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 6 月 12 日,據瑞士報紙 NZZ 報道,瑞銀在一封公開信中表示,已經完成了對瑞士信貸的收購。
此外,彭博社引述瑞信行政總裁克爾納(Ulrich Koerner)日前發出的内部信,收購于今日完成,于 1856 年創立的瑞信将從此劃上句号,成爲曆史性的一天。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自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規模最大的銀行業合并。本次收購誓必對瑞銀、瑞士,以至整個金融體系意義重大。
坐擁 1.6 萬億美元總資産!瑞銀:新的曆史篇章開始
瑞銀在信中寫道:這是一個新的曆史篇章的開始。我們将把資産管理中的專業知識、規模和領導角色結合起來,以創建一個更強大的合資企業。客戶将繼續依賴 " 強大的瑞銀企業文化、保守的風險方法和高質量的服務 ",我們對此堅定不移。
據了解,自 3 月 19 日官宣收購瑞士信貸,瑞銀的收購工作已經推進了将近 3 個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VCG111433641420
6 月 9 日,瑞銀聲明稱,預計最早将于 6 月 12 日完成對瑞士信貸的收購。屆時,瑞士信貸集團将并入瑞銀集團。收購完成須等待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宣布生效的登記聲明,其中涵蓋将交付的股份,并滿足或瑞銀放棄其他剩餘的成交條件。
交易完成後,瑞士信貸股票和美國存托股票 ( ADS ) 将從瑞士第六交易所 ( SIX ) 和紐約證券交易所 ( NYSE ) 退市。瑞士信貸股東每持有 22.48 股流通股将獲得 1 股瑞銀股份。瑞士信貸 ADS 的交換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瑞士信貸對其未償債務證券項下的義務将成爲瑞銀的義務。
同日,瑞銀集團和瑞士政府簽署了一份損失保護協議(LPA),瑞士政府爲瑞銀提供了 " 托底服務 "。該協議将在完成對瑞士信貸的收購後生效。據悉,該協議将一直有效,直到擔保所涵蓋的所有資産實現,或直到瑞銀終止爲止。
協議規定,一旦瑞銀承擔瑞信非核心資産的指定投資組合所産生的首批 50 億瑞士法郎(約合 55 億美元)損失,瑞士政府将承擔超額部分,但以 90 億瑞士法郎(100 億美元)爲上限。
至此,瑞銀創建了一家擁有 1.6 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币約 11.4 萬億元)資産負債表和更大實力的瑞士巨型銀行,合并結束了瑞士信貸 167 年的曆史。
瑞銀新設近 20 條紅線,禁止高風險國家新客戶
據了解,瑞信是瑞士第二大銀行,也是全球銀行業監管機構認定的 30 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之一。然而,瑞信近年來屢屢曝出金融醜聞,又因重大投資失誤導緻巨額虧損,加上今年 3 月美國矽谷銀行和簽名銀行相繼爆雷引發連鎖效應,最終瀕臨破産。
《華爾街日報》稱,瑞銀對瑞士信貸的收購,結束了數月來瑞士最大金融機構之一的倒閉風波。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收購完成後,瑞銀将對瑞信的銀行家實施嚴格限制,包括禁止來自高風險國家的新客戶。
彭博的報道顯示,瑞銀高管制定了一份清單,列出了近 20 條 " 紅線 ",禁止瑞信員工從兩家銀行合并後的第一天起從事一系列活動。瑞銀合規部門制定的這些禁令旨在降低這筆合并交易的風險。此外根據規定,瑞信的銀行家将不能交易一系列複雜的金融産品,包括韓國衍生品和某些量化指數的期權。
根據規定,瑞信員工不能交易一系列金融産品,包括韓國衍生性商品和某些量化指數的期權。瑞信員工若要延長遊艇、輪船和房地産等價值超過 6000 萬美元的貸款,則必須經過瑞銀高層批準,向外國客戶和财産提供貸款也必須獲得瑞銀同意
瑞信首席執行官 Ulrich Koerner 在一份備忘錄中向員工表示,雖然每位員工所做的工作不會發生實質性變化,但會有 " 我們都必須遵守 " 的最新工作規則。
料将裁員及新設員工行爲限制
不僅如此,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 6 月 2 日,瑞銀首席執行官 Sergio Ermotti 在一場活動上警告說,在完成接管瑞信後,将做出痛苦的裁員決定。
" 我們将無法在短期内爲每個人創造工作機會。協同效應是故事的一部分。" 他說," 我們需要認真審視獨立和合并機構的成本基礎,并創造一個可持續的結果。這将是痛苦的。"
Ermotti 曾表示,雖然兩家銀行的合并資産負債表将達到約 1.6 萬億美元,但瑞銀的目标是将其削減至 1.35 萬億美元或 1.4 萬億美元。這位首席執行官表示,瑞銀的風險水平低于瑞信,合并對瑞銀來說相當于增長了 35%。
彭博報道稱,本次交易料将開啓一段可能涉及裁員數千人規模的複雜整合時期。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瑞銀正在考慮将其季度财報推遲到 8 月底發布,以正确應對收購瑞信帶來的一些非常複雜的情況。
據了解,瑞銀及瑞信總共在全球範圍内有 12 萬名員工,路透報道指,瑞銀先前已表示将裁員,目的是發揮協同效應及降低營運成本。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澎湃新聞、中國基金報、公開資料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