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對于所有學生來說就是最重要的一次考試,可以改變命運的一次考試,寒窗苦讀十二年,就是希望可以金榜題名,考上一個好大學也是可以光宗耀祖。
新高考模式出現後,很多省份都開始陸續實施,一般來說難度都不經常調整,每年的高考錄取率和很多因素挂鈎,不過關于 2023 年的高考,教育部考試院也是發布了最新的通知,難度有所調整,又上了一個嶄新的台階。
教育部發布通知,2023 年高考難度重大調整
2022 年過得飛快,2023 年的春季開學在即,不少家長都擔憂今年的高考有什麽變動,官方也是發布了通知,關于各科都有所調整,家長和學生一定要提前了解,尤其是老師和學校,最好做出應對措施。
主要針對語數外和物理化學這幾門科目,高考是沒有體育的,首先要說的就是數學,加入了複雜的情景,強調數學思想方法,其實言簡意赅就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現在的學生做數學題都是題海戰術,不斷的刷題來提升,這樣隻會培養出做題機器,并不是全能型的人才,所以加入複雜情景,也就是提倡加強對邏輯的培養,難度也會提升。
語文方面增加了 7 種文體,有學術還有科普以及政論,很多人對于語文的看法就是死記硬背,其實這其中蘊含了傳統文化,并非表面所想那麽簡單,語文也是最重要的一門課程,這也是爲了扭轉思想态度。
英語方面要融入我國傳統文化,詞彙量要求更大,可能會用英文展現出我們的傳統文化,隻不過表現形式不一樣,可能故事都是源于曆史,很多人都說降低英語的分值,不過目前來看英語還是主科,學生還是要認真對待。
物理化學方面要求探究意識,培養更加深度的思維,其實絕大部分學生對于物理化學也都是死記硬背,隻要把公式記住,知識點記住就可以拿到高分,其實所有科目的一切本質目的是爲了讓社會進步,培養人才并不是培養做題機器,所以物理化學方面可能會更加靈活多變。
網友:下輩子生到大學
很多網友調侃,下輩子直接生到大學算了,本來疫情過後剛剛開學,很多學生之前都處于上網課的狀态,學習效率可能不是很好,但如果突然增加難度,肯定會對學生有所不利。
其實筆者來爲大家解析,這次的難度是增加了,其實每年的高考都會有所調整,可能有人關注或者不關注罷了,而且都是細微的調整,學習的目的是爲了推動社會發展,并不是拿到文憑混工作而已,如果所有人都追求文憑,從而忽略了學術的發展,這才是最可怕的。
自從雙減落地後,教育的方向逐漸偏向于培養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更注重培養全方面的人才,而不是隻會考試的學生,隻有這樣,社會才會不斷進步。
本文内容來自網絡版權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