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韓國推出了一大批以暴制暴的複仇爽劇:《囚犯醫生》《再次我的人生》《黑話律師》《豬猡之王》《财閥家的小兒子》……它們各有各的看點,有的聚焦于個人與公權力的對抗,有的以校園霸淩爲切口,有的集中批判貧富差距與階級固化。劇中出現的普遍設定,就是小人物逆襲。
這些作品往往會涉及程序正義與結果正義的艱難抉擇,即人們是否可以爲了實現正義而選擇私刑。從法理的角度看,以暴制暴不被允許,也不應被贊美,畢竟私人暴力是對法律的逾越、踐踏和破壞。如果人人都依靠暴力而非法理,那社會就會陷入失序的泥沼。但從虛構藝術上來看,這些懲惡揚善的作品,确實提供了一個大快人心的出口,讓人感覺 " 太解氣了,太過瘾了 "。而今天我們要聊的,正是這樣一部劇——《模範出租車 2》。
該劇改編自日本漫畫家 CARLOS 創作的同名網絡漫畫。改編成劇後,主創爲其注入了十分韓式的本土風格,映射了一個又一個的社會熱點:素媛案、新安郡鹽田奴隸案、WeDisk 會長梁振浩暴行事件等等。《模範出租車》每一季都以單元劇的形式展開叙事,聚焦多個事件,基本兩集講一個案例,節奏短平快,可以高效率地輸出爽感。
編劇在劇中構建了一個極端理想化的複仇世界,讓一群" 複仇者聯盟 "橫行其中,以暴制暴伸張正義,像極了有蝙蝠俠出沒的哥譚市。主角團是一個名爲 " 模範出租車 " 的義警團隊。他們隐沒在一家普通的出租車公司中,表面上看每個人都是平凡的打工人,實際上每個人背地裏都多打了一份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擁有雙重身份。成員各個身懷絕技。司機金道奇(李帝勳 飾),是一名退役特種兵,戰鬥指數爆表,是團隊裏的武力擔當;售票員高恩(表藝珍 飾),是個擅長電腦技術的駭客高手,負責數據破解、分析等遠程技術支持;崔工和樸工這兩名工程師是負責後勤工作的 " 奶媽 ",包攬了設備維修、車輛改裝等工作;除此之外,團隊還有個 " 金主爸爸 ",也就是出資開出租車公司的幕後大佬張成哲。
幾乎每個團隊成員,都背負着一段慘痛的過往,比如張成哲經曆過全家被滅口的絕境,男主金道奇的母親被人殘忍殺害,而高恩的姐姐則在受辱後自殺。他們都在經曆過走投無路的憤怒與無力後,踏上了一條 " 以正義之名,行複仇之實 " 的道路——因爲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爲别人撐把傘。
團隊主張 " 在城市中替無辜的受害者懲治壞人,在公共權力死角執行正義 "。他們會在高架橋、火車鐵軌等自殺高發地貼上醒目的黃色小廣告,爲那些想要輕生的人提供複仇服務。
檢察官出身的姜荷娜(李絮 飾)曾在第一季結尾加入 " 模範出租車 ",但可惜的是,演員李絮因檔期沖突,并沒有出現在第二季中,編劇直接用出國進修,交代了姜荷娜的下落。姜荷娜的缺席,對第二季來說算得上是有利有弊。好處是,她的離開直接掐滅了第一季裏稍顯多餘的感情線;壞處是,作爲司法體系中的代表人物,她的離開直接削弱了情與理的辯證思考,諸如以暴制暴是否可取、是否會幹預神聖不可侵犯的司法權力之類的反思命題,在第二季裏不再出現。
同時,相較第一季來說,第二季在尺度上有了很大的下調:第一季的分級是 19 禁,第二季的分級是 15 禁,血腥暴力場面的出現頻率被大大降低。如此修改,是因爲編劇吳相浩對該劇的定位是 " 犯罪娛樂爽劇 "。早在第一季的創作階段,吳相浩就與導演樸俊宇在創作上産生了很大的分歧。吳相浩想要将輕松活潑的爽劇風格進行到底,而導演卻希望加重劇集的深刻性,往沉重暗黑的路子上引。最後兩人不歡而散,劇集中途更換編劇,導緻口碑、收視大幅下滑。到了第二季,編劇吳相浩成功拿回話語權,以勝利者的姿态攜一衆主演回歸,繼續他 " 犯罪娛樂爽劇 " 的風格,而制作方 SBS 爲了配合他,則主動更換導演,換成了執導過《那年,我們的夏天》的導演李丹。
和第一季一樣,第二季也是開場即高能,一上來就奉上了最受矚目的熱點話題。
第一季開場是" 素媛案 ",元兇趙鬥順化名趙鬥哲出現在劇中,經曆了多年的牢獄生涯,他不但沒有痛改前非,反而學會了更深的隐藏和僞裝,人前扮忏悔狀吃低保、拿補助,人後立馬露出真面目,妄圖報複受害者。殊不知,自踏上出租車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成了别人的獵物,等待着他的,将是一場遊走于法律之外的終極處決……
第二季開場是"N 号房事件 ",劍指 "N 号房 " 的主犯們。和趙鬥哲一樣,這些罪犯也毫無悔改之心,一心盤算着買通關系被假釋出獄,并準備在出獄後重操舊業。這些盤算都被男主金道奇看在眼裏,他潛入監獄,設計将主犯們劫走,并制造出越獄的假象,讓他們的刑期改判爲無期,得到應有的懲罰。
後面幾個故事,也都圍繞着主角團的懲兇除惡展開。比如,主角團破獲跨國詐騙案,案件改編自" 芭達雅殺人案 ",與去年引發熱議的東南亞勞工事件如出一轍。受害者辍學出國打工,結果誤入網絡詐騙團夥,淪爲編寫賭博程序的非法勞工。受害者父親發現真相後,向警方求助,結果警方不予立案,隻将其定性爲失蹤,多虧 " 模範出租車 " 伸出援手,才救回了父子倆的性命,懲治了不法集團,揪出了幕後黑手。又或者,主角團破獲空巢老人詐騙案,騙子們穿梭在鄉村,對那些兒女在外的空巢老人進行情感詐騙,當老人卸下戒備、掏心掏肺後,騙子再從老人那裏騙取大量的錢财。當老人幡然醒悟,一切爲時已晚,老人爲了不給城裏的子女添麻煩,隻能孤獨地走向死亡。直到 " 模範出租車 " 出手,騙得騙子團團轉,惡人才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盡管懲兇除惡的開挂設定,可以輸出非常直給的快感,但劇集的問題也随之而來:一方面,是案件的進展過于模式化,沒有太強的起承轉合,總是重複着相似的故事,看久了難免讓人審美疲勞;另一方面,是案件講述得過于籠統,且案件的嚴重程度遠不及第一季,有時開篇隻用寥寥幾句新聞報道便将惡人的惡行一筆帶過,反倒更多地着墨于 " 模範出租車 " 的以暴制暴。弱者視角不再,隻專注于放大主角團的 " 爽文 " 光環,有點虛有其表的意思。雖然《模範出租車 2》已在豆瓣拿到了 9.0 的高分,可平心而論,這個評分多少有點虛高。虛高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爲它滿足了人們對爽劇的娛樂性需求,以及對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 的樸素價值觀的認可。
而韓國複仇劇的屢試不爽,恰恰也正在于此。它們的出現,與韓國當下的社會環境與集體情緒緊密相連。近幾年,韓國貪腐案頻發,再加上 " 校園霸淩 Me Too""N 号房事件 " 的相繼發生,無一不暴露出韓國司法體系的漏洞與不作爲,導緻民衆對公權力的信任度急劇下降。法律制裁撫慰不了民衆的傷口,洶湧的集體情緒又急需閘口釋放,于是一大批主打社會審判和私刑正義的複仇劇便應運而生。而《模範出租車》系列之所以能夠得到不錯的口碑與收視,主要就得益于它的 " 押題滿分 ",押中了普通人的真實願景。但對法律的逾越和破壞,仍是這些劇不可避免的局限之處。希望此類劇集的湧現不止滿足人們的爽劇觀看需求,如能像電影《熔爐》一樣,推動法律的修改和完善,便是其最佳現實意義。作者 | 鋼瓒兒編輯 | 樓 主校對 | 胡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