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櫻桃大房子
撰文 | 櫻桃團隊
1
曆史輝煌并不能掩蓋現實困境。
上周五,地産大佬潘石屹的公司 SOHO 中國發布了暴雷預警,說公司收到北京稅務局的通知,要求他們北京望京寫字樓趕緊還欠下的 20 億稅錢和滞納金,但他賬上隻有 6 個多億,還不起。
除了這 20 個億,另外還有一筆 42 億的銀行貸款也還不上了。
民企暴雷已經不是什麽新聞了,但這次 SOHO 中國讓我驚訝的,就是它暴雷可一點都不遮掩,光明正大的先發個公告預告一下。
能夠這麽義正言辭,也是很少見,公司爲什麽這麽坦白,主要就是潘石屹人跑了,資産也在美國了。就算他國内公司死了,對他也沒什麽影響,他一家人照樣在美國吃香的喝辣的。
SOHO 中國是幹商業地産的,2007 年赴港上市,上市 3 年後,營收升至 182 億。潘石屹也因此被稱爲中國最會賺錢的那個人。
但從 2010 年開始,SOHO 中國開始 " 轉售爲租 ",并且放棄住宅和二三線市場,堅持做商業地産,堅持做一線城市。
這一決定後,SOHO 中國營收急轉直下,到 2022 年,SOHO 中國的營收隻有 17.75 億,相當于高峰時的十分之一。
這期間,老潘夫婦在幹嘛呢?
資産騰挪,把國内的資産賣出去,去買美國的資産。
潘石屹在美國的資産最多的就是配置在地産方面,多年來他們夫妻陸續在美國買了大量的物業,包括商場、寫字樓、豪宅等等,買的都是紐約曼哈頓核心地段的寫字樓,現在老潘手裏美國資産已經達到 300 多億。光是租金每年就有不少收入。
2014 年後,潘石屹開始抛售國内物業,6 年的時間大概套現 370 多億。
2020 年,潘石屹準備把北京上海的物業打包賣給黑石集團,但後來市場監管局阻攔下來就沒有賣成功。
這兩年也還在賣,今年老潘試圖以 " 七折 " 的價格把 SOHO 中國在北京上海僅剩的九個項目賣掉,但還沒聽說誰要接手。
這些寫字樓現在其實都已經被抵押了,而 SOHO 中國現在總負債是 315 億,就算把他這些高端寫字樓全賣了,也隻能賣兩百多億,也還不完這些債,去年潘石屹夫婦就已經辭職走了,SOHO 中國實際上已經成了一個空殼。
錢都成功出去了,老潘有什麽好着急的呢,哪怕 SOHO 中國資金鏈斷裂,也影響不到他的美國資産。
這次公開宣告國内債務還不起,等于是他攤牌了。
2
SOHO 中國在國内的剩餘資産基本隻剩北京和上海的寫字樓,暴雷了反正對我們個人倒是沒啥影響,不存在爛尾樓的問題,但通過這次暴雷,有一個現象值得我們去關注。
就是他的寫字樓都是高端寫字樓,但這兩年出租率和租金收入都在大幅下滑。
2022 年,SOHO 中國的租金收入 17.45 億元,物業平均出租率 76%,賣房收入 0.3 億元;
2021 年,租金收入 17.42 億元,物業平均出租率 85%,賣房收入沒寫,實際就是 0 元;
今年上半年也沒啥好轉,租金收入 8.19 億,物業平均出租率 79%,租金也還在下降。
連續幾年的不好賣,租也不理想,結局,好像就隻能是爛在手裏。
但這背後,傳遞的信号可能更危險。
大家想想,北京、上海這些頂級寫字樓的租戶都是些什麽人呢?爲什麽這些頂級寫字樓的出租率會連年下降?
對寫字樓有需求的是企業,寫字樓出租率下降,實質就是企業的需求減少了。當然供應也是原因之一,不過核心地段的頂級寫字樓早就建起來了,這個原因占比很小。
2021 年高力國際統計過一個數據,北京商辦市場裏,全年 5000 平以上的成交以互聯網科技類企業爲主。
這個數據,你可以理解爲過去北京寫字樓市場出手最闊綽,對辦公樓需求最大的金主是互聯網企業。
但這兩年,字節跳動集體撤離中關村,整合退租超 10 萬平米,愛奇藝搬出超 3 萬平的鴻誠拓展大廈,微軟也提前退租鼎好大廈 3 萬平 ……
所以到了 2022 年,北京中關村寫字樓空置率達到 11.1%,是近 15 年之最;望京酒仙橋空置率同比上漲超 20%,達到 28.7%。
别以爲隻有北京這樣,上海、深圳、廣州的情況也非常類似。
隻不過上海、深圳、廣州對應的寫字樓大客戶不一樣,但各細分類别的行業對寫字樓的需求也都降了。
比如深圳,深圳甲級寫字樓需求比較大的是金融和專業服務類企業,證券、保險、律所這些還是占主流,但 TMT 行業(科技、通信、媒體)對寫字樓的需求這幾年明顯降了很多。。
甲級寫字樓市場如此,其他寫字樓現狀估計更差,這是寫字樓市場的困境,但更是經濟下行帶來的企業困境。
現在企業的融資環境倒是寬松,但不是借到錢就能增産擴能的,經濟好不起來,銷路問題沒解決,問題就還是在。
照此趨勢,寫字樓市場還是難,而且會越來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