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視覺中國)
日前,貴州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公布了 2023 年度上市挂牌後備軍企業名單,186 家企業中與白酒相關企業有 5 家,相比 2022 年數量明顯減少。
實際上,近年來,貴州在推動白酒上市方面卯足了勁。從其近幾年不間斷收錄涉酒企業來看,貴州白酒産業上市 " 野心 " 昭昭。但遺憾的是,自 2016 年金徽酒(603919.SH)成功登陸上交所後,A 股已有七年沒有有白酒新成員,而 " 醬酒第二股 " 則被赴港上市的珍酒李渡(6979.HK)拿下。
前有酒企接連折戟 IPO,後有市場廣爲流傳的白酒 " 上市禁令 ",白酒企業上市愈發艱難。盡管如此,貴州爲促進白酒産區高質量發展,依然奔走在謀求上市這條路上。
5 家涉酒企業入圍上市後備名單
在白酒行業,茅台帶動 " 醬酒熱 " 是行業共識。作爲行業絕對龍頭,茅台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态,于是醬酒需求溢出,其他醬酒企業順勢進場。而作爲中國醬香型白酒核心産區,貴州醬酒是 " 醬酒熱 " 的首批受益者。1 月 28 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官方網站公布的 2023 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22 年貴州白酒産業增加值增速達 36.1%。
钛媒體 APP 還注意到,在 4 月 3 日召開的 " 貴州白酒企業發展圓桌會 " 上發布的《貴州省白酒産業發展報告》顯示,2022 年,貴州省白酒總産能約 80 萬千升,其中醬香型白酒産能 60 萬千升,約占全國醬香型白酒總産能的 80%。2022 年,貴州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産量(折 65 度,商品量)28.9 萬千升,完成産值 1204.4 億元、同比增長 38.7%,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36.1%、占全省的 26.2%,拉動工業經濟增長 6.8 個百分點。
白酒是貴州省支柱性産業之一,站在 " 醬酒熱 " 的風口上," 由茅台引領,推動全省醬酒百花齊放 " 是貴州近年來的發展主旋律。爲打造梯隊隊伍、充實骨幹企業、實現全面繁榮發展,貴州出台了系列利好文件,其中大力推動酒企挂牌上市也是核心動作之一。
回溯來看,2021 年、2022 年貴州上市後備企業中涉酒企業數量均超過了 10 家。尤其是 2022 年,共有 12 家涉酒企業。除 9 家白酒生産企業外,還有 3 家涉酒配套企業首次入圍。而較之去年,今年貴州酒類上市後備企業數量明顯縮減,涉酒配套企業僅剩貴州紅纓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1 家。
如圖所示,能夠入圍上市後備企業名單,說明企業自身發展良好。以去年首次進入名單的三家涉酒配套企業舉例。公開資料顯示,貴州茅台酒廠(集團)物流有限責任公司、貴州省仁懷市申仁包裝印務有限責任公司、貴州紅纓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大股東都是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有限公司。
而貴州茅台酒廠涉及酒類配套領域并不奇怪。早在 2021 年遵義市政府就提出要逐步疏解茅台鎮核心産區非生産功能,推動非生産功能外遷,加快建設世界級醬香型白酒産業基地核心區,加快發展白酒包裝産業,确保本地配套率達 80% 以上。
另外,貴州曾提出實施企業上市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2022 年力争 5 家企業上市。如今來看,這一目标并沒有達成。《貴州省推進企業上市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還提出,力争到 2023 年末,全省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 15 家以上。
酒類分析師蔡學飛告訴钛媒體 APP," 貴州選錄酒企上市後備,不僅是鼓勵先進企業、激勵企業發展,也表明了政府對釀酒行業的支持。"
" 抱團上市 " 落空
在行業看來,在諸多利好政策下,貴州醬酒第二股、第三股等出現的條件已經愈發成熟。因此,過去數年間,貴州酒企 " 抱團上市 " 現象明顯,也有酒企遞出了招股書。但現實是,目前除貴州茅台(600519.SH)外,貴州還沒有沖 A 成功的酒企。
貴州酒企中曾經距離上市最近的有習酒和國台,二者折戟 IPO 也成爲行業典型案例。習酒作爲籠罩在茅台陰影下的小巨人,早有上市規劃。2014 年,貴州省國資委表示,在繼續保持茅台集團對習酒的控股地位,引入中糧集團作爲戰略投資者的基礎上,擇機引入多方戰略投資者,在 2014 年底前争取習酒上市。
2017 年以後,茅台集團、習酒又數次提出将在 2019 年或 2020 年完成習酒上市。但 2019 年 10 月 28 日,茅台集團總經理助理、習酒公司董事長鍾方達對外表示," 由于證監會的相關規定,涉及同業競争,同一集團不能有兩家上市公司,習酒上市計劃終止。"
謀求上市長達 10 年,習酒曾被業界視爲 " 醬酒第二股 " 的最大潛力股。2022 年,習酒 " 脫茅 ",升級成爲習酒投資控股集團,由貴州國資委 100% 控股。
習酒這一步,被市場解讀爲重鋪上市之路的關鍵。此後,關于習酒借殼上市的傳聞便不絕于耳,涉及的最佳 " 殼資源 " 是貴州三家公司:貴繩股份(600992.SH)、貴廣網絡(600996.SH)、*ST 天成(600112.SH),且當三家公司與習酒借殼上市傳聞挂鈎時,其股價往往被爆炒至漲停。
但傳聞畢竟隻是傳聞。貴繩股份曾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并不涉及與酒企業的 " 借殼 "、" 重組 " 的洽談或談判等相關行爲,也無計劃從事與酒相關業務,關于公司 " 酒企借殼 " 的相關傳聞不屬實。其他兩家公司也先後否認相關借殼傳聞。
除了習酒,國台酒業同樣在遞交招股書後,黯然離場。公開資料顯示,2020 年 5 月,國台酒業遞交招股書,拟登陸上交所主闆上市。同年 11 月,證監會出的回饋意見提出多達 47 項問題,要求公司就收購懷酒酒業有關事項、實控人關聯企業同業競争問題、實控人關聯交易問題、經銷商持股問題、" 國台 " 系列商标所有權問題等作進一步說明。
(來源:中國證監會官網)
次年 6 月,國台酒業主動申請終止審查 IPO,且未對證監會提出的問題作出回應。直至今天,國台酒業 IPO 也未采取進一步動作。
但同樣的,資本市場傳來了國台酒業拟赴港上市的消息,對此國台酒業方面表明目前無法正面響應。
習酒、國台之外,曾公開上市計劃的酒企還包括金沙酒業、貴州醇酒業、小糊塗仙酒業以及聖窖酒業等。
蔡學飛告訴钛媒體 APP," 上市可以有效解決企業的發展融資問題,同時也可以大幅度提高品牌價值與市場美譽度,是企業實力的象征,更是名酒化時代企業實現全國化與高端化的重要路徑。特别是對于貴州醬酒企業,上市可以快速提升産品影響力,促進區域發展。"
如今再看貴州今年的上市後備企業名單,雖然面臨多次失敗,且入選酒企數量減少,但依然有 5 家酒類企業出現,這表明貴州酒企謀求上市的規劃并未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習酒沒有進入名單,從目前企業規模來看,習酒依然是上市成功率最大的選手。習酒公布的數據表示,2022 年習酒營收已經超過 200 億元,上繳稅金 80 億元,品牌價值 1690.53 億元。在貴州酒企中僅次于茅台,很顯然,不管從哪個維度來看,習酒上市對整個白酒行業來說都意義重大。
白酒上市爲何這麽難?
客觀來看,白酒上市愈發艱難一定程度上是由外部環境導緻。
目前,北京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仍是企業 IPO 的 " 主戰場 "。2022 年 12 月 30 日,深交所發布《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闆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2022 年修訂)》的通知,規定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原則上不支持其申報在創業闆發行上市。
(來源: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闆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2022 年修訂))
随後,一份所謂的 " 白酒上市禁令 ",即網傳的 "IPO 紅綠燈行業審核标準細則 " 顯示,主闆 IPO 審核的監管紅線正進一步明确,禁止、限制和支持上市的企業類别、申報要求以及審核尺度逐漸清晰。其中,白酒屬于 " 禁止類 ",并且 " 禁止類 " 企業的 IPO 申請不予受理。
不管網傳的 " 上市禁令 " 是否屬實,白酒上市難部分原因在于其屬性。蔡學飛認爲," 白酒上市之難在于作爲民生消費品,關系到人民生活質量與社會消費風氣,所以白酒關注度比較高;其次白酒确實存在過度資本化帶來泡沫、損害正常釀酒行業秩序的問題,這些都需要整頓。"
此外,企業自身也是上市成功與否的關鍵。入庫上市挂牌後備名單雖能享受相應的政策支持,但能否挂牌上市仍需憑借企業自身實力。
以國台酒業舉例,一方面,根據 2022 年貴州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開展 2022 年度貴州省上市挂牌後備企業申報工作的通知》可知,如無特殊原因,進庫兩年均未實質性開展上市挂牌工作的企業不再入庫,但國台酒業已經連續多年入庫後備企業名單,但上市仍未成功。
另一方面,在 2022 年國台酒經銷商大會上,國台酒業董事長闫希軍曾高調宣稱,2021 年國台酒業含稅銷售額已超過百億元。但從市場反饋來看,國台酒業也面臨價格倒挂、價格混亂等問題。因此,在面臨證監會問詢時,國台酒業無法給出回應,一定程度上也暴露了企業自身的問題。
雖然在公示階段,但根據以往的流程來看,貴州今年入選的 5 家涉酒企業将被作爲重點上市挂牌扶持對象。如此環境下,貴州酒企能否撕開白酒上市的口子,仍需要時間觀望。(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楊歡)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