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市值觀察,作者|徐風,編輯|小市妹
近日,城商行 " 天花闆 "甯波銀行公布了 2022 年财報,全年實現營收 578.79 億,同比增長 9.67%;淨利潤 231.32 億,同比增速達 18.35%。然而,甯波銀行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年内股價跌幅超過 13%,遠遠跑輸銀行指數 2.47% 的整體漲幅。
如此表現,背後的原因是什麽?
非息收入拖後腿
從增長的角度看,2022 年甯波銀行的業績确實有很多亮點。
在淨利潤增速上,甯波銀行近 20% 的增速遠超銀保監會公布的 5.44% 行業增長數據。不僅 2022 年,從 2018 年到 2022 年間,其淨利潤複合增速達 19.7%,增長更是如同賽道股一般。
另外,甯波銀行淨利息收入增速、不良貸款率和撥備覆蓋率等行業核心指标,也遠在行業均值之上。
比如淨利息收入指标。近年來由于貨币經濟環境較爲寬松,存貸款利率不斷下降成爲行業趨勢,而貸款利率下降壓力更大,行業淨息差也受到影響,甯波銀行自然也不例外。
2020-2022 年,甯波銀行淨息差由 2.3% 降爲 2.02%,但其淨利息收入卻影響較小,增速仍然較快,2022 年同比增長了 14.75%,達 375.21 億。
在淨利息收入快速增長的背後,是其存貸款規模的快速增長,再進一步講,是生息資産的快速增長。2022 年其生息資産同比增速達 25.51%,且增速已連續三年都超過了 20%。
甯波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和撥備覆蓋率,也是行業天花闆的存在。
2022 年其不良貸款率由上一年的 0.77% 下降至 0.75%,處于曆史最低位,也遠低于銀保監會公布的 1.71% 行業不良貸款率。
對于考驗甯波銀行風險管理能力的撥備覆蓋率,近三年一直都在 500% 以上。
500% 是什麽概念?
2022 年整個行業爲 205.85%,也就是說甯波銀行已超過了行業均值一倍有餘。
盡管亮點很多,但作爲業績重要增長點的非息收入,卻拖了甯波銀行後腿。
爲降低對利息收入的依賴,抵消淨息差下降的影響,甯波銀行較早将非利息收入作爲新增長點。如結算類和托管類等手續費及傭金、證券投資等業務。
近年來其非息收入增長較快,在營收中占比逐漸提高。到 2022 年上半年就達到了 41%,這一比重在行業中也遙遙領先。
但在 2022 年底,甯波銀行全年的非息收入同比僅增長了 1.4%,而就在當年前三季度,增速還高達 21.8%,很顯然第 4 季度增長顯著放緩,同比降幅超 50%,爲 28.09 億。由此也拖累了其全年的營收增速。2022 年前三季度營收增速爲 15.2%,全年則降到 9.67%。
而深究其非息收入增速放緩的原因,一方面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出現下降,全年下滑了 9.6%。更關鍵的,是其他非息收入增速的大幅降低,由前三季度的 40.9% 降至全年增速的 9.1%。
而這主要是其第 4 季度債券價值的大幅波動所緻。單季度投資收益同比下降超 40%,且單季公允價值虧損由去年同期的 5.6 億擴大至 22.4 億。
資産質量存憂
整體而言甯波銀行的資産質量較好,但從細節上能看出有惡化的迹象。
在去年的經濟環境下,甯波銀行的不良率屢創新低難得可貴,但看其它貸款指标,其正常 / 次級的貸款遷徙率卻在走高。
所謂貸款遷徙率,簡單而言,是銀行信貸資産分類變化的重要指标,能直觀反映出行業的資産質量變化情況。而貸款分類結果從高到低分别爲正常、關注、次級和可疑類等。
财報顯示,甯波銀行正常類貸款遷徙率由 2021 年的 1.24% 增長至 2022 年的 1.65%,同時也高于 2020 年的 1.5%。說明其信貸資産質量的壓力在不斷提升。
另外,近年來消費貸成爲各銀行搶灘的重點,甯波銀行更是如此,個人信貸也是其快速崛起的重要業務之一。
在其貸款結構中,個人貸款占比不斷走高,其中消費貸占大頭。2022 年在公司的 1.046 萬億貸款總額中,個人貸款爲 3912.3 億,占比達 37.4%,而個人消費貸爲 2433.48 億,占個人貸款比重超 60%。
且個人貸款也是甯波銀行貸款規模的重要增量。2017 年其個人貸款規模爲 1056.64 億,到 2022 年期間複合增速近 30%,遠高于同期企業貸款 21.18% 的複合增速。
問題在于,個人消費貸無疑會提升資金的價格,進而提升利息收入,但也會造成不良率的提升,報表中次級類貸款遷徙率的大幅提升則說明了這一點。
2022 年甯波銀行次級貸款遷徙率從 2021 年的 63.58% 增長至 84.15%,相對于 2020 年的 41.26% 已經翻倍。也反映出疫情期間其資産質量在走弱的事實。
從其貸款減值損失來看,2022 年上半年該指标爲 74.29 億,同比增長達 63.2%。雖然下半年遏制住了增速擴大的勢頭,全年隻增長了 10.11%,但也可見甯波銀行受疫情影響之大。
另外,盡管甯波銀行對債權投資的非标資産占比不斷壓降,由 2019 年的 55.41% 降至 2022 年的 32.56%,但數值仍然很高,且 2022 年計提的債權投資信用減值準備高達 22.08 億,對淨利潤也産生了較大影響。
在甯波銀行資産質量出現走弱迹象的同時,其内生性增長壓力也值得關注。
内生性增長壓力
近年來甯波銀行業績的高增長,資産規模擴張自然功不可沒。但其核心的一級資本充足率較低,爲其内生性增長埋下隐患。
2022 年甯波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爲 9.75%,高于監管要求的 7.75% 僅 2% 的空間,爲應對急劇擴大的資産規模,甯波銀行隻能靠着不斷融資來完成監管指标,如 2020 年的 80 億定增和 2021 年 120 億的配股融資等。
據統計,自 2010 年至今,甯波銀行累計融資超 375 億用于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多次融資使其股東權益不斷攤薄,損害了股東利益。雖然甯波銀行利潤增速已是行業頭部選手,但股息分紅率始終上不去,長期維持在 30% 左右,這也是其股價漲幅落後,廣爲市場诟病的地方。
随着甯波銀行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再次啓動融資補充資本金也不可避免。因此也可以理解爲甯波銀行的高增速是建立在不斷融資的基礎上,其自身的内生性增長造血始終是其面臨的一大問題。
另外,甯波銀行超高的管理費用率,外加公司非息收入優勢不突出,也是其内生性增長的一大阻礙。
2022 年甯波銀行的業務及管理費用爲 215.82 億,費率達 37.29%,其中僅員工薪酬費率就達到了 23.58%,遠高于成都銀行、鄭州銀行等城商行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等股份制銀行。
從甯波銀行撥備覆蓋率來看,雖處在較高水平,但也由 2021 年的 525.52% 降至 2022 年的 504.9%,有調節利潤的嫌疑,這在業内也不是什麽秘密,而遠超行業均值的數據在未來的操作空間仍然很大。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銀行業賴以爲生的存款規模,甯波銀行近年來增速卻低于負債的整體增速,對央行借款等主動借款依賴度不斷增加。
2022 年其存款規模增長了 17.13%,低于總付息負債的 21.95% 增速,而主動負債占比則由 2021 年的 21.11% 提升至 2022 年的 23.25%,呈現上升趨勢。
對于銀行而言,主動負債是擴大自身規模的重要渠道,對資金周轉等業務往來本無可厚非,但對其過多依賴,反映出甯波銀行在規模快速擴張的情況下,存款負債增長乏力,隻能通過主動負債來彌補。
由此其客戶服務産生的綜合收益也在下降,并相應提高了其負債成本。這也是其整體負債成本高于國有大行的重要原因。
綜合來看,盡管甯波銀行2022 年業績有不少亮點,但内生性增長問題仍待解決。在貸款利率持續下降的預期下,未來業績對生息資産的依賴性更高。而一旦生息資産規模增速放緩,其新的利潤增長來源也是需要思考的。
站在 2023 年國内經濟複蘇的時點上,銀行業也迎來了自身的機遇期。據東方财富數據,截至 4 月 13 日,銀行業動态估值爲 4.85 倍,仍處于曆史低位,據 7 倍的估值中位數還有不少距離。
而在中特估體系打造的預期下,銀行業估值向上成爲趨勢。甯波銀行作爲區域城商行龍頭,若能做到資産規模和内生性增長的兼顧,則未來業績再上一層樓,向股份制銀行看齊也不無可能。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