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楊博雯
編輯丨海腰
圖源丨 Midjourney
今天淩晨,馬斯克旗下 AI 大模型 Grok 宣布正式開源。
險而又險地保住了他在 3 月 11 日發布的 " 本周開源 " 預告。
這是一個 3140 億參數的混合專家(MoE)模型,項目發布 5 個小時,已在 GitHub 收獲 6.3k 星。對此,有 DeepMind 研究工程師預測,Grok-1 的能力應該比 Meta 的 LLaMA-2 要強,也有網友興緻勃勃地讨論,到底要怎樣的配置才能運行這個當前開源社區參數量最大的大語言模型。
而對于馬斯克來說,開源 Grok-1 的重要目的,似乎也是爲自己與 OpenAI 的唇槍舌戰再添一份底氣——就在開源同一時間,馬斯克貼臉嘲諷:
" 我們也想了解更多關于 OpenAI 的‘ open ’部分。"
事實上," 是否開源 " 一直是這兩周以來馬斯克與 OpenAI 争論的焦點。在那份 3 月 1 日公之于衆的 46 頁萬字訴狀裏,馬斯克的核心指控便是 OpenAI 偏離了公司成立時 " 爲了人類福祉而非私人商業利益 " 的協議,也違背了 " 技術開源 " 的承諾,完全成爲了 " 受控于微軟的閉源子公司 "。
這是跌宕起伏的兩周,一方是科技圈頂流的團隊聯創,一方是 AI 圈的當紅炸子雞,随着你來我往的怒斥與辯駁,一樁又一樁陳年秘辛被公開,一場又一場關乎 AI、科技圈,甚至整個人類未來的讨論不斷發生。
而截止現在,圖靈獎得主、紐約大學名譽教授、網景通訊公司創始人、微軟 Windows7 系統開發者、狗狗币設計師……已有更多圈内圈外的人參與了進來。他們或是直接站隊,或是激烈辯駁——
OpenAI 真的違背了創始協議隻想着賺錢了嗎?他們究竟是微軟的良好合作夥伴,亦或全然籠罩于其陰影之下?馬斯克是否真的動機不純,試圖以特斯拉吞并 OpenAI?自去年 OpenAI 的 " 宮鬥大戲 " 中銷聲匿迹的前首席科學家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在此次事件中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未來的 GPT-4 乃至 AI,究竟要走向開源還是閉源?
起訴與回擊:真相如何?
2015 年 12 月,馬斯克與奧特曼(Sam Altman)等人一同創立了 OpenAI,3 年之後,他離開了 OpenAI 董事會。
此後,馬斯克雖有指責 OpenAI 違背 " 非盈利組織 " 的創始宗旨,自己開設 xAI 公司推出競品與 ChatGpt 公然打擂台的行爲,但像這次,直接一紙訴狀将 OpenAI 告上法庭,仍讓不少人大跌眼鏡。
因此,3 月 1 日消息剛出,讨論尚未完全發酵開來,大多數人都忙着消化訴狀中的海量信息,包括馬斯克披露的大量與奧特曼的私人郵件來往、OpenAI 團隊結構,以及兩條核心的創始協議:
1、OpenAI 将作爲一家非盈利機構,出于服務全人類利益的目的開發 AGI,而非追求股東利潤最大化;
2、OpenAI 将保持開源,除了部分安全因素,不會出于商業專利目的而将技術封閉保密。
根據馬斯克的指控,OpenAI 已經違反了這兩條創始協議,不僅将 GPT-4(可視爲 AGI 萌芽)獨家授權給微軟,拒絕向公衆披露 GPT-4 的詳細信息,還允許微軟——在官方口徑裏一直是 OpenAI" 良好的合作夥伴 " 的一家盈利公司——對團隊施行不當的影響或控制。
根據訴狀原文,在 OpenAI 去年 11 月 " 宮鬥 " 期間,微軟 CEO 納德拉曾表示:
" 即使 OpenAI 明天消失了也無妨……我們擁有這些人才、算力、數據,乃至 OpenAI 的一切……我們在其之下,在其之上,在其四周。"
5 天之後,3 月 6 日上午 10 點,OpenAI 正式做出回應,在官網發布一篇長博客,稱自己始終堅持使命,并針對馬斯克的主張一一進行回複。
對于 " 違背創始協議轉向盈利 " 的指控,OpenAI 表示,開發 AGI 所需的資源超乎他們想象,在最初創辦 OpenAI 時這個數字是 1 億美元,而到了 2017 年則是每年數十億,金錢的壓力迫使他們 " 爲通往 AGI 規劃一條更爲合理的路徑 ",也就是轉向盈利——在這一點上,馬斯克與他們在 2017 年前後達成了一緻。
而對于 " 開源閉源 " 之争,OpenAI 也像馬斯克一樣直接放出了郵件記錄:在 2016 年圍繞馬斯克的獵鷹 9 号火箭成功起飛的郵件往來裏,OpenAI 首席科學家蘇茨克維表示 " 随着我們愈發接近 AGI,降低開放度便具有了意義。OpenAI 中的‘ Open ’意味着每個人都能從 AI 構建的成果裏受益,不公開背後的科技也是完全可以的。" 馬斯克也對此表示肯定。
在反駁馬斯克的指控之外,OpenAI 也細數了馬斯克的 " 罪狀 ",也就是在 2017 年之後,OpenAI 團隊開始讨論具體的營利性組織架構時,馬斯克提出,希望自己擁有多數股權和董事會的絕對控制權,并出任 CEO,還提議将 OpenAI 并入特斯拉。在遭到拒絕後不久,便很快選擇離開 OpenAI。
站隊與辯駁:誰對誰錯?
兩位主角都已接連登場,這下好戲便正式開唱。
在 OpenAI 發聲後的 2 個小時,Mosaic 浏覽器開發者、網景通信公司創始人安德裏森(Marc Andreessen)帶上 OpenAI 博客截圖,并标黃了其中 " 随着我們愈發接近 AGI,降低開放度便具有了意義。OpenAI 中的‘ Open ’意味着每個人都能從 AI 構建的成果裏受益,不公開背後的科技也是完全可以的 " 的部分,嘲諷道:
" 如果你相信這一點——至少我不信——你怎麽不立刻把你的實驗室國有化、軍事化呢?"
圖靈獎得主,AI 三巨頭之一的楊立昆(LeCun)很快也轉載上述帖子,稱所謂強大到會爲人類帶來風險的 " 超級人工智能 " 并非指日可待,意指 OpenAI 所謂的 " 爲安全而閉源 " 完全就是自欺欺人。
" 如果你出于某種天真和優越感,覺得自己是能生産出 " 超級人工智能 " 的人,而其他人都愚蠢到無法安全地處理它,那你可就錯了。"
這其實是楊立昆一貫以來的觀點,他在去年 10 月接受英媒《金融時報》采訪時就表示,現在監管 AI 模型就像在 1925 年監管噴氣式航空飛機一樣(當時這種飛機還沒有被發明出來),監管 AI 的要求源于一些領先科技公司的 " 傲慢 " 或者 " 優越感 ",因爲這些公司認爲隻有他們才能安全地開發 AI。
而他本人與 OpenAI 的觀點不和也有許久,在 2022 年 ChatGPT 剛剛出世,衆人興奮地讨論以其爲首的大型神經網絡 " 可能存在意識 " 時,楊立昆就公開否定了這種觀點,而對于上個月剛剛推出的 Sora,楊立昆同樣評價爲 "Sora 并不理解物理世界,注定死路一條 "。
在 3 月 6 日 OpenAI 發聲的官推評論區,還有著名 AI 學者、紐約大學名譽教授馬庫斯(Gary Marcus)怒斥官方回複裏 " 我們緻力于實現 OpenAI 的使命 " 的描述,稱其完全就是在 " 胡說八道 "。
"OpenAI 最初的使命是‘不受需要産生經濟回報的限制’‘不爲私人利益’‘在适用的情況下尋求開源技術’,但現在,OpenAI 創造的 49% 的利潤都流向了微軟,且微軟還擁有技術産品的獨家代理權。你們不是在幫助全人類,而是在從藝術家、作家等處竊取資源以增加利潤。你們幾乎完全放棄了開源技術,簡直就是全球最不開放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
本就與馬斯克淵源頗深的狗狗币社區自然也是前來站隊,一位狗狗币設計師貼出奧特曼和微軟 CEO 的同台照片,諷刺性地貼文 "OpenAI 是一個完全獨立,且與微軟直接競争的團隊 ",以此回應馬斯克訴狀中的 " 微軟對 OpenAI 擁有實際控制權 "。
有站隊,自然也有辯駁。
在馬斯克最初發聲兩天之後,太陽微系統創始人,OpenAI 投資者科斯拉(Vinod Khosla)就站出來說,馬斯克起訴 OpenAI 有點 "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完全就是作爲競争對手的一種行爲。
OpenAI 回擊一天後,科斯拉再次列出了 15 條希望馬斯克做出回應的事實。
他強調,根據現在雙方公布的信息和郵件往來,在 OpenAI 團隊創立之初,馬斯克自己就提出需要集資 10 億美元,自己還會承擔未能籌集的部分,但實際上,馬斯克最終的投資額僅有 4500 萬美元。
而馬斯克所說的 " 微軟對 OpenAI 的不當控制 ",則正是他自己曾經想做的事。在當時團隊一緻決定轉向盈利後,馬斯克就提出讓自己擁有多數股權和董事會的完全的控制權,出任 CEO,還要将 OpenAI 并入特斯拉。
但當時的 OpenAI 認爲任何個人對團隊擁有絕對控制權都是違背使命的,因而拒絕。馬斯克便借此扣留了 OpenAI 的資金,使得期間員工的工資等運營成本不得不由聯合創始人 Reid Hoffman(也是 Linkedin 聯創)墊付。
之後,馬斯克很快離開了 OpenAI,走之前還不忘挖苦老東家,稱其 " 成功的概率爲 0"。
消失的首席科學家:宮鬥尚未結束?
而在正主和各自的擁趸唇槍舌戰之際,也有眼尖的網友發現了更加耐人尋味的細節。
在馬斯克最初的那份訴狀裏,被告包括了與 OpenAI 關聯的 8 個公司,以及 CEO 奧特曼和總裁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唯獨少了另一位核心成員,OpenAI 前首席科學家蘇茨克維。而之後 OpenAI 回應長文的作者名單中,未被馬斯克列爲被告的蘇茨克維卻名列其中。
這其中的微妙之處,還要說回科技圈的另一則大新聞:去年 11 月的 OpenAI 的高層變動。
這是一場圍繞 CEO 奧特曼去留問題的 " 宮鬥大戲 ",劇情可謂是百轉千回,反轉不斷。而如果當時被突然解雇又數次迎回,得以享受團隊九成員工 " 集體辭職同進退 " 支持的奧特曼是衆望所歸的 " 主角 ",那麽當時的蘇茨克維扮演的,就是那個所謂的 " 反派 "。
這位首席科學家先是在去年 11 月 16 日當晚在視頻會議中,代表董事會通知奧特曼他已被解雇,在奧特曼一進宮返回 OpenAI 之後,又再次宣布談判破裂,奧特曼不會回歸 OpenAI。在此期間,OpenAI 董事會受到了幾乎是全球輿論的口誅筆伐,隻有馬斯克留下了暗暗支持的帖子:
" 我很擔憂,Ilya 有着良好的道德準則,并且不熱衷權力。除非他覺得絕對有必要,否則他是不會采取這種極端行動的。"
事實上,蘇茨克維正是時任 OpenAI 董事會成員的馬斯克一手招進來的,在起訴文件中,馬斯克回憶 OpenAI 創立之初,幾位聯創一起挖人的經曆,表示當時身在谷歌的蘇茨克維本來還在搖擺不定,正是自己的一通電話讓他下定了決心。
在奧特曼最終赢得 " 宮鬥 ",解散了 OpenAI 原董事會,也緻使蘇茨克維變成了 " 前 " 首席科學家之後,馬斯克在那份陳列 OpenAI" 罪狀 " 的起訴文件中,似乎仍耿耿于懷地表示:
" 據了解,新董事會成員由奧特曼先生親自挑選,并得到了微軟的支持。新的董事會成員缺乏足夠的 AI 專業知識,對于 OpenAI 是否以及何時達到了 AGI,團隊開發的算法是否超出了微軟的許可範圍等方面沒有能力獨立判斷。"
2023 年 11 月 22 日,OpenAI 官方賬号發布推文宣布奧特曼重任 CEO,次月 2 日,同樣重返公司的總裁布羅克曼曬出與蘇茨克維的合照,他本人則轉發回以紅心。但自此之後,蘇茨克維就再也沒有出現在公衆的視角之中——沒有任何學術演講,也沒有接受任何采訪。
在 OpenAI 宮鬥剛剛發生之時,馬斯克就發出疑問 " 蘇茨克維到底看到了什麽?" 此後衆人關注的焦點又逐漸加上 " 蘇茨克維去哪了?他在做什麽?"
4 個月之後的 2024 年 3 月 6 日,在 OpenAI 官方對于馬斯克的回擊博客中,蘇茨克維終于久違地露面——在文章末尾的作者名單之中。
考慮到蘇茨克維曾經之于奧特曼的 " 背叛者 " 身份,這實在是讓不少人感到撲朔迷離。
3 月 9 日,OpenAI 正式官宣,CEO 奧特曼官宣重返董事會,并大刀闊斧地調整了董事會成員結構。
同天,上文提到的 OpenAI 投資者科斯拉仍在 X 平台發帖稱,馬斯克攻擊 OpenAI 是因爲 " 利益相關 " ——因爲他在去年創立了一家與 OpenAI 有直接業務競争關系的 X AI 公司,而該公司目前還沒有開源相關技術産品。
兩天之後,馬斯克正式預告自家的大語言模型 Grok 将會在 " 本周内開源 ",并回複了評論區一條 "OpenAI 也理應如此(指開源)" 的帖子,稱 "OpenAI 就是一個謊言 "。
一周後的今天,馬斯克正式開源大語言模型 Grok,其使用的開源協議遵守 Apache 2.0 許可證,開放模型的權重和網絡架構,允許用戶自由地使用、修改和分發軟件,無論是個人還是商業用途。
顯然,至少從現在看來,馬斯克與 OpenAI 之間的愛恨情仇,仍未落下帷幕。
本文爲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