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榮和中梁的保險箱已經 " 失蹤 " 了 11 天。
廈門市公安局思明分局何厝派出所曾介入調查,不過,它現在正安靜地躺在廈門信托的辦公室裏。
5 月 17 日下午,廈門信托方面一位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保險箱原封不動地存放在廈門信托的檔案室裏,設專人保管,安裝有攝像頭 24 小時監控,封條都沒有動過。
這個保險箱裏裝着的,原本是好哥仨——廈門信托和正榮、中梁聯合項目公司的印章和相關文件。
一位接近中梁方面的人士坦言,廈門近期正處在 " 新盤荒 " 階段,但即便如此,正榮中梁天著潤辰項目一套房都沒能售出,因爲——保險箱沒了,項目處于停售狀态。
" 我們隻是将保險箱換了個保管地點而已,沒有其他意圖。"
" 當時正榮在搬辦公室,攝像頭又被拆掉。出于安全性的考慮,就搬走了,放去公司的檔案室保存。"
據廈門信托方面的負責人介紹,5 月 6 日當天,工作人員在搬離保險箱的時候,旁邊有正榮方面的工作人員在場,不存在 " 偷 " 保險箱的行爲。
49.2% 的高溢價熱門地塊
事情要從廈門一宗熱門地塊說起。
2021 年 5 月 13 日,廈門迎來首次集中供地,集美 J2020P03 地塊由正榮以 18.80 億元、1700 平方米競配建面積拿下。
拿地之後,正榮聯合中梁,找到廈門信托做了一筆融資,股東公司成立了一家有限合夥公司,管理平台公司和項目公司的印章,而金融機構方面隻對項目公司的财務方向有管控權,不介入項目安全和經營管理。
綜合多位知情人士的說法,正榮中梁天著潤辰,表面上由正榮、廈門信托、中梁分别持有項目公司 51%、44%、5% 股權,實際上中梁方面持股比例 49%,正榮持有 51%,而廈門信托 " 明股實債 ",這筆資金大約是 4.5 億元。
雙方在第二年,也就是 2022 年 2 月左右,計劃等項目達到工程預售标準時辦理新房預售手續,當時廈門樓市表現較好,項目所在區域正好無房可賣,周邊最便宜的樓盤均價達到 3.8 萬元 / 平方米,順利銷售的話,回款對于當時的正榮和中梁,都異常重要。
但屋漏偏逢連夜雨。
房地産行業突遇調整,頭部房企評級下調,正榮遭遇股債雙殺,廈門信托方面要求将項目按照 3.2 萬元 / 平方米的股權作價處置。
但拿地之時,成交樓面價是 31470 元 / 平方米,溢價率達 49.2%,正榮和中梁方面自然沒有同意。
随後,就是長達 8 個月的停工期。
"2022 年 4 月 24 日,廈門信托發函要求提前還款,根據約定,還款到期日是 2022 年 8 月 19 日、寬展期 2 個月,也就是 2022 年 10 月 19 日到期。"
由于正榮和中梁方面無法正常銷售房源,加之 2022 年下半年正是房企資金鏈最爲吃緊的生死關口,正榮和中梁未能按期還款。
根據數家自媒體和機構媒體的說法,廈門信托爲項目尋求了代建方廈門建發,不過在利益要求上,三方遲遲未能達成共識。
但根據廈門信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的說法,目前沒有确定誰是代建方,而且,尋找代建一定是在考慮合作各方利益的基礎上進行。
再後來,就發生了保險箱事件。
二股東 " 拿 " 走保險箱
" 正榮廈門公司搬家那天,廈門信托找人進來搬走了保險箱。" 熟悉項目情況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根據現場知情人員的描述:
當天,廈門信托安排過來的印章管理員對正榮方面說,搬動保險箱需要先拆除攝像頭,需要和公司領導彙報,同步知曉一下。結果,廈門信托方面的審批流程遲遲沒有通過,這位印章管理員建議,正榮方面先将攝像頭拆除,搬到樓上,等審批流程通過,廈門信托方面再搬保險箱上樓。
但是,在正榮方面拆除攝像頭、辦公室人員帶着物品上樓後,意外發生了:
保險箱不翼而飛!
盡管拆了一個監控,但其他攝像頭還是拍到:搬辦公室前的一段時間,廈門信托的印章管理員下樓搬箱子,給兩個陌生的年輕人開了門,進入了安保嚴格的甲級寫字樓。
圖片來源:第一财經
上述知情人士說,"廈門信托承認是他們拿的,但他們搬保險箱的時候,有其他人在場,所以嚴格意義上不是‘偷’。"
隻不過在場的并不是合作方,而是不知就裏的普通人。
報警之後,警方介入調查,并傳喚了多位攝像頭裏的人員做筆錄,但截至目前沒有立案,警方暫時沒有确定是廈門信托方面搬走保險箱。
倒是廈門信托相關人士确認," 保險箱由三方共管,裏面主要存放的是印章和銀行賬戶的材料等,不存在‘ 30 億元保險箱’的概念,也沒有現金和支票。"
這一點,正榮和中梁方面已向股東和主管部門如實反映,但目前還沒有收到正面回應。
接下來怎麽辦?
近年來,包括不少頭部房企在内," 明股實債 " 成爲項目運營融資的 " 常規操作 ",但這一做法并不受法律保護。
" 這種情況不是個例,行業内有一批‘明股實債’的案例存在,沒有明确的解決方案,房地産調控政策及國家出台的 43 号文,均明确禁止‘明股實債’給房企融資的行爲,這一債務形式不受法律支持。"
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指出," ‘明股實債’傳統的解決方案就是回購,但目前房企沒有現金流來回購這些債務,導緻雙方僵持。如果按照股權處理的模式,就隻能與企業共渡難關了,也就是債主變真的股東,等到項目銷售回款或者處置資産、有了現金流後,再進一步解決。"
不過按照目前兩家房企的現狀,正榮和中梁還在爲 " 保交付 " 傷透腦筋,項目銷售回款甚至可能比企業回購來得更快一些。
" 當然也有一部分企業由于債務規模較大,如果通過資産凍結,走法拍的方式,很可能會資不抵債,造成雙輸的局面。因此,有些金融機構會通過和房企協商,由信托機構接盤項目股權後,再由信托公司引入合作方,目的是把項目盤活,比如信達接手佳兆業的項目股權就是類似的案例。關鍵是要對項目有很好的研判,具有高投資價值的項目,還是值得金融機構這樣操作的。" 宋紅衛說。
接下來,保險箱是否會還回到正榮廈門公司?
廈門信托方面的負責人表示,雙方将進一步協商,溝通好以後再确定保險箱的存放地址。
記者 |包晶晶 劉頌輝
編輯|段煉 陳夢妤 杜恒峰
校對 |王月龍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制及鏡像等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