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一項新規定讓韓國人在社交網絡上吵翻了天,被搬運至國内互聯網平台後也是引起輿論一片嘩然:啊?貴國在生育率如此慘淡的情況下竟然決定不讓産婦用止痛藥了?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韓國政府真的不讓産婦進行産後鎮痛了嗎?真相其實有一些出入。
政策的原意是好的
由于這件事看起來過于荒謬,我試着搜索了相關的新聞,試圖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然後找到了這篇報道:
圖片來源:《韓國生物醫學評論》
根據這篇報道,事件的大緻脈絡是:韓國孕産婦以往既可以選擇單獨使用硬膜外麻醉進行剖宮産的術後鎮痛,也可以選擇硬膜外麻醉 +ON-Q PainBuster 的聯合鎮痛法。
硬膜外麻醉:産後鎮痛的硬膜外麻醉是在腰椎間隙穿刺給藥的麻醉方式,通過麻醉硬膜外隙的脊神經根達到相應區域的鎮痛效果。
ON-Q PainBuste:ON-Q PainBuster 則是一種緩慢釋放局麻藥物的裝置,通過在手術切口埋置多孔的導管,釋放麻醉藥達到持續的傷口鎮痛效果。
圖片來源:B. Braun 商品詳情頁配圖
韓國的國家循證醫療合作機構(National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 Collaborating Agency, NECA)去年 11 月份的報告聲稱,單獨使用硬膜外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聯合 ON-Q PainBuster 這兩種鎮痛方案的效果并沒有顯著差異,但聯合用藥的全身毒性風險卻讓人擔憂。基于 NECA 的這項報告,韓國的衛生部門原本決定自 7 月 1 日起禁止聯合用藥,這讓部分民衆誤讀爲政府想禁止使用剖宮産術後鎮痛,引發了大規模的民憤和強烈抗議。迫于壓力,衛生部門表示将尊重母親們和醫生們的意見,不再廢止 PainBuster 和硬膜外麻醉的聯合使用,但會考慮提高 PainBuster 的自費比率,并完善對鎮痛藥物使用标準的修訂。
所以,如果這篇報道可以信任,那麽真相其實是韓國衛生部門基于循證醫學的指導,決定廢除一項風險高、效果可被替代的鎮痛手段,并非禁止孕産婦分娩鎮痛。
現代醫學的發展過程中,淘汰過無數的治療方案和治療藥物,基本的邏輯是:如果一個方案或者藥物能達到同樣的治療效果,且副作用更小、安全風險更低,那麽原先的方案如果沒有什麽不可替代的優點,就應該被淘汰,以此争取讓患者接受的醫療服務總是當下醫療水平的 " 最優解 "。
那麽 " 最優解 " 的評價标準是什麽呢?是盡量排除主觀偏差、偶發事件及其他幹擾因素的影響後,進行科學的實驗設計和統計分析所得出的結論。衛生監管部門和權威醫學組織規定每個疾病的具體治療方案時,都需要以值得信任的科研結論爲證據,即 " 循證 "。臨床一線醫生也好,患者本人也好,對于治療決策的選擇權都局限在這些證據的框架内。
這個模式給醫生的臨床操作提供了具體的操作規範,表面上似乎限制了醫生和患者的自主選擇權,其實限制的是醫生利用信息壁壘損害患者利益的操作空間,避免患者因爲醫學知識的不足而被誤導,作出傷害自己的醫療決策。想象一下,如果患者覺得管不住賭博的手,要求醫生幫忙截肢,醫生可以做嗎?當然是不能的,這便是各種臨床規範存在的意義之一。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所以,韓國衛生部門基于循證醫療機構的報告決定修改政策,原意其實是好的。不過,這個決策在民間引起廣泛的憤怒和抗議,雖然有誤解的因素在,其中的焦慮情緒也還是值得體諒和理解,因爲分娩的過程确實過于慘痛,而分娩鎮痛的實施也遠未到完善的地步。
爲什麽需要分娩鎮痛?
在很多人的觀念裏,分娩鎮痛隻是一個 " 錦上添花 " 的醫療手段。如果有,當然能提高分娩的舒适度,如果沒有,忍一忍也就過去了,以前的産婦沒有鎮痛手段,不也就這樣過來了嗎?
事實上,現行的很多醫學手段都旨在 " 緩解症狀 " 而不是 " 治愈疾病 "。一些疾病無需幹預也能自行康複,但用藥後可以明顯減輕不适症狀,比如普通感冒時的發熱、咽痛等症狀可以用解熱鎮痛類藥物緩解。一些疾病找不到病因或者無法徹底治愈,就選擇用藥物控制症狀,比如原發性痛經、偏頭痛、痛風等疾病的疼痛管理。緩解症狀、減輕不适本來就是現代醫學的一個重要目标,分娩過程的痛苦自然也不應該被忽視。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除了減輕不适外,分娩鎮痛還存在醫學上的必要性。分娩過程中的劇烈疼痛可以引起神經内分泌的應激反應,對于孕婦和胎兒都有不利影響。分娩過程中和産後的鎮痛不足還和産後抑郁、産後創傷後應激障礙發病率的升高有關。
因此,無論是出于人文關懷,還是出于對孕産婦及胎兒身心健康的關注,分娩鎮痛和産後鎮痛都是值得認真推廣、持續研究和不斷優化的醫療措施。
有效的分娩鎮痛和術後鎮痛方法
現有的各種分娩鎮痛方案中,椎管内鎮痛是最有效的分娩鎮痛方法。常用的椎管内麻醉包括前文提到的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聯合麻醉,在排除禁忌症的前提下使用時,安全性都有足夠保障。
不過,椎管内麻醉也不靈的時候。少數人會因爲解剖結構特殊、導管移位、腰部手術史等因素無法獲得滿意的鎮痛效果。另外,宮口開全後,由于疼痛模式的改變,硬膜外麻醉也會因爲無法充分浸潤疼痛區域對應的神經根而出現鎮痛效果逐漸 " 減弱 " 的現象。因此,臨床上常常還會在宮口開全後于會陰處追加雙側陰部神經阻滞麻醉,以減輕宮口開全後會陰擴張所導緻的疼痛。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有限的研究表明,任意體位、水中分娩、針灸、電刺激、穴位按摩、營造舒适的分娩環境等措施可能也有利于緩解疼痛。
硬膜外麻醉同樣是剖宮産術後鎮痛的常用方法。外科患者手術後的最初 24 小時是疼痛最嚴重的時候,此後逐漸減輕,多數人到術後 72 小時疼痛已明顯好轉。因此,臨床上用于剖宮産術後鎮痛的硬膜外麻醉一般維持到術後 72 小時以上拔出置管。
剖宮産的産婦術後早期還可使用束腹帶固定傷口,以減少活動時對傷口的牽拉,減少傷口的疼痛。
近年來,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努力促進下,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的分娩鎮痛率與之前相比有了顯著的提升,但與部分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明顯差距。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孕産婦得到分娩鎮痛的機會,最大程度地減少生育過程中的痛苦。
參考文獻
[ 1 ] Brownridge P. The nature and consequences of childbirth pain.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1995;59 Suppl:S9-S15. doi:10.1016/0028-2243 ( 95 ) 02058-z
[ 2 ] Vogl SE, Worda C, Egarter C, et al. Mode of delivery is associated with maternal and fetal endocrine stress response. BJOG. 2006;113 ( 4 ) :441-445. doi:10.1111/j.1471-0528.2006.00865.x
[ 3 ] Suhitharan T, Pham TP, Chen H, et al. Investigating analgesic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development: a case-control study. Neuropsychiatr Dis Treat. 2016;12:1333-1339. Published 2016 Jun 9. doi:10.2147/NDT.S105918
[ 4 ] Eisenach JC, Pan PH, Smiley R, Lavand'homme P, Landau R, Houle TT. Severity of acute pain after childbirth, but not type of delivery, predicts persistent pain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Pain. 2008;140 ( 1 ) :87-94. doi:10.1016/j.pain.2008.07.011
[ 5 ] S é journ é N, De la Hammaide M, Moncassin A, O'Reilly A, Chabrol H. É tude des relations entre la douleur de l ’ accouchement et du post-partum, et les sympt ô mes d é pressifs et traumatiques [ Stud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ain of childbirth and postpartum, and depressive and traumatic symptoms ] . Gynecol Obstet Fertil Senol. 2018;46 ( 9 ) :658-663. doi:10.1016/j.gofs.2018.06.002
[ 6 ] Jones L, Othman M, Dowswell T, et al. Pain management for women in labour: an 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2012 ( 3 ) :CD009234. Published 2012 Mar 14. doi:10.1002/14651858.CD009234.pub2
[ 7 ] ACOG Committee Opinion #295: pain relief during labor. Obstet Gynecol. 2004;104 ( 1 ) :213.
[ 8 ] Arendt K, Segal S. Why epidurals do not always work. Rev Obstet Gynecol. 2008;1 ( 2 ) :49-55.
[ 9 ]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Committee on Practice Bulletins — Obstetrics. ACOG Practice Bulletin No. 209: Obstetric Analgesia and Anesthesia. Obstet Gynecol. 2019;133 ( 3 ) :e208-e225. doi:10.1097/AOG.0000000000003132
[ 10 ] Svensson I, Sj ö str ö m B, Haljam ä e H. Assessment of pain experiences after elective surgery. J Pain Symptom Manage. 2000;20 ( 3 ) :193-201. doi:10.1016/s0885-3924 ( 00 ) 00174-3
[ 11 ] Wang Y, Xu F, Zhao S, et al. Procedural analgesic interventions in China: a national survey of 2198 hospitals. BMC Anesthesiol. 2022;22 ( 1 ) :250. Published 2022 Aug 6. doi:10.1186/s12871-022-01783-6
策劃制作
作者丨飛刀斷雨 醫生
審核丨蘭義兵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産科醫院副主任醫師
策劃丨符思佳
責編丨符思佳
審校丨徐來 林林
相關推薦
2. 這件事許多人都在做,但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不是過度攝入糖)
5. 夏天從不敢露腳的人,都有這個難言之隐(不是腳氣,還傳染)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内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複 " 轉載 "
點亮 " 在看 "
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