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 2023 年 10 月 24 日
美國物理學會宣布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
獲得 2024 年度的巴克利獎
這是該獎自 1953 年首次授獎以來
首次頒發給中國籍物理學家
巴克利獎被公認爲是國際凝聚态物理領域的最高獎,旨在表彰在凝聚态物理領域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
薛其坤和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Ashvin Vishwanath 共同憑借 " 對具有拓撲能帶結構的材料的集體電子性質的開創性理論和實驗研究 " 獲獎。
(英文:groundbreaking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collectiv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that reflect topological aspects of their band structure)
憑借拓撲絕緣體研究和在拓撲絕緣體中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創新突破,薛其坤成爲巴克利獎授獎 70 年以來首位中國籍的獲獎者。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是凝聚态物理中的一個重要量子效應。長期以來,使其 " 現身 " 并實現實驗觀測難度極大,是無數研究者奮力追尋而不得的科學目标。
2009 年起,薛其坤聯合來自清華大學物理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多個研究組,組成攻關團隊,一起從拓撲絕緣體研究方向嘗試攀登這座科學高峰。
2012 年底,在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難關後,薛其坤和團隊終于成功地在實驗上觀測到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成爲 " 世界首次 "!該成果于 2013 年 3 月在美國《科學》(Science)雜志發表,審稿人予以高度評價,稱之爲 " 凝聚态物理界一項裏程碑式的工作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的最終測量樣品和數據
這一中國科學家在實驗上獨立觀測到的重要物理現象,被視爲全球基礎研究領域的重要科學發現,是世界物理學界最爲重要的實驗進展之一,爲後續國際凝聚态物理研究引領了新的方向。
而在應用領域,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及其無耗散邊緣态,又将可能在未來被用于發展新一代的低能耗電子學器件,解決一系列瓶頸問題。
薛其坤與研究團隊部分成員
薛其坤與研究團隊學生交流
" 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科技實力的持續壯大和基礎科學研究的長期深厚積累。這一榮譽,屬于團隊當中的每一位研究者,更屬于國家。" 薛其坤堅信,我國會有越來越多引領國際發展的科學發現和成果湧現。
有人問:" 如果能夠回到 2013 年成果發表的那一刻,您想對當時的自己說上怎樣的一句話?"
薛其坤回答:" 我會說 …… 自強不息!"
祝賀薛其坤教授
向中國科學家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