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漲價?還能喝什麽?
答案是甜啦啦。
這個聽起來很 " 野雞 " 的品牌,今年在各大茶飲品牌的圍剿下突出重圍,迄今開出了超過 6000 家門店,超過麥當勞。
更關鍵的是,它還準備在 2025 年港股上市。
01
作爲一個定位低端的品牌,甜啦啦的客單價并不高。哪怕是牛油果這種較爲高端的産品線,其推出的牛油果飲品價格也在十元上下。
因爲主打性價比,它每天能售出超過 200 萬杯飲品,招牌産品 " 一桶水果茶 " 累計售出 1.1 億杯。
在前不久甜啦啦舉辦的合作夥伴大會上,甜啦啦還宣布了全球的擴張計劃。今年 8 月底,印尼首店已經落成,到今年年底,印尼店鋪将會達到 60 家。
到 2024 年,甜啦啦還要開發東南亞市場,2025 年進軍北美、歐洲、中東。同樣是在 2025 年,甜啦啦還準備在港股上市。
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看似低端的甜啦啦,如果加上已經簽約正在籌備中的門店,門店數量已經超過 7000 家。
今年甜啦啦的開店計劃是,新增超過 2000 家門店,在年底門店達到 8000 家,明年年底沖刺萬店。
近幾年茶飲市場相當火熱,不少品牌都在準備沖擊萬店,籌備上市。大家熟知的茶百道、古茗、滬上阿姨等品牌,全國店鋪數量已經超過 7000 家,計劃在今年沖刺萬店。
而甜啦啦,無疑是沖入這些茶飲品牌沖擊萬店賽道中的一匹黑馬。
隻要稍微了解一下甜啦啦,就能看到蜜雪冰城的影子。
在蜜雪冰城漲價的微博話題裏,不少人也要轉頭去喝甜啦啦。
蜜雪冰城已經基本成爲了大家心目中低端奶茶、下沉市場的代表。甜啦啦,則是蜜雪冰城的 " 跟随者 "。
首先是,甜啦啦和蜜雪冰城同樣定位低端市場。
蜜雪冰城的發源地在河南鄭州,而甜啦啦的發源地也離得不遠,在安徽蚌埠。
不過相較之下,蜜雪冰城門店最多的城市是鄭州,好歹也是河南省會。而甜啦啦雖然總部在蚌埠,但是門店最多的城市在阜陽,顯然更加下沉。
看城市分布比例也可以看出這種差别。
窄門餐眼的數據顯示,三線城市在甜啦啦的城市分布中接近百分之四十,三線以下城市在甜啦啦市場中占到了 70%,而蜜雪冰城的三線及以下城市在所有門店中隻占到了不到一半。
極緻的下沉,使得甜啦啦目前隻有安徽省的門店數量破千,河南河北的門店數超過 500,與一線城市距離還相當遙遠,自然在網絡上的聲量也相對較低。
在開店擴張策略上,甜啦啦也和蜜雪冰城類似,采取的也是加盟制。并且在品牌成立的第二年,就立即放開了加盟。
随着蜜雪冰城門店數量越來越多,審核條件越來越嚴格,種種限制下,開上一家蜜雪冰城,也變得困難。這種情況下,不少加盟商就會退而求其次,選擇同樣下沉,但是加盟門檻更低的甜啦啦。
靠着模仿蜜雪冰城,甜啦啦積累了第一波加盟商。
但是從這一點開始,甜啦啦也和蜜雪冰城拉開了差距。
在開放加盟的政策下,自己的供應鏈顯得尤爲重要,這也是蜜雪冰城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2012 年蜜雪冰城建立中央工廠,實現了核心原料自産。2014 年建立焦作物流園,成爲全行業第一家免物流費的品牌。
早在 2019 年,門店數量僅 7500 家的蜜雪冰城,營收就已經達到了 65 億的規模,靠的就是供應鏈。
招股書也顯示,蜜雪冰城的收入主要來自于向加盟商銷售各類産品原材料,并提供加盟管理服務。
而目前門店數超 6000 家的甜啦啦,預計今年收入僅 26 億元,不到蜜雪冰城的一半。相較之下,甜啦啦在賺錢能力上,遠遠不如蜜雪冰城。
盡管甜啦啦在成立的第一年就開始自建供應鏈,但是相較之下,規模實在堪憂。
不少甜啦啦的加盟商也認爲,甜啦啦的供應鏈還需要進行提升。部分省份門店訂購的原料,甚至需要三到四天才能送到。
此外,盡管價格帶極爲相似,但是甜啦啦的産品定位和蜜雪冰城其實有着相當大的區别。
蜜雪冰城産品更多地還是集中于奶茶,而甜啦啦的産品更多的是鮮果茶,對标的其實是滬上阿姨這一類品牌。
因此,從某種角度上來看,甜啦啦也彌補了部分市場的不足,與蜜雪冰城在産品上并不具備直接的競争關系。
四年前,憑借 500 萬杯的銷量及 7000 多家門店,定位低端的蜜雪冰城第一次進入主流視線。四年後,甜啦啦也靠着在下沉市場的摸爬滾打,以六千家的門店數量,成爲了茶飲賽道的黑馬。
目前,蜜雪冰城已經成爲全球第四大連鎖品牌,門店數量達到 2.5 萬家,僅次于肯德基、麥當勞和賽百味。
但甜啦啦想要複制蜜雪冰城的成功,沒那麽容易。
02
曾經,茶飲品牌擠破了頭想要上市。
但是血淋淋的現實告訴我們,想上市,沒那麽容易。
2020 年,新茶飲品牌融資超過 18 起,總融資金額高達 17.43 億元。2021 上半年,新茶飲品牌融資 15 起,披露金額超 50 億元。
活躍的市場使得不少投資人在 2020 年年底預言,新茶飲上市潮即将到來。
然而三年過去,情況如何呢?
2021 年 6 月,奈雪的茶成功上市,被稱爲新式茶飲上市第一股,然而上市之後股價也遭受了很大幅的下跌。
然而奈雪的茶之後,雖然蜜雪冰城、喜茶、茶百道、滬上阿姨等多個品牌均傳出上市傳聞,但時過兩年,仍無一家上市。目前最接近上市的,仍舊隻有蜜雪冰城一家。
去年 9 月,蜜雪冰城 A 股上市申請已獲受理,并正式預披露了招股書,距離上市越來越近。
這還是蜜雪冰城本身經營實力較好,并市場看好的結果。
相比蜜雪冰城,處境更爲艱難的或許是喜茶這類相對高端茶飲品牌。
近幾年來,喜茶動作頻頻,降價、關閉喜小茶、逐漸放開加盟。高端茶飲,越來越難做。
盡管茶飲市場規模逐漸增長,但是高端茶飲店的增長已經顯著放緩,而中端茶飲店規模仍舊保持高速增長。
過去幾年,喜茶門店擴張速度也有着明顯放緩。喜茶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2018 年門店數量爲 163 家,2019 年爲 390 家,增速高達 139%。2020 年,喜茶又新增 320 家門店,增速爲 78%。但是 2021 年,門店新增數量僅有 202 家,增速僅爲 26.3%。
排除環境的影響,門店擴張速度的放緩,也說明過去那套 " 物以稀爲貴 " 的故事,不再能打動消費者。
激烈的競争下,奶茶品牌越來越内卷,也越來越雷同。産品線從車厘子到牛油果,從油柑到黃皮,每家品牌都想脫穎而出,卻再次被拖入同質競争。
守住估值、保持增長都相當艱難,自然隻能離上市越來越遠。
那麽究竟怎樣才能上市?一些離茶飲品牌最近的公司,或許能夠帶來一些想法。
最近,喜茶、瑞幸的包裝材料供應商——恒鑫生活 IPO 過會,準備在深交所創業闆上市。去年 7 月,爲喜茶、星巴克等提供 " 小料 " 的寶立食品,也在上交所主闆成功上市。
爲奈雪的茶、茶百道、 滬上阿姨等品牌提供果汁的供應商——田野股份,在今年 2 月也成功在北交所上市,首日高開,漲幅超過 20%。
相比靠着 " 故事 " 和 " 創意 " 打動消費者的茶飲品牌,靠着 " 産品 " 和 " 質量 " 取勝的茶飲品牌供應商,或許更加能夠打動投資者。
相比講好故事,更重要的是,做好産品。
03
結語
人們爲什麽愛喝奶茶?
因爲甜味可以讓人分泌多巴胺,帶來愉悅的感受。
但是在市場上,虛假的繁榮,也會麻痹人的神經。
事實上,靠着迅速擴張門店,營造出虛假繁榮,上市之後收割投資者的,并不在少數。
這些年還有各式的休閑食品、面包糕點、鴨脖、火鍋等,都靠着短暫的輝煌和瘋狂的擴張迅速上市。然而上市短暫的輝煌之後,絕大多數都是煙花易冷,歸于沉寂。
實質上,這背後都是有着資本在背後的運作與收割。
如今的新式茶飲,像極了曾經的休閑零食。
靠着一個故事或者一款産品,這些茶飲品牌迅速積累了大量消費者,再靠着門店的瘋狂擴張,給市場講一個似乎是超級黑馬的成長故事,進而達到上市目标。
至于上市之後還能不能維持成長發展,或許從來沒有多少人去關心。
當初那些助力它們上市的資本,或許也早已在上市解禁之後,第一時間抛光手上股份,賺得盆滿缽滿,然後頭也不回地尋找下一個 " 黑馬種子 " 去了。(全文完)
題圖自網絡,侵删
格隆彙聲明:文中觀點均來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彙觀點及立場。特别提醒,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僅供參考,不作爲任何實際操作建議,交易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