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新品略财經,作者 | 吳文武
優衣庫漲薪上熱搜,快時尚再度吸引市場目光,快時尚生意又香了?
01 優衣庫漲薪上熱搜
最近幾年,一直在中國市場保持擴張步伐的快時尚品牌優衣庫,前幾天又上了熱搜。
《新品略财經》關注到,優衣庫日前宣布,受益于良好業績表現,優衣庫中國宣布自 2023 年 10 月起實施薪酬調整,将爲員工加薪。
據悉,本輪調薪對象主要是北上廣深的店鋪全職員工和實習生,以及作爲中堅力量的員工群體。本次調薪後,員工平均年薪漲幅跟調薪前相比,可提高 28% 左右,最高可提升 44% 左右。
據36 氪報道,迅銷爲此次調薪撥款 3 億元,未來調薪還将拓展到北上廣深之外的中國大陸其他城市。
關于優衣庫漲薪一事,坊間傳言已久。據界 / 面新聞報道,從 9 月起,小紅書等平台上已出現關于優衣庫員工漲薪的讨論。
優衣庫這輪漲薪的大背景和直接原因是,其大中華區業績創下曆史新高。
10 月 12 日晚間,優衣庫母公司迅銷有限公司在港交所公告 2023 年财政年度(2022 年 9 月 1 日 ~2023 年 8 月 31 日)業績。按地區而言,大中華地區的收益爲 6202 億日元(同比增長 15.2%),經營溢利爲 1043 億日元(同比增長 25.0%)。
迅銷表示,大中華地區雖在上半年度受新冠疫情影響而銷量低迷,但下半年度業績回升超越預期,全财政年度創下曆史新高業績。
優衣庫中國員工漲薪的消息很快上了熱搜,按常理說,公司業績好了,給員工漲薪是很自然的事情。
優衣庫漲薪,不僅吸引市場目光再次聚焦這家來自日本的快時尚巨頭,同時也讓外界再次關注快時尚行業。
02 快時尚行業冰火兩重天
《新品略财經》一直關注快時尚行業,現在已進入 2023 年第四季度,快時尚行業依然是冰火兩重天。
整體看,在中國快時尚行業中的國内外各大玩家,有人退場,有人收縮調整,有新玩家入場,中國快時尚本土品牌加速崛起,有人奔跑,有人歡樂,也有人憂愁。
先看行業冰冷的一面,老玩家出局、破産、退場或是轉型。
今年 5 月,老牌快時尚品牌潮流前線的母公司搜于特集團瀕臨退市,7 月份又因爲涉嫌信披違規被立案,這家曾被譽爲 " 中國版優衣庫 " 的快時尚品牌三年虧損超過 70 億元,關店超過 1800 多家。
此前,曾在港交所和上交所兩地上市的快時尚品牌拉夏貝爾,巅峰時期門店數量超過 9000 家,後快速衰落,已經在今年 6 月正式宣告破産。
周傑倫代言的美特斯邦威,四年累計虧損超過 30 億元,關店超過 1300 多家,如今隻能靠賣樓回血續命。
知名女星倪妮代言的快時尚品牌、A 股上市公司日播時尚10 月 13 日晚發布重大資産重組公告,拟從服裝跨界新能源,公司董事長等 9 名高管密集辭職,引發市場關注。
除優衣庫保持奔跑外,H&M、ZARA 等多家國際快時尚品牌最近兩三年在中國市場也在敗退和調整。
2021 年之後,H&M 在中國市場的業績一路下滑,門店數量也在收縮和減少,已經于今年 6 月關閉了北京三裏屯太古裏旗艦店,H&M 目前正在中國市場進行策略大調整。
另一家快時尚巨頭 ZARA 的母公司 Inditex 也在加速收縮中國市場。此外,近幾年,New Look、American Eagle、Topshop 等多家國際品牌均已相繼退出中國市場。
再看行業火爆的一面,有新玩家加速入場,本土快時尚品牌快速崛起,快時尚線上市場爆發力驚人。
雖然有歐美快時尚品牌撤離,但中國消費市場也吸引了新國際快時尚品牌入局。
比如,2021 年才進入中國市場的韓國快時尚品牌 Chuu,在短短兩年時間就在中國開了 156 家門店,正在快速發展。意大利快時尚品牌 Brandy Melville 也在發力中國市場。
有意思的是,一些本來在前幾年已經退出中國市場的國際快時尚品牌又卷土重來了。早在 2019 年 4 月宣布退出中國市場的 Forever 21 兩年之後又回來了。荷蘭快時尚品牌 C&A 時隔三年之後,今年 5 月重返北京市場。
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快時尚品牌正在發力,并強勢崛起。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牌是 URBAN REVIVO(以下簡稱:UR),主打本土創新、版型、設計等概念,發展勢頭迅猛。
在《新品略财經》看來,最近幾年,線上快時尚市場發展更迅猛。新一代本土快時尚品牌就憑借着電商渠道、直播帶貨、種草等策略快速起飛,把品牌聲量變成了生意流量、生意增量。
UR 在今年 618 期間,拿下三大電商平台 TOP1,全平台總 GMV 超過 6 億元,抓住了當下的流量密碼和潮流密碼。
短視頻巨頭抖音早在今年 4 月親自就已下場,搭建自營服飾運營團隊,開了 " 飛雲織上 " 店鋪,主要銷售快時尚女裝服飾。實際上,阿裏、京東等多家電商巨頭早已經布局服飾品類。
03 快時尚生意又香了?
快時尚行業有發展規律,表面看是主要體現在 " 快 " 字上,同一個消費市場,在不同發展階段面臨不同的消費環境,而快時尚消費主力是年輕人,特别是在中國市場,消費者的代際變化更爲明顯。
曾經 80 後消費者最開始是本土快時尚品牌的消費主力,後來變成了國際快時尚品牌消費主力,現在 95 後、00 後是消費主力,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和随大流。
麥肯錫的一項研究顯示,新時代消費者的消費特征是:永遠在線、信息靈通、更爲緊密的社交關系、喜歡視覺豐富的内容、更加變化無常、尋找真實和意義、有限的時間。
他們期待,即可獲得滿足感、個性化、豐富充實的體驗、情感聯系、與品牌對話、付出時間能獲得相應的回報。
新一代年輕消費者不會被動地去接受和選擇接受快時尚産品,市場需求徹底變了。
每當有老牌快時尚品牌敗退,或者有國際快時尚品牌關店或退出時,市場就會出現快時尚衰退的觀點。
現在,本土快時尚品牌崛起,線上快時尚生意火爆,優衣庫持續發力,還給中國門店員工加薪,一些國際快時尚品牌重新回來,這足以說明中國快時尚行業依然很有吸引力。
難道,快時尚行業,快時尚生意又香了?
從基本盤及市場前景來看,中國快時尚行業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都是一門大生意,也是一門好生意。
據觀研天下數據,快時尚行業市場規模已經突破了 2000 億元。另有研究機構預計到 2025 年,中國快時尚市場規模将會超過 3000 億元。
《新品略财經》關注到,無論市場消費者視角,還是潮流趨勢變化視角,以及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快時尚行業的更新叠代速度正在加快,行業有諸多新變化。
第一,快時尚行業的關鍵還是在于快,但也不能完全靠快。
都說快時尚行業關鍵策略在于快,也就是所謂的速度,從行業屬性來看,沒有錯,快未來依然是行業玩家的核心競争力之一。
但中國快時尚行業已經從大衆消費時代進入更多元化的消費時代,這也會推動快時尚企業做出更快速化的響應,其背後也不能完全靠快,比如更高的性價比、更高的品質、更多的款式、更具有個性化等。
第二,未來更懂中國消費者,特别是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的快時尚品牌會是大赢家。
在過去的快時尚賣方市場時代,無論是本土快時尚品牌,還是國際快時尚品牌,出什麽款式,消費者就去選購。
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登場後,中國快時尚消費市場已經進入買方需求驅動時代,中國消費者有更爲明顯且獨特的需求,這就要求國内外快時尚企業要更懂消費者,特别是更懂年輕消費者。
國際快時尚品牌要進一步加速中國市場本土化。新一代本土快時尚品牌和線上快時尚品牌在本土化方面更有明顯優勢。
第三,未來,線上快時尚市場占比會逐年提高,下沉市場是未來玩家們角逐的主陣地之一。
快時尚最開始直接觸達消費者是在線下門店市場,這一點在未來不會改變,但線上快時尚發展迅猛,未來的市場占比肯定會逐年提高,無論是電商平台,還是直播電商,快時尚都在保持增長。
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就是 UR,其線上銷售業績增長表現,足以說明快時尚線上消費市場的潛力。
另一方面,快時尚行業下沉趨勢正在加速,下沉市場有其特殊性,不是盲目下沉,而是有策略地下沉,向有一定消費力的下沉市場下沉。
快時尚行業下沉的代表企業就是優衣庫,該品牌 2023 年在中國市場一直保持以每年 80 家到 100 家的速度開店,并且計劃未來要在中國新開 3000 家門店的 " 最低目标 "。
優衣庫也在中國市場做出改變,經典款依然存在,開始押注辣妹裝,吸引了不少年輕消費者,優衣庫還在門店裏設置了小碼女裝專區,優衣庫辣妹裝話題還曾登上熱搜,在小紅書上也火了。
可見,中國快時尚行業未來仍是一個大行業,也是一門大生意,但要做好這門生意,卻并不容易。
快時尚行業未來的更新叠代速度隻會加快,有人出局,有人奔跑,有人歡樂,有人憂愁的場景也會一直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