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方玉
編輯 | 蘇建勳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頭部的大企業在節能降碳方面正各出奇招,一種叫做 " 内部碳定價 " 的管理機制正在被部分大企業所采用。
内部碳定價(Internal Carbon Pricing)簡稱 ICP,在該機制下,企業會依據內外部碳排放成本,給生産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設定内部價格,将其納入商業和投資決策,從而進而推動企業内部的節能減碳。根據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 CDP 的研究,包括迪士尼、微軟等在内,2020 年全球已有 853 家企業采用内部碳定價機制。
台達集團(以下簡稱 " 台達 ")也是其中之一。這家世界 IT 500 強企業把内部碳價定在了 300 美元每噸(約 2100 元人民币)的高價,是當前歐盟碳價的 3 倍多,國内碳價的 30 多倍,這在業内實屬罕見。
台達爲何采用内部碳定價機制,又爲何将價格定在 300 美元一噸?台達首席可持續發展官暨發言人周志宏告訴 36 碳,所謂 " 内部碳定價 ",其實是企業将碳排放的外部成本先内部化的一種做法。
" 當前碳關稅已經逐漸成爲一種貿易壁壘——如果出口國不率先在國内征收碳關稅,出口企業就需要向歐美日等消費國交稅;同理,如果企業在内部率先征收碳稅,推動達成減碳目标,即可減少碳稅甚至不交稅。那爲什麽不把錢留在自己家裏,投資減碳措施呢?" 周志宏這樣解釋台達采取企業内部碳定價機制的初衷。
據了解,内部碳定價常應用于企業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影子價格,用于計算企業的投資、成本和支出等,主要服務于企業的商業和投資決策;第二種則是實際征收内部碳費的方式。台達采取的是第二種,台達的各部門需要繳納實際産生的碳排放成本,累積的碳費則可以用于企業的節能、節水和投資屋頂光伏等可持續發展投資。
台達首席可持續發展官暨發言人周志宏
至于爲何将内部碳價定在 300 美元一噸,則是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
據悉,台達 2014 年開始啓用内部碳定價制度,當時參考的是中國碳交易市場的價格,約爲 20 元每噸;中間數年也經曆了多次修改,直到 2021 年才将台達全球内部碳定價爲 300 美元 / 噸。
周志宏表示,300 美元 / 噸是台達綜合全球各制造廠區的内外部減碳成本,以及外部的環境成本、社會成本等多方因素,最終确定的價格。
内部的碳費制度的工作原理很簡單,對過高的碳排收費,可以促使集團各個公司節能增效、減少碳排放,甚至可能刺激産生更低碳的生産流程、研發技術,或重新調整内部供應鏈等。
而要讓碳費制度要真正起效,關鍵點則在于将碳排情況與各分公司的績效獎勵挂鈎。台達的做法是,将内部碳定價系統與财務系統結合,各分公司需要将碳費編入各自年度預算中,從而激發各分公司的節能減碳動力。
這種内部碳定價的機制也收到了明顯的應用效果。周志宏告訴 36 碳,2022 年台達内部征收的碳費高達 1 億多美元,這些錢全部應用在了節能減排、再生電力與低碳投資的方案上,推動台達 2022 年全年的碳排放量較 2021 年減少了 13.5%。
台達是全球市占率最高的開關電源廠商
在減碳方面先人一步," 把錢留在自己家裏 ",實際上是一種 " 倒吃甘蔗 " 的思路——前期可能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但後期随着全球主要國家和巨頭公司對于碳排放的要求趨嚴,越早投入減碳工作,反而越能夠占領先機,更具有市場競争力,甘蔗也越吃越甜。
據介紹,台達從 2007 年就開始加入 CDP(碳披露)項目開始披露碳足迹,2017 年成爲了兩岸第一家通過 SBTi(科學碳目标)審核的企業,同樣也在前期付出了不小的成本。而當下,周志宏表示,台達已經開始受益于減碳帶來的競争力提升。
台達是全球市占率最高的開關電源廠商,也是諸多 PC 電腦和電動車廠商的電源部件供應商。面臨當前來自下遊客戶的降碳要求,周志宏表示,台達可以較爲輕松應對,也因此得以穩固和擴大在客戶供應鏈體系的地位。
官網數據顯示,台達電子 2022 年全年累積合并營業額爲新台币 3,844.43 億元,較 2021 營業額同比增長 22%。今年一季度,其累積合并營業額爲新台币 928.59 億元,繼續同比增長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