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藍字 "TMC 動力 " 關注我
全球裁員 10% 超過 14000 名員工之後,特斯拉再一次宣布降價,Model 3 和 Model Y 兩大主銷車型降價超過 10000 元,中國新能源車企一時間風聲鶴唳。
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特斯拉都扛不住,規模更小,甚至是沒有自研能力組裝工廠的新能源車企,降價和不降價都是死路一條。
究竟是什麽原因導緻新能源汽車突然崩盤了?
車企減員可以是生産自動化和效率提高,減價也可能是規模優勢帶來的紅利,然而,這一次卻是新能源汽車産能與需求錯配的極端表現之一。
供需矛盾在 2024 年被激化,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所有傳統車企都進入了新能源汽車市場。
不像造車新勢力幾萬輛或者十幾萬輛的産能規劃,傳統車企一個基地就是幾十萬輛的長期規劃,而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的增長并無法承接這突然釋放的巨大産能。
于是,新車售價隻有更低沒有最低,直到熬不住了,車企就必須減少産量以緩和銷量壓力,同時又必須以持續的降價來獲得市場上原本不多的增量。
特斯拉不是第一家減産和降價的車企,也不會是最後一家,部分跨國車企高呼承受不住中國汽車市場的内卷,已經無心戀戰,不得不退出中國市場。
鈴木、三菱和雷諾等車企在全球市場依舊活得滋潤,而現代、福特和标緻雪鐵龍等車企已經淪爲三四線車企,就連大衆汽車、通用汽車和豐田等頭部合資車企也陷入了迷茫。
實際上,各大自主傳統車企同樣如履薄冰,沒有誰能在這個内卷的時代置身事外,差别隻在于誰能赢得多一點主動性。
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日子或許将越來越艱難!
造車新勢力隻有眼前的一畝三分地,PPT 的故事快要講到結局了,資本的要價也越來越高,剩下的就隻有先發優勢和新能源汽車政策紅利。
然而,傳統車企有燃油車市場積攢的根基,産業鏈和經銷商網絡的規模優勢,而它們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遲疑,卻讓這些優勢被吐槽爲落後和不思進取的标志。
當傳統車企開始不願被孤立在新興市場之外,從造車新勢力般的模仿嘗試,到如今燃油車的全面插電混動化,這一變化仿佛在一瞬間攪動了整個市場。
長城的 Hi4、吉利銀河的插電和純電以及奇瑞的 CD-M,自主頭部傳統車企一出手就是奔着比亞迪的光輝成就去的。
傳統車企的實力不容小觑,曾經就有人說 " 當傳統車企一發力,就要殲滅全部造車新勢力 ",然而,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開場并不順利,這句話也就成爲了一句反話。
于是,造車新勢力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優勢被無限誇大,而新能源汽車市場也被奉爲了完全跨界的市場,仿佛不是傳統車企所能觸及的聖地。
然而,從三電系統到智能中控系統,再到智駕系統,傳統車企悄然間完成了蛻變,足以與造車新勢力齊頭并進了。
當車型設計、技術和流量玩法都擺在明面上,傳統車企的規模優勢就直接碾壓造車新勢力,對市場上原本就不多的市場需求的搶奪,意味着價格戰不可避免,但傳統車企的回旋餘地要比造車新勢力大得多了。
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真正發力,即便也将面臨苦戰,甚至退出市場,對造車新勢力而言就是生死存亡。
造車新勢力在汽車産業鏈、品牌形象力和發展基石上都遠遠落後于傳統車企,一夜之間覆滅也不足爲怪,比如曾經火熱的威馬、恒大和高合等車企。
造車新勢力最擔心的事情終于發生了,這變化來得比它們想象得快,而頭部的蔚小理等車企已經具備一定的實力,就看看誰還會走錯彎路,誰又能平步青雲。
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的同等競争,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的短兵相接,這都是中國汽車市場必然的發展趨勢,強強相争,勇者勝!
此起彼伏的下一場價格戰和下一次技術戰,誰先遲疑,誰就輸了,而特斯拉已經開啓了下一場惡戰了!
全文結束!
如果我寫得還行,點個贊或者 " 在看 " 吧
有不同意見或想法,發個評論一起交流
公衆号規則修改,還請給我加個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