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國慶結束,10 月 7 日,朱江明就在朋友圈曬出了零跑汽車國慶七天的戰績,新增大定 17397 輛, 平均每天近 2500 台定單收入囊中;而再往前推六天的 10 月 1 日,零跑官方也是高調宣布 9 月銷量 33767 台,站穩月銷 3 萬俱樂部。
霎時間,曾經的 " 蔚小理 " 三大頭部造車勢力,變成了 " 理問零 ",蔚來與小鵬還沒搞清狀況,就被零跑 " 篡了位 ",放在八九年前,他們肯定沒想過,或者,零跑自己也未曾想過今天的局面。
2015 年年底成立的零跑,開局之初與 " 蔚小理 " 等相比顯得要艱難許多,一者,創始人朱江明在營銷上不如 " 蔚小理 " 的李斌、何小鵬與李想;二者,零跑 " 低開 " 入局,但當時的新能源在多數普通人看來就是個笑話," 蔚小理 " 的高端打法反而讓更多有錢人對他們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包括用戶與投資人。畢竟是新鮮事兒,定價上符合他們的身份,好不好在當時并不重要。
值得肯定的是,初期的零跑也明白,既然是新能源,那就要把 " 新 " 闡釋得到位。于是在成立四年後的 2019 年 1 月,零跑首款車型 S01 正式上市,一款不知該如何闡述的雙門四座電動 " 跑車 "。如果一定要形容一番,個人認爲短小、臃腫、毫無美感與協調感應該是貼切的。
與動辄三四十萬的蔚來、理想相比,零跑 S01 确實不貴,10.99-14.99 萬元,隻是銷量十分慘淡,2019 年結束,零跑 S01 銷量據悉隻有千輛出頭。須知,2018 年的一次小規模媒體溝通會上,時任零跑汽車副總裁的趙剛信誓旦旦的表示:2019 年結束,S 平台下的三款車型銷量将過萬輛,但後來的故事,多數人都知道,S 平台下的另兩款車型難産,S01 出師未捷。
關于 S01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插曲,便是在一次試駕活動中,活動執行公司竟将過期的臨牌繼續放在車上使用,試駕過程中正好被交警查到,于是,試駕的媒體人駕駛證一次性記滿 12 分,可謂罕見。
後來的零跑不溫不火, 2020 年銷量 8000 輛出頭,2021 全年靠 T03 累計交付量達 43121 台,同時期的蔚來、小鵬與理想已在沖刺十萬輛,零跑未能 " 領跑 ",隻在 " 陪跑 "。
2023 年開年,零跑深陷危機,銷量下跌嚴重,1-3 月的銷量分别隻有 1139 輛,3198 輛與 6172 輛,須知 2022 年 12 月,零跑銷量已超 1.1 萬輛,因此,零跑 2023 年一開局就差點成死局。
爲扭轉局勢,零跑汽車做了兩件事,一是降價,二是加入增程陣營并向理想學習,滿足用戶對 " 冰箱 "、" 彩電 "、" 大沙發 " 的訴求,其中,降價應該稱得上是速效救心丸。
2023 年 3 月 1 日,零跑汽車宣布全系上新,價格更是讓人難以抗拒,最爲誇張的便是 C01 車型,由老款的 19.38-28.68 萬元直接降到 14.98-22.88 萬元,最高降幅接近 6 萬元;T03 與 C10 純電也相應降價。
降價後的零跑次月銷量便環比提升 41%,交付新車 8726 輛,5 月交直接破 1.2 萬輛,當年累計銷量達 144155 台,一躍進入造車新勢力銷量前三,将小鵬甩在身後。
除了降價外,零跑同時很重要的動作就是引入增程,并将産品向理想對标,大六座增程 SUV C16 是最爲直接的代表。該車型 6 月上市,7 月官方大定破萬,8 月就交付超 8000 台,是助力零跑銷量突破 3 萬的重要功臣。
有人總結,零跑屬于 " 抄 " 對了作業,産品上 " 抄 " 理想,定價上 " 抄 " 比亞迪,琢磨起來,竟有幾分道理。
銷量上,在一衆造車新勢力中,零跑已不可否認是黑馬,但随着銷量的提升,其質量問題也愈發突出,筆者發現,在某汽車質量投訴平台上,從 2024 年 1 月 1 日至發稿日,零跑汽車有接近 19 頁的質量投訴,每頁 30 條,即一個平台上有近 600 條的質量投訴。
投訴内容從車身電氣到電子故障再到增程器與電池續航問題均有覆蓋,小毛病大問題都有,這值得零跑注意與深思。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朱江明應該比一般人更懂。
朱江明說,零跑汽車未來的目标是成爲月銷量 30 萬台,年銷量 400 萬台的世界級電動車企業,并稱 400 萬輛是前十的門檻,有夢想與追求是好事,但是面對不算少的質量投訴,在強調銷量的同時,别忘了質量。
産品上低開低走,但銷量上低開高走,零跑算是逆襲成功,隻是這種狀态,能否穩住,對于年輕的零跑來說,是一個問号。
視頻号回顧: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