變。
PC 處理器不再專注于個人電腦之上,而是和移動設備、汽車、處理器發生聯動,甚至連 AI 芯片領域都有所涉及。而涉及的領域越多,就會有深耕這個領域的互聯網巨頭一起加入這場芯片競備。
一場決定未來計算形态的芯片戰争正在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