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非凡油條 ,作者小白菜
重要通知
一個好消息,我們在知識星球開辟了第二戰場【非凡油條】,有很多在公衆号不方便說的東西、一些相對私密的個人見解(涉及經濟、投資等)、一些财經方面的重要資料,我們都會發在知識星球的非凡油條專欄上,供大家學習交流。
此外,我們也會在知識星球【非凡油條】不定時開設一些重要的自學課程,比如之前開設的 AI 辦公工具學習課程。
具體的加入方式,以及更詳細的介紹在文末二維碼,大家可以到文末查看。
常年來,人們都把眼光聚焦在 " 農村留守兒童 " 這個群體,殊不知," 城市留守兒童 " 也是亟須正視并給予正确關愛的群體。和農村留守兒童相似,城市留守兒童也存在父母長期陪伴與關愛的缺失的問題,部分父母因各種原因将子女交給祖父母照顧,但是父母的角色不可替代。針對城市留守兒童的 " 心理孤島 " 問題,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共同發力。
留守的是兒童,失守的是幸福
每 5 個城市孩子中,就有 1 個是城市留守兒童
1994 年,《瞭望》雜志首次提出 " 留守兒童 " 的概念,引發了社會對 " 留守兒童 " 的關注。
改革開放以來,伴随着城鎮化、工業化的發展,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導緻一些被 " 留守 " 在農村的孩子隻能由祖父母隔代監護或者是由其他親屬監護," 留守兒童 " 這一特殊群體應運而生,且數量呈現攀升的趨勢。
例如,從 2000 年到 2010 年,我國留守兒童從 2290 萬人增加到 7000 萬人。
說到留守兒童,很多人可能都會想到這樣一幅畫面:村頭老樹下,一個農村孩子滿含期盼地給在外打工的爸媽打電話," 爸爸媽媽,你們什麽時候回來呀?"
但在農村留守兒童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孩子也是常年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卻一直被主流輿論所忽視。
他們就是城市留守兒童。
雖然 " 留守兒童 " 問題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注,但各界關注的焦點在農村留守兒童,城市地區的留守兒童受關注度較小。
城市留守兒童一般是指非農業戶口且生活在城市的,不在父母身邊生活的時間較長,或者雖然和父母每天生活在一起,但因父母對子女的關懷與照顧缺失,精神上留守時間較長的兒童。
和農村地區相比,城市留守兒童生活的環境更加複雜,面臨的誘惑也更多,在父母長期性的監管和引導缺位的背景下,城市留守兒童也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包括心理健康問題、行爲習慣問題等。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的《2015 年中國兒童人口狀況——事實與數據》顯示,2015 年我國 0-17 歲的城鎮留守兒童已經超過了 2800 萬,而且還在逐年增加。
在 1.33 億中國城鎮兒童裏,城鎮留守兒童的占比高達 21.2%。
在 2020 年的熱門電視劇《隐秘的角落》中,有這樣一個場景:
男孩忙碌完一天的學習與功課,回家還給自己做了飯、收拾了家務。直到臨睡前,母親才匆匆趕回家。
看到兒子還沒睡,母親有些高興,趕緊給兒子沖泡了一杯牛奶,并且送到兒子嘴邊,似乎這樣可以略盡一點家長的責任。
隻是這位母親絲毫不知道:成績出色的兒子因爲缺少高質量的陪伴,變得内向,在學校裏常受人欺負,但兒子卻不願和母親過多交流。
無獨有偶,《第二次擁抱》裏的小女孩潇潇也因爲是城市留守兒童導緻不善溝通、受了不少委屈。
可見,關于城市留守兒童的孩子角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電視劇中。
據一項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 32 個城市隔代撫育的調查顯示,曾經拼盡全力讓孩子們到城市享受更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的父母們,不知不覺中讓自己的孩子成爲了城市留守兒童。
如果說農村留守兒童是在和遠方的城市 " 争奪 " 父母,那麽對于城市留守兒童來說,雖然父母就在身邊,實際上卻要和工作、加班、社交、情緒…… " 争奪 " 父母的注意力,而這些均是中國三千萬城鎮留守兒童所面對的。
這些孩子無論身處南方或北方、沿海或内地,都有着近乎相似的境況:較爲優渥的物資條件、被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顧、父母長期缺位……看似幸福的物資條件不等于孩子内心也會獲得幸福。
城市留守兒童的教育轉移:從父母到祖父母
從表現形式上來看,城市留守兒童可以分爲顯性留守和隐性留守。
顯性留守即近一年内沒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以及父母一方或雙方不在身邊陪伴的兒童。
隐性留守可以從以下三個層次進行界定:其一,陪伴時間不足;
其二,雖然有足夠的時間,但陪伴者并沒有全心全意陪伴,如陪伴者在家較少關注子女,以及陪伴者在陪伴子女時都在做自己的事情;
其三,雖然陪伴者全心全意的陪伴了子女,但其陪伴方式不對,幾乎不和孩子擁抱、談心等。
在父母沒有時間或者精力給孩子提供足夠陪伴的情況下,孩子的生活和教育部分甚至全部依賴家中的老人,這種由祖輩代替父母對孫輩的隔代撫養和教育被稱爲隔代教育。
近幾年,随着留守兒童的數量攀升,隔代教育逐漸成爲子女教育的主流方式之一,且其占比還在不斷擴大。
有關研究表明,城市規模越大,經濟越繁榮,隔代教育的比例就越高;兒童年齡越小,隔代教育的參與時間就越長。
隔代教育有利有弊,一方面,許多年輕的父母整天忙于打拼,無暇顧及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而祖輩賦閑在家,比年輕父母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孩子,而且祖輩照顧孩子能減輕年輕父母的經濟負擔。
另一方面,需要關注隔代教育的不利影響。
首先,部分祖輩隻關注幼兒的身體成長,認爲有吃有穿就能健康成長,而沒有正确培養幼兒獨立生活、社會交際等技能。
其次,部分祖輩盲目自信,相信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能夠完全滿足撫養、教育幼兒的需要。有的祖輩習慣以老經驗解決現代社會幼兒教育中出現的新問題,這使很多問題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容易使幼兒教育偏離正确軌道。
最後,由于老年人的年齡特征,部分祖輩受到精力不足、對新事物的理解能力減弱等因素影響,在學習新的育兒知識時有一定的局限性,難以滿足現代幼兒教育的需求。
中國文化中家庭融合明顯,結構分界不清,祖輩是可以幫助照料孩子,但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事情,隔代教育會出現家庭成員錯位和父母角色缺失等問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終身教師,不論工作多麽忙碌,社會責任多麽重大,都應該重視與孩子的相處。
對于親生父母來說,撫育子女是責任,也是義務,撫育不隻是保證物質條件,更重要的是愛的傾注、心靈的撫慰、精神上的勉勵和行爲上的示範和督促。
缺少父母的陪伴,問題随之而來
" 心理孤島 " 現象的出現
一個完整而幸福的人生,童年起着不可磨滅的貢獻。
正如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 · 阿德勒說的,"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和農村留守兒童相似,城市留守兒童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而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最爲顯著的便是心理健康問題,甚至出現 " 心理孤島 " 現象。
心理孤島,又稱爲孤島心理,是基于心理學上的 " 孤島效應 " 而衍生的詞彙,是個體心理自我封閉的一種狀态,不願意融入群體,從而導緻個體出現 " 喜悅無人分享、痛苦無人關注、利益無人在意 " 的狀态。
一般而言,有 " 孤島心理 " 意識的孩子,有内向、沉默不語等外在表現,有焦慮、自卑等内在心理特征。
有研究數據顯示,留守兒童心理疾病的檢出率高達 21%,也就是說:約 21% 的留守兒童有明顯的心理健康問題,具體表現爲焦慮、敏感、自卑等。
另一項針對四千名兒童的調查顯示,和非留守兒童相比,有 3007 名城市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較突出。
其中 33.3% 的孩子表現爲内向、膽怯,不善與人交往;18.9% 的孩子表現出任性、自我中心、自私等特點;4.6% 的孩子有孤獨、封閉、畏懼的性格特點。
由此可見," 心理孤島 " 是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現象,而這種心理現象的外在表現,是留守兒童 " 不合群 "、沉默寡言,甚至出現攻擊性行爲,這種心理現象還會導緻其在成長過程中衍生出一系列的問題。
首先,相比較農村留守兒童而言,城市留守兒童的生活條件更爲優越,尤其是一些父母經濟實力較強的城市留守兒童,多數父母會用經濟的手段彌補愛的缺失,因此部分城市留守兒童擁有豐厚的物質條件。
但這種豐厚的物質條件于留守兒童而言并非好事:部分城市留守兒童存在嚴重的手機依賴、網絡成瘾問題。
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家庭智能手機、電腦、平闆、互聯網的普及,爲留守兒童玩手機遊戲、網絡遊戲提供了硬件支撐;
同時,留守兒童父母長期缺位,使得孩子擁有大把的時間 " 研究 " 各種手機和網絡遊戲,久而久之,手機依賴、沉迷網絡的問題自然而生。
其次,城市留守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由于長期缺失愛與陪伴,他們出現了多疑、敏感和孤獨的心理特征,這種心理特征會導緻留守兒童在面對新環境時缺乏安全感,進而出現環境适應差的問題。
最後,如果童年被忽視、缺乏關愛,城市留守兒童未來的成長路上會爲此埋單。
已有相關調查研究顯示,抑郁症發病群體呈年輕化趨勢,18 歲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總人數的 30%,63% 的學生患者在家庭中感受到忽視 / 缺乏關愛、嚴苛 / 控制和沖突 / 家暴。
兒童是社會的未來,留守兒童占比日益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和行爲習慣問題,都必須得到家庭和社會的重視。
如何最大程度降低 " 留守 " 對兒童的傷害?
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
如上文所述,城市留守兒童因長期愛與陪伴的缺失而衍生出了 " 心理孤島 " 現象," 心理孤島 " 的存在又衍生出很多其他問題,如城市留守兒童手機依賴、網絡成瘾、環境适應能力較差甚至引發抑郁症等。
針對以上問題,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都應該采取對應的幹預措施。
在家庭層面,良好的親子關系、家庭教育,對提高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健全兒童人格具有重要的意義。
城市留守兒童最大的問題是因爲長期的親子分離而導緻的 " 情感饑渴 ",因此父母應該平衡好工作與家庭生活的時間分配,增加陪伴子女的有效時間,尤其是作爲父親的一方。
即使由于工作原因外地務工,也可以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與子女溝通,加強親子交流,父母要大膽表達對孩子的愛,多增加與子女擁抱等肢體上的互動。
與正常家庭的子女相比較,留守兒童更容易受家庭環境變化影響導緻心理偏差,故爲子女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然而,深入解讀城市留守兒童家庭,可以發現除了 " 工作 " 這一主要因素," 離婚 " 也是導緻兒童 " 留守 " 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今,城市地區的離婚率居高不下,因父母離婚而 " 留守 " 的兒童也逐年遞增。
但即便父母雙方選擇離婚,在其家庭 " 形散 " 的現實面前,父母更需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子女關懷,在道德教育中給予正确的引導,履行贍養子女的義務和責任,讓其在有愛的環境中成長,消除 " 心理孤島 " 問題。
在學校層面,良好的家校協同對于矯正留守兒童的不良行爲是非常有幫助的。
學校應當建立可持續的家校協同平台,完善家校協同教育的内容,健全家校協同活動的溝通反饋和評價制度,讓家長獲取子女更多的在校動态信息,家校雙方合力幫助子女健康成長。
同時,學校要主動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以及相應的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加強對這部分子女的關愛和管理,一旦他們出現非善意或非正常的行爲,要第一時間糾正和引導。
在社會層面,留守兒童問題不僅是教育領域的問題,也與政府的服務密切相關。
政府可通過一些補貼政策和鼓勵手段,來加強非政府組織在留守兒童社會教育方面的參與度,強化留守兒童的社會支持網絡。
針對城市留守兒童,社區、居委會等基層組織可以建立關愛、幫扶機制,完善城市留守兒童管理服務機制,建立城市留守兒童社區基地,如蒲公英之家,還可以創辦假日學校、家長學校、親子活動中心等,延伸和補充學校的教育,爲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
長時間的親子分離和情感上的疏遠淡化了親子關系和家庭觀念,形成了城市留守兒童這一群體,并可能對家庭和諧和社會穩定造成負面影響。
要從根源上解決城市留守兒童所面臨的問題,需要父母、學校和社會三方通力配合。在強化父母責任的同時,還應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積極發揮學校的教育和政府的引導作用,給予城市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
在知識星球【非凡油條】裏,你可以獲得的:
1
重大财經新聞的分析,主要針對它對我們普通人的影響,以及可能的對 A 股大盤形勢的影響。
2
免費提問,随時可以向我提出财經或是生活上的問題,在不涉個人隐私的情況下我盡量解答。
一些公衆号上不方便談的話題,都會在知識星球裏發布。
3
财經方面的資料分享,比如行業研報,相關論文,都會發在裏面。
4
不定時開設一些自學課程,比如之前開設的 AI 辦公工具學習課程,我會帶着大家一起學習前沿新知識,提高工作能力
" 非凡油條 " 目前年費爲 100 元,非常優惠,以後會逐漸提價。這個價錢很值,能讓你避免幾十倍、幾百倍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