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體 App 4 月 11 日消息,日前,美的集團旗下的美的樓宇科技正式發布多款儲能熱管理産品,包括 8kW 插框平台、20/40kW 側出風平台、40kW 頂出風平台等。
目前,儲能的熱管理主要分爲兩大技術路線:一是以空調和風道供冷爲主的風冷模式;其二是采用水、乙二醇、矽油等冷卻液,進行散熱的液冷技術。
在行業看來,基于不同的應用場景、應用領域和客戶的經濟模型,風冷、液冷都會有自己合适的舞台。但近些年,面對能量密度較大的集裝箱類儲能,風冷等短闆逐漸暴露,開始将液冷視爲新的業務增長點。
本次,美的集團儲能産品已涵蓋儲能電池、儲能熱管理、光儲熱柔一體化解決方案,解決方案也全面涵蓋發電側儲能、輸配電側儲能和用戶側儲能三大場景。
通過對國内外儲能安全事故的分析,美的認爲,在儲能系統裏面,雖然電池部分占比最大,但大多數的安全性問題根本是場景條件導緻的器件髒堵、電氣拉弧、壓縮機宕機、控制闆失效,最終導緻熱管理失效。
如今,儲能市場有各種各樣的需求,但面對複雜的場景,安全性、适應性無疑首當其沖。這款液冷機組新品采用回風過濾設計、多層超大面積冷凝器、專用室外防鏽塗層設計,有效适應風沙、潮濕、高溫場景。此外,采用斷路器、接觸器滅弧技術,保障儲能在高海拔下的電氣拉弧帶來的宕機。
在可靠性保障上,美的樓宇科技在器件級備份、通訊備份、數字備份、系統級備份等四重備份,單個水溫傳感器故障後不影響運行,在機組遇到突發狀況之時可在第一時間自動評估,自動調頻,并協調其它風機互爲備份,确保冷量的持續輸出。
此外,随着電力系統整體能效被納入碳排放考核,越來越多的用戶将儲能能效納入電梯系統整體考量。一方面,美的提供第二代自然冷技術,實現 15 ° C 以下自然冷切換。
該款産品采用全變頻模控制,運用 Hiflex 閥片提升抗彎強度,滿足低壓比排氣閥大角度開啓運行特性,讓運營效率較行業均值高出 8%。
在設計方面,應用高效低壓比壓縮機與分配系統優化設計,采用了非對稱流道設計,讓設備回油更均勻,進一步提高了整機能效。
應用場景的多元推動儲能電池的升級,其熱管理系統的适應性和設計能力也在不斷叠代。美的樓宇科技首次将優勢産品熱泵與儲能相互結合,取代傳統 PTC 加熱系統,讓低溫電池啓動速率提升 400%,恒溫靜置 ± 0.3 ℃,制冷能效提升 23%,加熱功耗降低 75%,即使在高寒地區,也可爲锂電池機組創造恒溫條件。
此外,美的通過雙向截止插頭,多重配平,集裝箱保壓技術,實現設備一體化安裝。不斷地優化改進自身現在和未來的産品設計的同時,提升了系統的運營效率。
據了解,在儲能領域,美的形成了中央研究院、樓宇先行研究中心、産品公司團隊三級研發架構,三個團隊在研發、推廣等方面均實現了高效的協同。
在美的看來,儲能熱管理行業的 " 闖入者 " 很多,有些來自于暖通、有些來自于 IDC、有些來自于電力工業、甚至有些來自于新能源汽車熱管理。但每一個領域的玩家,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局限性,就儲能熱管理而言,美的樓宇科技可以與中央研究院、工業技術事業群橫向打通,将以上幾項技術取長補短,最終成爲自己産品的優勢。
近些年來,美的集團累計投入研發資金超過 450 億元。僅拿儲能熱管理一項産品而言,就已經過 5 輪測試,每輪持續一個月。所有器件在應用之前都經過了嚴格測試,累計測試時長超過 24000 小時,長周期運行累計時長超 10000 小時,先後獲得了 CE 認證、UL 認證。
2023 年初,美的樓宇科技提出 GREEN FOR ONE 雙碳戰略,圍繞 iBUILDING 全面數字化底層能力、産品全鏈路低碳實踐、全場景行業解決方案,共建可持續的低碳城市生态。不久前,其光儲熱柔解決方案在德國發布,開始對熱泵、儲能等業務進行深度整合。
有機構預測,新型儲能技術迎來了大規模商業化發展的風口期。預計 2025 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 30GW 以上,随着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的持續增長,儲能的市場規模必将會迎來更大規模的增長。當前,儲能仍處于大規模商業化的前夜,各大廠商虎視眈眈。(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