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钛媒體注:本文來源于微信公衆号中國企業家雜志(ID:iceo-com-cn),作者 | 胡楠楠,編輯 | 米娜,钛媒體經授權發布。
當 lululemon 靠着女性瑜伽服飾坐擁千億市值後,運動服飾巨頭安踏也 " 眼紅 " 了。
于是,10 月 16 日,安踏體育一紙公告,宣布收購了國産頭部瑜伽服品牌 MAIA ACTIVE。創立于 2016 年 MAIA ACTIVE,雖在國内名氣不大,但無疑,安踏看中的是 MAIA ACTIVE 背後的女性運動服飾市場。
在女性瑜伽服飾領域,國外品牌 lululemon 靠着一條瑜伽褲,如今已成爲運動服飾領域市值第二的公司,超越了阿迪達斯,僅次于耐克。截至 10 月 16 日(美東時間)收盤市值,lululemon 市值近 416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3041 億元),而同期安踏的市值約爲 2450 億元。
這自然會讓安踏 " 心動 "。
此前,安踏也在接連加碼女性運動服飾市場——通過 FILA 以及迪桑特等公司旗下品牌,相繼推出了系列女性運動服飾産品。不過因公司沒有單獨的女性運動服飾品牌,很難形成消費者認知,也難以在女性運動服飾領域與 lululemon 抗衡。
通過收購一家女性瑜伽服飾品牌,對安踏來說可能更有助于形成品牌效應,迅速打開市場。
而且安踏也擅長收購。此前,安踏相繼将 FILA、迪桑特、始祖鳥等收入囊中,在安踏的運作下,上述品牌都爲其帶來不小的商業回報。據安踏 2023 年半年報顯示,FILA 實現收益 122 億元,僅次于主品牌安踏的 142 億元。而 FILA 加上迪桑特等其他品牌的收益,已經超過了安踏主品牌。多品牌戰略爲安踏帶來了實在的收益。
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也曾直言," 以當今中國公司的品牌運營能力,在 30 年内做出一個始祖鳥或 Wilson,可能性幾乎爲零,而通過收購,并以中國市場爲潛在增長空間,則可能完成一次脫胎換骨。"
憑借這次對 MAIA ACTIVE 的收購,安踏也許能在女性運動服飾市場更進一步,也可能成爲安踏的新增長點。鞋服行業品牌管理專家程偉雄也告訴《中國企業家》,将 MAIA ACTIVE 收入囊中,可以彌補安踏體育在女性運動市場上的不足。
盯上女人的錢包
對于習慣 " 買買買 " 且吃到甜頭的安踏來說,此時直接收購一家瑜伽品牌顯然更有效。而 MAIA ACTIVE 則是一個很好的标的。
根據安踏體育發布的公告,2023 年 10 月 13 日,公司一間接全資擁有的附屬公司與瑪伊娅服飾(上海)有限公司的若幹股東分别訂立若幹買賣協議。
根據協議,轉讓人有條件地同意出售目标公司 75.13% 的股本權益,并且受讓人有條件地同意購入上述股本權益。在收購事項完成後,目标公司(及其附屬公司)将成爲安踏體育間接非全資擁有的附屬公司。目标公司成立于 2016 年,主要經營專爲亞洲女性設計的運動服飾品牌 "MAIA ACTIVE" 之業務。
公告并未披露收購金額。不過據 IT 桔子數據顯示,該筆收購金額達數億元。
在收購公告中,安踏表示,MAIA ACTIVE 在女性消費者中,尤其是在瑜伽運動品類方面已形成一定的市場影響力,建立了消費者品牌心智,并具備未來增長潛力。同時安踏表示,這筆收購将會成爲安踏旗下女性業務闆塊很好的補充,進一步強化了安踏的品牌組合。
在國産瑜伽服品牌裏,MAIA ACTIVE 稱得上的頭部瑜伽服品牌。2019 年,憑借 " 腰精褲 "" 雲感褲 " 等明星産品,在當年的天貓瑜伽褲品類中做到了第一名。據了解,其明星單品 " 腰精褲 " 在 2020 年、2021 年連續兩年獲天貓 618 女性健身褲第一名,在 2021 年就累計銷售超過 25 萬條。根據久謙中台統計數據,MAIA 在線上主要平台的市場份額僅次于 lululemon。
創立 7 年來,MAIA ACTIVE 獲得過紅杉資本、華創資本、百麗國際等多家知名機構的投資。最新一次融資是在 2021 年 12 月,獲得了來自百麗國際近億元的 C 輪融資。
據 MAIA ACTIVE 此前公開表示,2021 年 MAIA ACTIVE 全渠道銷售額實現 3 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 166%。2022 年銷售額 5 億元,已全面盈利。目前,MAIA ACTIVE 門店主要布局在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已開店 32 家。
對此,安踏方面相關人士向《中國企業家》表示,此次收購是爲了補充女性業務闆塊。而安踏早就盯上了女性運動服飾的生意。
此前,安踏就已在女性運動服飾領域布局。早在 2021 年 7 月,安踏發布未來 5 年戰略目标,提出将深度發力女子運動品類。通過旗下 FILA 品牌,加碼女性運動服飾市場。
2022 年,FILA 簽約女演員張鈞甯作爲品牌代言人,借其影響力推廣女子健身産品。同時,發起 "FILA 拿鐵女孩 " 計劃,以及在線下門店開展系列健身社群活動,教授女子瑜伽課程,強化品牌與女性消費者的鏈接。
在 FILA 官方旗艦店,有明顯的女子專區。不過在瑜伽品類,對于擅長多品牌戰略的安踏來說,旗下還沒有一個聚焦女性瑜伽服飾的品牌。而在女性運動中,瑜伽已經成爲中國女性的第二大運動。
與此同時,作爲安踏集團旗下的營收主力,FILA 近年營收增速也有所放緩。去年,FILA 營收、利潤首次出現下滑,全年閉店率最高達 30%。安踏體育在 2023 年中期報告裏,消費主力群體已經逐漸轉變爲 90 後、95 後,女性市場潛能釋放,消費者人群結構與消費行爲變化對企業影響顯著。
朱丹蓬也告訴《中國企業家》,頭部企業到了一定發展階段,要去打破企業營收天花闆,就必須做五多戰略——多品牌、多品類、對渠道、多場景、多消費人群的布局。這對于企業未來持續發展、在營收、利潤、股價上的提升,都有非常好的作用。
巨頭圍獵
近幾年,lululemon 在國内的發展,也讓運動服飾巨頭們眼紅。
在中國市場,lululemon 營收連年增長。2021 年,中國市場就被 lululemon 列爲最重要的市場。今年上半年,Lululemon 首席執行官 Calvin McDonald 表示,lululemon 中國大陸營收三年複合增長率超 50%。具體而言,2022 年 lululemon 中國地區淨收入達 6.82 億美元,同比 2021 年增長 30.1%,同比 2020 年增長 128.97%。
據lululemon 最新财報數據,2023 财年第二季度數據顯示,中國依然是營收增速最快的市場,同比增長了 61%。
瑜伽市場是女性運動服飾裏最重要的細分賽道。據智研咨詢報告,2015 年至 2019 年,中國瑜伽消費市場規模的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37.8%,成爲高速發展的藍海市場。2021 年我國瑜伽服裝市場規模達 322.1 億元,預計到 2025 年将突破 500 億元。
同時,耐克、阿迪達斯、李甯等多個運動服飾巨頭都在加碼瑜伽服市場。
2019 年,耐克推出首個瑜伽系列産品,入局瑜伽服賽道,随後不斷加碼。據耐克 2023 财年報告顯示,女性業務爲耐克貢獻了 86.06 億美元的營收,增長幅度爲 4%。
2020 年,李甯旗下高端女性運動服飾品牌 Danskin 推出瑜伽褲等瑜伽服飾産品,李甯執行董事及聯席 CEO 錢炜也多次表示,要強化女性系列産品。
2021 年 6 月,阿迪達斯宣布推出新的瑜伽服飾産品系列,也想在瑜伽服飾市場分一杯羹;包括運動品牌安德瑪,去年在更換了一位女性領導人的同時也表示:" 未來品牌将重點發展女裝業務,把女性群體作爲主要目标客戶。"
不過在女性瑜伽服飾賽道,一些創立之初就直接切入女性瑜伽服飾的品牌,則更多占據了消費者心智。比如 Lorna Jane、Alo Yoga、粒子狂熱、暴走的蘿莉等。另外,有 lululemon 在前,目前看來,巨頭們如果想以女性運動服飾切入打開天花闆,可能不太容易。
随着安踏這筆收購,安踏也正式加入了 " 一條瑜伽褲 " 的競争。
在貝恩公司全球商品戰略顧問總監潘俊看來,女性運動服飾市場潛力巨大且增長迅猛。安踏收購在瑜伽褲領域具備一定市場影響力和品牌實力的 MAIA ACTIVE,可以使安踏迅速進軍女性運動服飾市場,滿足不斷增長的女性消費者對專業運動服飾的需求。
參考資料:
《安踏加入瑜伽服混戰》,北京商報 《lululemon 營收三年翻一番,瑜伽服賽道已被中國品牌 " 盯上 "》,财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