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有一部台劇,故事講的是當代教育體制下青少年的成長,豆瓣 9.1 分,知道它的人并不多。30 集的篇幅完全沒有拖拉,節奏拿捏非常妥帖,不煽情不做作,情節、細節、對白、人物都是滿滿的生活感和寫實感。正因為太寫實,這部神劇被禁了——《危險心靈》
謝政傑是某中學的一名普通高中生,有點小聰明,有點小調皮,有點随性,還有點厚臉皮,經常被老師罰站,但他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這天,教育局收到一封匿名舉報信,信裡聲稱政傑的班主任詹老師不按課表上課,經常挪用音樂課來考試,教育局馬上派督學來調查。
課室裡,同學們識趣地回答着督學給出的敏感問題,督學也看出同學們在裝模作樣,敷衍他。臨走時,督學向學校表示,教育局會密切關注這件事的。教導主任一聽就慌神了,對于匿名信的指控,其實他早就知道了,但礙于詹老師是學校的王牌教師,升學率還得靠他,主任隻能暗示詹老師,私下處理。
詹老師第一個懷疑的人是政傑,因為他鬼點子最多。于是,那天下午放學後,詹老師就把政傑叫到一旁,各種威逼利誘之下,政傑終于說出寄信給教育局的人,是同學沈韋。那天之後,詹老師好像有意無意地在針對沈韋,還在班上施行 " 連坐法 ",害得全班和他一起遭殃,同學們開始讨厭他,都不想和他玩。慢慢的,他被全班排擠,最後受不住壓力,被迫轉班。
對于沈韋,政傑一直心存愧疚,他不知道自己這麼随口一說,會給同學帶來這麼大傷害,所以,政傑一直想找機會向沈韋道歉。但是沈韋的事早就在學校傳遍了,大家都不自覺地開始給他貼标簽,老師和家長都紛紛暗示自己的孩子,不要再跟這個 " 壞孩子 " 來往。
政傑不想人雲亦雲,隻得偷偷地和沈韋來往。這時,他才發現,原來沈韋是個激進分子,他讨厭詹老師的唯分數論,所以想反擊,他還借了一大堆漫畫書給政傑,揚言要改變這個社會。他還不斷慫恿政傑,跟他一起 " 幹革命 "。
可是,政傑并沒有想那麼多,他隻想做自己。譬如當下,他最不想去上詹老師的補習課,因為詹老師教給他們的方法是在補習課上,把要考的卷子事先算一遍,他很反感這種教育模式。然而,自打他離開詹老師的補習班後,他覺得自己好像成了第二個 " 沈韋 "。
某天上課時,政傑偷看沈韋送的漫畫書,被詹老師抓個正着,詹老師直接把他趕出了教室。詹老師想打電話請家長,但是政傑的父母太忙了,加上夫妻倆正在鬧離婚,根本無暇顧及孩子。從那天起,詹老師開始無視他,打壓他,甚至當着全班的面,讓政傑自己罵自己,政傑的成績也越來越差,無心向學的他,直接罷考,曠課。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政傑把自己的事情告訴了校長,随口就把詹老師校外補習的事說了出來。這下好了,徹底踩到詹老師的痛處了。他氣急敗壞,指着政傑的鼻子破口大罵,一句 " 你媽媽就是個壞媽媽,就是她把你寵壞的 ",徹底把政傑激怒。一向嬉皮笑臉的政傑反手就把詹老師推開了,一個老師,一個學生,公然在辦公室打了起來。
事發後,學校為了平息事件,讓政傑寫悔過書,并向詹老師道歉。在學校老師的 " 引導 " 下,政傑寫了一份并不全是自己真心話的悔過書,條件是,不會對他進行任何處理。然而,詹老師就拿着這份悔過書到獎懲會,要求學校對政傑記大過,理由是,給他一個教訓,警告他不要亂說話。
政傑父母這下慌了,記大過可不是鬧着玩的,他們趕緊托人找關系,私下向詹老師求情,希望老師可以放孩子一馬。無奈詹老師立場堅決,怎麼說都不行。政傑父母無計可施,既然求情不行,便找了黑材料,攻擊詹老師私下開補習班,逼迫孩子做分數的機器。
一時間,一石激起千層浪,媒體争相報道事件,把學校和孩子都推到風口浪尖上。但,回想一下事情的起因,隻不過是孩子在上課期間,偷看課外書,按正常操作,隻要适時教育就可以了,何至于搞得這麼大陣仗?!
原本,政傑隻像求學途中的迷途小羔羊,在面對貌似和諧的爸媽,考試的壓力,看看身邊的人,他試着做出改變。在這最迷茫的階段,他和沈韋有了交集,他試着認同對方,但是發現行不通,因為性格使然。
他善良,懂事,單純,要的并不多,隻要快快樂樂地上學,有個和諧幸福的家庭就夠了。他最燦爛的一點是,為了照顧他人的情緒隐藏自己的情緒。譬如他會為了維護好不容易又回來的幸福家庭,而一步步被學校逼退學,隻是因為不想再讓爸媽因為他的事情而吵架離婚。
這部劇最神奇的地方是,編劇站在最客觀的立場,把每一個人視角都顧及到,每一個人的情緒都理解到。譬如詹老師,劇開始的時候,觀衆都讨厭他,小氣又記仇,隻看分數,教學刻闆,但是看下去才發現,他也有很多辛酸和無奈。學校要求的升學率,家長要的高分數,作為老師,他都必須盡心盡力完成任務,但是到頭來,學校為了自保,把他給炒了。
作為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态其實可以理解,他們擔心孩子被記過會影響以後的仕途,卻忽視了老師的職責所在。
而站在媒體角度,有些人總會想方設法去炒作。
這部劇最後的抗議大遊行,最大催化劑就是媒體人,是那個本來揚言要保護政傑一家,政傑媽媽最好的工作搭檔。
而縱觀整部劇,除了點出那些個老生常談的教育問題,更多是帶出一個關鍵信息:換位思考。政傑為什麼想看漫畫書,因為他要在書裡尋求安慰,即使他看了書裡那些離經叛道的字句,也沒有變壞,反而有了更多的思考。可惜父親并不理解,隻一味地責怪兒子。
在綜藝《少年說》裡,一個父親把女兒手寫的 30 萬字小說,撕得粉碎,理由很簡單,這不是一個初中生該幹的事。可以想象得到,女孩的手稿被撕的那一刻,内心該有多絕望,這不是撕掉幾百張紙這麼簡單,而是活生生地把一個孩子的夢給撕碎了。顯然,這個父親由始至終都沒有換位思考,隻要女兒偏離了他的軌道,他就要把女兒抓回正軌。可笑的是,何為正軌?認真讀書,不玩不鬧,全校第一就是正軌啦?
劇中,政傑爸媽鬧到最後,逐漸開始反省自己,到底想要兒子擁有一個怎樣的人生。他們得出的結論是:不該為了一場又一場的争奪戰,放棄思考、體會、尊重、分享,隻要有一點點遺憾,就不要随随便便變老。
插播一條重要消息:
親親們,大家好 !
我們最新上線了團購活動,
優惠多多,福利多多!
歡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