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6 日,本田中國公布 2022 年 3 月終端汽車銷量。數據顯示,3 月本田在中國的終端汽車累計銷量爲 82,041 輛,同比下滑 18.8%,其中廣汽本田同比下滑 28.4% 至 41,813 輛,東風本田同比下滑 15.1% 至 40,228 輛。此外,1-3 月本田在中國的終端汽車累計銷量爲 220,367 輛,同比下滑 37.7%,其中廣汽本田同比下滑銷量 36.2% 至爲 117,926 輛,東風本田同比下滑 39.4% 至 102,441 輛。
Honda 在中國的終端汽車銷量再次大幅下滑,令人感到匪夷所思。據《汽車行業關注》統計,Honda 在中國的終端銷量已經連續 7 個月同比下滑。
3 月,湖北開啓了史上最強購車優惠季,東風旗下東風本田、東風标緻、東風雪鐵龍、東風日産等七大品牌近 60 款車型參與其中。其中,東風本田補貼車型基本涵蓋旗下所有車型,全系車型含補貼至高可優惠 6.8 萬元。具體來看,UR-V 車型補貼額度最高,爲 6.8 萬元;2022 款 CR-V PHEV 次之,爲 6.0 萬元。艾力紳補貼 5.4 萬元,M-NV 補貼 4.0 萬元,思域補貼 2.0 萬元。
不過,此次政企聯合補貼活動所帶來的增量市場十分有限。3 月,本田在中國的終端銷量再次出現下滑,仍然達到兩位數以上,其中東風本田的銷量跌幅雖然低于廣汽本田,但廣汽本田的銷量仍然高于東風本田,足以見得政企補貼影響甚微。
目前,本田在中國的大盤仍然隻能依靠傳統燃油車,但燃油車越來越難賣,是本田不得不面對的難題。2022 年,本田在中國推出包括全新 CR-V、全新皓影、新一代 XR-V、新一代缤智、ZR-V 緻在等車型,但一系列的新産品上市并未帶動 Honda 銷量的增長。數據顯示,2022 年 Honda 在中國的終端銷量爲 1,373,122 輛,同比下滑 12.1%。
Honda 在中國銷量出現下滑,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煥新車型産品力的不足,以及中國汽車市場競争壓力的劇增。實際上,不管是全新 CR-V、全新皓影還是新一代 XR-V、新一代缤智,這些車型最大的改變僅僅隻是外觀造型,而最關鍵的動力系統基本與老款車型一緻,甚至出現倒退,這放在燃油車市場顯然并不可取。另外,在智能化時代,本田車型并沒有拿得出手的智能化配置,比如最新的 Honda CONNECT 3.0 系統,其實放在當前市場并沒有太大的優勢。
進入 2023 年,新一代雅閣将實現國産,這款車型是 Honda 在中國的銷量擔當車型,與豐田凱美瑞、日産天籁、大衆帕薩特、福特蒙迪歐等車型競争,但新一代車型最大的變化在于外觀造型上,而動力系統則提供燃油、油電混動以及插電混動供消費者選擇,其中燃油版爲雅閣主要銷量來源。除此之外,東風本田将推出 HR-V,定位緊湊型 SUV,與廣汽本田 ZR-V 互爲姊妹車型,競争豐田鋒蘭達 / 卡羅拉銳放等車型,但從其市場表現來看,預計難以會有較好的市場表現。
目前來看,本田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表現仍然堪憂,隸屬于 e:N 品牌的兩款純電車型—— e:NP1/e:NS1,月銷量基本維持在三位數,與其它傳統自主新能源品牌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據悉,在即将舉辦的 2023 上海車展上,東風 Honda e:NS 品牌第二彈新品将亮相,全面展現以雄厚技術實力應對時代趨勢,堅定不移推進新能源戰略的決心與信心。
當前,中國汽車市場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新能源發展如火如荼,比亞迪、吉利、大衆,以及衆多造車新勢力品牌在新能源電動化領域不斷發力,持續在三電系統、續航和智能化等方面提升用戶體驗,而日系品牌在電動化發展上過于謹慎,留給本田的機會或已不多。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