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5 最大變化是什麽?
毫無疑問,很多人都會回答:蘋果換了 Type-C 接口,而這要歸功于歐盟,但事情遠遠沒有這麽簡單。
歐盟:我不是針對誰
去年 10 月,歐盟議會以壓倒性的票數支持在 2024 年底前強制将 USB-C 作爲包括 iPhone 和 AirPods 等在内的電子設備充電口。
新法規規定,從 2024 年秋季開始,USB type-C 将成爲在歐盟地區銷售的智能手機、平闆電腦、電子閱讀器、鍵盤、電腦鼠标、GPS 設備、數碼相機、耳機、手持視頻遊戲機和便攜式揚聲器的标準充電端口,完成電子産品接口的 " 大一統 "。
規定剛出的時候,還有很多人質疑蘋果是否會采用保持加密的 USB-C 接口産品,也就是蘋果 " 傳統藝能 "MFI(Made for iPhone)認證,如果沒有 MFI 認證限制數據傳輸速度和充電速度,以此來保持其對接口的絕對控制,畢竟 MFI 相關産品的利潤是不可忽視的。
MFI 認證流程
而這明顯與歐盟規定背道而馳,不可能行得通。歐盟在技術規範中要求:移動電話設備需要配備 USB-C 接口進行有線充電,如果充電電壓高于 5V 或者 3V,則需要遵循 USB PD 協議。歐盟還強調,協議快充标準将有助于防止不同制造商 " 不合理地限制 " 充電速度,并确保使用任何兼容充電器時,充電速度都是相同的。看這樣的描述,可以說是就差指名道姓點蘋果了。
不光是硬件層面的管控,歐盟還推出了相關法規強制蘋果開放 iOS 生态。最近蘋果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額一份名爲 10-K 文件,其中有一段内容提到了公司考慮在 2024 年 3 月前對 APP Store 進行修改,允許 iPhone 下載第三方 APP 和支付系統來遵守《歐盟數字法案》,印證了此前關于歐盟推出法案強制蘋果開放 iOS 生态的消息。
随着《歐盟數字法案》的正式出台,蘋果公司将不得強制捆綁軟件,不得鎖定封閉生态環境,不得限制用戶僅能使用自家應用商店。除此之外,歐盟近些年還對蘋果發起過多次反壟斷指控、罰款,還專門針對性地推出了多項法案等。
事實上,歐盟對蘋果的監管并不是一時之舉,而是長期以來的一種态度和戰略。歐盟一直緻力于維護數字市場的公平競争,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推動數字創新和發展。這一法規就是爲了維護全球科技行業公平競争原則、強化市場競争、以此來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但蘋果一家掌控了整個行業絕大部分利潤的情況明顯與歐盟這一理念背道而馳。
歐盟認爲,蘋果作爲一個擁有巨大市場份額和影響力的科技巨頭,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不能濫用其市場地位,損害其他參與者的利益,限制用戶的選擇和自由。因此要求蘋果開放如電子錢包、浏覽器及應用商店就是爲了促進營造良好競争環境,從而讓消費者從中收益。
去年蘋果一家就獨攬全球手機市場 85% 利潤,數據來自 Counterpoint
不過," 受害者 " 并不僅有蘋果,歐盟對待其他電子産品也是 " 雨露均沾 ",從 2024 年 12 月 28 日起,歐盟共同充電接口将生效,這意味着無法通過 USB-C 充電的電子設備将不會再在歐盟銷售,從目前的尼康單反相機陣容來看,似乎隻有 D780 符合新的歐盟通用充電接口指令,而尼康 D850、D6、D7500 恐怕都将不得不被迫撤出歐盟市場。雖然後來這件事被證明是一場誤會,歐盟的原意是減少電子垃圾,讓所有的電子設備都能用一個充電器和一個電纜充電,而不是要求所有相機都隻能用同一個接口,但這一番波折也足以見得歐盟對與相機行業的影響力。
事實上,歐盟對相機的監管由來已久,其中一個較早的例子是 2007 年歐盟頒布的《有害物質限制使用指令》(RoHS),該指令規定了電子和電氣設備中六種有害物質的最大容許濃度,包括鉛、汞、镉、六價鉻、多溴聯苯和多溴二苯醚。這些物質對人體和環境有害,因此歐盟要求所有進入歐盟市場的電子和電氣設備都必須符合 RoHS 指令的要求,否則将被禁止銷售。
歐盟 RoHS 限制的 6 種有害物質
後來還有影響非常巨大的相機錄制時間限制。歐盟爲了區分攝像機和相機,規定非攝像機的一切攝影設備連續錄像時間都不能超過半個小時,因此很多相機廠商爲了避免被歸爲攝像機而繳納更高的稅收,就将相機的單次錄制時間限制到 29 分 59 秒,一直持續到 2020 年 7 月 1 日才正式取消。
不止這些,歐盟監管機構還把手伸向了 5G 網絡。在乘坐飛機的起飛和降落階段時,乘客都會被空乘工作人員要求将手機關閉蜂窩數據功能,并開啓飛行模式,僅有購買飛機 Wi-Fi 功能的乘客可在飛機上使用無線網絡,不過這個局面也被歐盟打破。
去年 12 月,歐盟委員會裁定允許航空公司爲飛機乘客提供 5G 服務,并要求所有成員國需在 2023 年 6 月 30 日前爲飛機預留 5G 頻譜,航空公司将使用一種名爲 "pico-cell" 的特殊網絡設備通過衛星網絡路由将飛機連接到地面上的移動網絡。
歐盟對電子産品的監管力度之大,汽車也不例外。歐盟是全球最嚴格的汽車排放監管地區,它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規和标準,要求汽車廠商在生産和銷售汽車時,必須控制汽車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顆粒物等有害物質的排放量,否則将面臨高額的罰款和市場禁令。
可以說,歐盟是一個對電子産品和汽車有着嚴格要求和高标準的地區,它的監管旨在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促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推動技術的創新和進步,但衆多管控措施也對全球的電子産品産業産生了深遠影響,讓很多廠商不得不調整自己的産品和策略,以适應歐盟的市場和法規,這一點恐怕蘋果深有體會。
蘋果:喬布斯之後,隻有歐盟能改變我
這一幕其實頗有戲劇性:廣大 " 友商 " 拼命卷參數、卷配置,蘋果無動于衷;廣大消費者多年哭喊 " 擠牙膏 " 更新太少,蘋果看都不看一眼。直到歐盟一紙法規,蘋果隻能乖乖聽話,讓人不得不感歎歐盟影響力之強大。
毫無疑問,歐盟對的監管措施對蘋果的業務和發展都産生了重大影響,首當其沖的無疑是産品設計。蘋果不得不在歐洲市場上作出一些妥協和調整,以适應歐盟的法規要求。不過與此同時,這些要求可能也會給蘋果帶來一些機會和動力,促使蘋果進行更多的創新和改進,以保持其在歐洲市場上的競争力和吸引力。
與此同時,這些法規對于部分其他數碼品牌及開發者而言可能是一件好事。除了沒有 " 蘋果稅 " 減少的費用以外,歐盟法規也可能會讓其他品牌的産品更容易進入歐洲市場,因爲它們可以利用歐盟的統一标準和規則,減少市場的準入障礙和成本,這意味着其他品牌的應用開發者可以更容易地在歐洲市場推廣和銷售自己的應用。
不過,這一法規帶來的危害可能是更大的。我們都知道,歐盟推廣這一項法規的理由是 " 環保 ",歐盟認爲,這項法規将會爲消費者節省約 25 億歐元的年度支持,并減少約 1.1 萬噸的電子垃圾,但事實上當時蘋果 iPhone、iPad、AirPods 等衆多産品都在使用 Lightning 接口,如果被迫改用 USB-C 接口,将會有數億台電子設備和配件變得無用,從而産生更多的電子垃圾。
除此之外,對蘋果利潤産生影響也是不可避免的,蘋果隻允許用戶通過自己的 APP Store 下載和安裝應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應用程序的安全性,但此舉也被不少人認爲是其高額利潤的來源,畢竟通過蘋果官方對在其 APP Store 下載的應用收費抽成達到 30% 已經是衆所周知的事情了。
網友發現同一 app 在蘋果設備上的收費更貴一點—— " 蘋果稅 "
當然,影響可能還不止于此。蘋果不僅将會因爲開放第三方應用商店而減少其 APP Store 的收入和利潤,還可能會因爲失去對應用的控制和審核而降低用戶的信任和體驗,畢竟很多用戶使用蘋果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封閉的系統,一旦開放第三方 APP 下載,那麽 iOS 系統和安卓系統本來就越來越走向趨同的狀況将會變得更加嚴重。
與此同時,不僅 iOS 和安卓的區别會變得更小,蘋果也将會因爲放開第三方應用商店而面臨更多的競争,至于 APP Store 能否在衆多應用商店的競争中保持影響力,恐怕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号了。
在手機操作系統市場,Google 的安卓生态就是一個很好的對比,安卓系統允許用戶自由安裝各種第三方應用,不存在太多的限制,這就導緻谷歌的原生應用市場占有率一直很低,甚至被三星等廠商的應用商店成功挑戰,而這很很大概率會成爲蘋果放開生态後的一個結果。
對于很多人而言,蘋果最大的好處就在于相比安卓有更純淨的系統,而放開 App Store 也意味着對于 App 安全性、隐私保護能力和抗幹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安卓機廠商廣告頻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應用平台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果沒有先把這些問題處理好,貿然放開 App Store 是否會帶來品牌形象危機也存在很大的風險。
總的來說,歐盟對數碼産品的影響是有利有弊的,它既給蘋果等品牌帶來了挑戰和壓力,也給其他品牌和開發者帶來了機會和動力,甚至對全球的科技行業和數字市場産生了長遠的影響。可以說,歐盟的法規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電子産品的規範化,對于行業發展、市場規範化、電子産品消費者而言都可以說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