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高血壓患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中老年,但現實是,高血壓正在圍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研究發現,1991~2015 年之間,18~39 歲的年輕人中高血壓的相對增加率最高,達到了 5.4%,這是 40~59 歲人群的兩倍,而且是 60 歲及以上人群的十多倍 [ 1 ] 。
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觀察了 7100 名血壓正常、平均年齡 25 歲的職工平均不到 8 年的時間,隻有 27.06% 的人仍能保持血壓正常。 [ 2 ]
爲什麽保持血壓正常如此的難?是什麽在影響着年輕人的血壓值?
圖源:unsplash.com 攝影師:Sujeeth Potla
多重生活因素
加劇高血壓的風險
高血壓,這一與我們日常生活方式緊密相連的慢性疾病,正受到多重生活因素的影響,使得當代年輕人面臨更高的患病風險。
首先,飲食的變遷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當今社會,高鹽、高脂的飲食已逐漸成爲衆多人的餐桌常客。研究數據揭示,亞洲人的平均飲食含鹽量比西方人的平均飲食含鹽量要高,這種過度的鹽攝入已被科學界公認爲高血壓的關鍵誘因之一。而高脂飲食則可能助長體重的增加,爲高血壓提供了 " 土壤 "。
華北理工大學研究進一步印證了這一觀點。研究發現,堅持低鹽飲食的年輕人在 8 年後維持正常血壓的概率增加了 25%,而那些保持标準體重的年輕人,這一概率提高了 19% [ 2 ] 。
其次,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也是罪魁禍首。随着社會節奏的加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沉浸于忙碌的工作中,缺乏規律的鍛煉,熬夜、長時間盯着屏幕成爲了常态。此外,煙草和酒精的消費,已被證明與高血壓的發病率有顯著關聯 [ 3 ] 。
再者,遺傳因素也不容忽視。研究指出,家族中若有高血壓病史,下一代患病的風險将會顯著增加 [ 4 ] 。特别是當這些年輕人同時面臨其他風險因素,如吸煙、飲酒或高鹽飲食時。
最後,我們所處的環境也在悄無聲息地影響着我們的健康。工作壓力、環境污染、噪音等,都可能對人們的血壓産生負面影響。尤其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區,由于環境壓力的增大,高血壓的患病率也随之上升 [ 1 ] 。
圖源:unsplash.com 攝影師:Mufid Majnun
預防高血壓
日常生活中的細節決定成敗
預防高血壓,不僅僅依賴于醫生的建議,更多的是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選擇和習慣。針對上述危險因素,都有對應的預防措施。
首先,應該提倡低鹽、低脂飲食,并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例如,DASH 飲食和地中海飲食都強調了攝入更多的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同時減少紅肉、糖和含糖飲料的攝入。這些飲食習慣已經在多項研究中顯示出對降低血壓的積極效果。 [ 5 ] 對于高血壓人群,推薦選擇含鉀鹽,有助于血壓控制,甚至可以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研究發現,口服補充 6~250mmol/ 天 ( 0.23~9.7g/ 天 ) 的鉀 4~52 周,收縮壓降低 3.5~9.5mmHg,舒張壓 2~6.4mmHg。 [ 6 ]
其次,良好的運動習慣也很重要。建議成人應每周至少進行 4 次中度至劇烈的有氧運動,平均每次 40 分鍾,以降低血壓。通過飲食 + 運動的方式控制體重,體重減輕約 10 公斤可能會使收縮壓降低 5~20mmHg。 [ 5 ]
再者,心理健康同樣重要。太極、瑜伽和冥想等放松技巧可以幫助人們減輕壓力,從而對血壓産生積極的影響 [ 5 ] 。此外,避免吸煙、限制酒精攝入以及定期自我監測血壓也是預防高血壓的重要措施。
最後,定期體檢也是預防高血壓的另一個關鍵。這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及時發現和預防潛在的健康問題,還可以确保我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是在正确的軌道上;對于高血壓高危人群(高齡和或存在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應保持定期監測血壓的習慣,推薦每日早上、晚上測量血壓,每次測量應在坐位休息 5min 後,測 2~3 次,間隔 1min。 [ 7 ]
總之,預防高血壓,需要我們從生活的每一個小細節做起,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 " 未雨綢缪 ",遠離高血壓的困擾。
圖源:unsplash.com 攝影師:Mufid Majnun
高血壓藥及時就醫
并堅持治療
如果第一次在家測量血壓發現平均值 ≥ 135/85mmHg,應考慮存在高血壓的可能 [ 7 ] ,及時到醫院複診,确定治療方案并長期堅持。
如果發現血壓爲 180/120mmHg 或更高,并且出現以下任何症狀,請立即就醫和或撥打 120 尋求醫療幫助 [ 8 ] :
胸痛
氣促
麻木或無力
視力改變
說話困難
劇烈頭痛
高血壓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監測習慣,對于初診及治療早期或雖經治療但血壓尚未達标的患者,應在就診前連續測量 5~7 天,而在血壓控制良好時,每周也至少應測量 1 天 [ 7 ] 。
如今,高血壓不僅僅是老年人的問題,随着現代生活的壓力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受到了其威脅。呼籲所有年輕人重視高血壓問題,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好預防,守護我們的健康未來。
參考文獻
[ 1 ] Yi Q, Zha M, Yang Q, et al. 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according to severity and phenotype in Chinese adults over two decades ( 1991-2015 ) . J Clin Hypertens ( Greenwich ) . 2021;23 ( 7 ) :1302-1315.
[ 2 ] Li M, Zhao L, Zhang L,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normal blood pressure maintenance in young adults. J Clin Hypertens ( Greenwich ) . 2023;25 ( 8 ) :725-736.
[ 3 ] Meher M, Pradhan S, Pradhan SR.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ypertension in Young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Cureus. 2023;15 ( 4 ) :e37467.
[ 4 ] Cheng W, Du Y, Zhang Q, et al. Age-related changes in the risk of high blood pressure. Front Cardiovasc Med. 2022;9:939103.
[ 5 ] Verma N, Rastogi S, Chia YC, et al. Non-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J Clin Hypertens ( Greenwich ) . 2021;23 ( 7 ) :1275-1283.
[ 6 ] Iqbal S, Klammer N, Ekmekcioglu C. The Effect of Electrolytes on Blood Pressure: A Brief Summary of Meta-Analyses. Nutrients. 2019;11 ( 6 ) :1362.
[ 7 ] 中國高血壓聯盟《家庭血壓監測指南》委員會 . 2019 中國家庭血壓監測指南 . 中華循環雜志 . 2019; 34 ( 7 ) : 635-639.
[ 8 ] clevelandclinic. High Blood Pressure: When to Seek Emergency Care.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articles/16563-high-blood-pressure--when-to-seek-emergency-care
策劃制作
作者丨蔣永源 内科醫生
審核丨唐芹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 研究員
策劃丨林林
責編丨林林
往期
精選
洗澡也有 " 正确順序 "?天冷後的 10 個洗澡禁忌,一定要知道!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複 " 轉載 "
點亮 " 在看 "
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