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 8 年前的那部《頭腦特工隊》嗎?
豆瓣 60 萬人打出 8.8 的高分。
已經成爲不知多少家庭 " 青少年教育 " 的必選片單。
而如今。
《頭腦特工隊》《飛屋環遊記》的導演彼特 · 道格特擔任制片。
兩獲安妮獎提名的導演彼得 · 孫。
聯手帶來了皮克斯的最新作品。
剛剛上映的——
瘋狂元素城
p.s. 國語版男女主配音是張新成和宋祖兒
依舊是幾種不同特質的矛盾與融合。
依舊是青少年成長。
隻是 …… 元素?大家可能首先會想到 …… 金木水火土?
這該怎麽呈現?
以及。
這一次,還能繼續《頭腦特工隊》的神話嗎?
01
腦洞奇旅
《頭腦特工隊》" 神 " 在哪裏?
肉叔覺得,首先是化 " 抽象 " 爲 " 具象 " 化。
每個人都有情緒,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但如何呈現這種喜怒哀樂呢?
皮克斯把它們變成一個個小人。
躲在大腦裏,控制着我們的情緒神經。
《瘋狂元素城》也是如此。
四個迥異的元素
水、火、土、風
,該怎麽呈現呢?
皮克斯将其具象化爲四種形态各色的小人兒。
水
,身段倍兒軟,根據體内水量随意塑形,比如變成個肌肉猛男,也可能一秒露餡。
火,跟 Q 彈水潤的水比起來,他們有點酷 。
打小可是炫機油長大的:
土呢,還真有點土憨憨。
身上四處長草長花,将此 " 成就 " 贈與心上人是他們求愛的浪漫方式。
要是互摘蘋果被别人瞅見了,那叫一個 " 羞恥 " 呀。
風,則主打一個随性自在,反正元素城裏也沒啥能傷到他們。
就算被車撞飛也能立馬拼湊回原形,最多感慨句衣服掉地上了喂。
于是。
當這四種元素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裏。
就會出現我們 " 喜聞樂見 " 的現象——
各種元素,互不相容。
舉例來說。
本片的主人公爐小焰。
一個性格同樣熱情潑辣的女孩。
但每每進入城區裏,她連乘坐公共交通都得小心翼翼。
因爲她不小心一個踉跄,就能把土燒得像個幹巴巴的姜餅人。
隻是 " 破壞者 " 嗎?
不。
我們都知道元素定律:土克水,水克火。
如果是水不小心碰到了土——
大概隻會讓土身上的植物噌地長多一截。
要是火不小心碰到了水——
哼哼,主打一個瞬間消失。
也正是如此。
火。
成了這個城市最不受歡迎的人。
所以,這個族群在元素城的一角,火搭建起屬于自己族人的街區以抱團取暖,幾乎隔絕其他元素,尤其是水的煩擾。
聽起來很熟悉?
沒錯,這世上有太多這樣的 " 社區 " 了。
種族的、階層的、邊緣群體的,人們長久以來抱團在一個小圈子裏,并教育後代,外面的世界很危險。
但。
年輕人會聽嗎?
就拿爐小焰來說。
她的人生本會按部就班繼續在火區過着安穩的小日子。
然而。
一次意外,她的人生軌迹徹底急轉彎——
愛發火的爐小焰有一回又忍不住大發雷霆,轟破了家裏的水管,結果水族的阿波偶然被吸到她家中。
嗯 ……
那個詞是怎麽說來着?" 勢同水火 "、" 水火不容 ",當水與火在一起,那能發生的事,可想而知了。
隻是。
回頭我們再看皮克斯以往的電影。
《頭腦特工隊》。
告訴我們成長的 " 煩惱 "。
《尋夢環遊記》。
讓你重新理解 " 記憶 ",以及它是如何留存故人。
《心靈奇旅》。
打造出通往成人路上的靈魂驿站,思考人生的志趣與意義。
到了《瘋狂元素城》。
真的隻會搞搞有趣的 " 化學反應 " 嗎?
如果你這麽想。
那也真的太小瞧皮克斯了。
02
純愛之旅
人類是有 " 攻擊熱情 " 的。
簡單來說。
當團體内聯系的緊密性越高,越容易産生對外攻擊的 " 熱情 "。
而人類的大腦構造又是有 " 自我保護 " 功能的。
當你遇到一個突破你認知的新觀點,下意識地,總是會設法否定它,以保護自己的知識體系。
再這樣的情況下。
當兩個團體對立,人們便往往隻願意看到對方的缺點了。
爲什麽說這些?
因爲《瘋狂元素城》裏,水火兩大族群,便是如此對立起來的。
具體來說。
表面上,是利益原因。
他們之間有原住民 vs 後來者的矛盾。
元素城的第一批居民是水,通過城建設定可以看出這座城的運轉是基于 " 水 " ——水上列車。
而火作爲最後來到元素城的移民,顯然難以适應這座爲水而設計的元素城。
一個細節——
爐小焰出門總不忘随身攜帶一把傘,以免列車經過把她澆滅。
憤恨的小眼神
實際上,是兩者 " 天性不合 "。
水能澆滅火,這種與生俱來的危機感讓火族世代對水族抱有仇恨。
爐小焰的爸爸每每看到阿波,都分外警惕,甚至帶有敵意。
有次他故意請阿波吃他們的特産火球,讓阿波被燙到冒泡。結果阿波見招拆招,換個吃法——用水澆涼火球再喝下。
可突然火爸爸暴怒。
爲什麽?
因爲對他而言,阿波的舉動無異于挑釁,暗示他們水族可以随意澆滅,即消滅火族。
火爸爸的 " 應激反應 ",恰恰映襯出兩個族群之間長期劍拔弩張的相處狀态。
但。
影片借由爐小焰和阿波的浪漫純愛,也道出了——
" 差異之美 ",其實恰是某種不同的異質性才會迸發出吸引力。
一個對比。
之前雙方都不會認爲對方的族群有什麽優點。
但一次城牆潰堤的事故。
當爐小焰迅速用沙袋來堵住缺口,再巧妙地使出自己融沙做玻璃的工藝築成一道固化玻璃,成功阻止水災發生。
阿波直接贊歎:
我從沒見過這麽美的東西
她擁有與水截然不同的美,身體顔色變化莫測,在多彩的水晶石上能襯出斑斓動人的神采。
而阿波呢?
爐小焰發現,他溫柔感性,不像她那般容易對别人發火,以至于爸爸總要教訓她還沒有能力接管商店。
愛哭鼻子的水一家在玩看誰能忍住不哭的遊戲
他有獨特的水之美,當他馳騁于水面之上,可以劃出絢麗的彩虹。
是的。
當你沉浸在自己的團體叙事中,你不會覺得對方有什麽優點。
而一旦真的互相接觸。
便能在彼此身上看到,對方擁有的,并不是水火之間看似兩極的巨大差異,而是獨特的魅力。
我們對于異己群體的妖魔化想象。
說到底。
也隻不過是無意識的臆想而已。
等那層次元壁被打破。
我們或許會發現,原本他們并不可怕,相反還有些可愛。
03
自我探索之旅
所以回到開頭那個問題:它能繼續《頭腦特工隊》的神話嗎?
肉叔覺得:有點難。
爲什麽?
因爲《頭腦特工隊》具有更強的普适性,青春、焦慮、成長,是每個人都會經曆,且必然要克服的事。
而《瘋狂元素城》呢?
它說的卻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甚至于族群之間的矛盾。
對當下很多年輕人來說,這些,本就是可有可無的。
但真的僅僅如此嗎?
議題之外,它實則探讨的還是人,關于一個人是如何——
經由他者,望向自我。
一個片段。
水上列車的一場戲。
滿屏的水猶如一面鏡子,映照着爐小焰。
你會發現。
與阿波的相知相愛,讓爐小焰逐漸褪下了自己佩戴已久的假面,顯露出真實的自我——
那個雙重壓抑的自我。
一來,她被 " 好女兒 " 的身份牢牢困在家中。
作爲二代移民,爐小焰深知自己現有的舒适生活全部建立在父母艱辛的付出之上。
這種壓力迫使她必須做一個能繼承父親開店夢想的好女兒。
這家店是我們家族的夢想
有朝一日就全靠你了
她甯願選擇放棄追尋她真正的夢想。
我一直努力要繼承爸爸的家業
卻從來沒問過自己想要做些什麽
二來,礙于格格不入的 " 後來者 " 移民身份,她囿于烈火鎮這個小街區中。
爐小焰畏懼離開火族的專屬街區,她雖然性子果決勇敢,卻不曾想象自己天地能越出眼前的一畝三分地。
她不敢多踏出一步,哪怕外面有自己真正能大展才華之地。
直到她進入了真正的元素城中,那個長期被抑制的自我終于忍不住不斷湧上心頭。
爐小焰隐約看到了另一種人生的可能。
或許她可以成爲一個玻璃藝術家?
或許她不必繼承家業才能算 " 好女兒 "?
或許。
她敢于做出新的生活嘗試,本身,就足夠好了。
對于我們來說。
這才是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意義。
沒錯。
這世界紛紛擾擾。
每一天,我們都經曆各種各樣的輿論讨伐。
但與其說去站隊。
更有價值的事,是做好自己——一個獨立的,不屬于他人的自己。
正如火族那句信條:" 擁抱現在,因爲火光終将熄滅。"
每個人。
在别人的子女、丈夫、妻子、父母 …… 的身份之前。
找到自己,才能擁抱那道光。
本日打工人:巴斯特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