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今年在預制菜上動作頻繁。繼 4 月成立預制菜部門,5 月聯合農企、央廚、高校成立産業聯盟要重新定義預制菜的 " 科技與狠活 " 後,7 月 12 日,盒馬發布了水産預制菜系列新品——盒馬寶鮮。
據了解,盒馬寶鮮并不是成品菜肴,而是三去冰鮮水産品、半成品。但不同與其他三去水産、活魚現殺,盒馬寶鮮系列的魚都經過特殊的去腥處理,而這套去腥技術還獲得了兩項國家專利,據稱可成功去除 85% 的土腥味。那麽盒馬寶鮮究竟是如何給魚去腥的?又爲什麽要這麽做?盒馬全國水産采購總監劉勝兵給出了答案。
問:魚的腥味主要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劉勝兵:淡水魚和海魚産生腥味兒的原因不同,目前我們主要解決的是淡水魚的土腥味過重的問題。導緻淡水魚産生土腥味主要有兩個原因:1. 外界環境;2. 魚養殖、運輸過程中因應激反應而釋放出的容易讓魚腥的物質。
問:魚也有應激反應麽?
劉勝兵:魚非常容易産生應激。造成魚應激的因素也非常複雜,例如水溫、水質、飼料、運輸、養殖密度等等。魚發生應激反應後不僅激素水平會發生劇烈變化,也會造成很多外傷、内傷,嚴重則會造成魚大量死亡。所以解決魚應激的問題,是上遊養殖企業的長期課題。
另外,由于可能造成魚應激的原因很多,所以大家不難發現,自己在同一家店買的同一種魚,其腥味大小差異也很明顯。
問:盒馬爲何會想到要給魚去腥?
劉勝兵:盒馬 CEO 侯毅之前說過," 預制菜,好吃是王道 "。在我看來,要把預制菜做好吃,食材是關鍵。
前不久,農業農村部發布了《2022 年全國漁業經濟統計公報》,裏面有組耐人尋味的數據。截至 2022 年年底,全國水産加工企業 9331 個,水産冷庫 8675 座。水産加工品總量 2147.79 萬噸,同比增長 1.07%。其中,海水加工産品 1709.15 萬噸,占海水産品總産量的 49.4%。淡水加工産品 438.64 萬噸,僅占淡水産品總産量的 12.9%。從這組數據不難看出,淡水加工産品比例相比海水産品低很多,換言之就是淡水産預制菜仍然是一塊待開發的藍海。
爲什麽做淡水預制菜的少?究其原因,就是淡水産品多數腥味很大,尤其是淡水魚。很多大廚在處理淡水魚時都要經過吊水(暫養)、去黑膜、去貼骨血、去喉骨等步驟,對于廚房小白來說,難度很大。所以我們就像嘗試直接把去腥處理前置,讓消費者直接買到沒有腥味兒、清洗幹淨的魚。
問:盒馬寶鮮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
劉勝兵:這次我們是與廣東何氏水産、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合作,從改善養殖環境、減少應激、标準化加工三個方面着手,給淡水魚去腥。改善養殖環境就是停食暫養,通過逐步調整水質的方式,讓魚能夠排出體内的部分土臭素。同時,還要逐級降低水溫,保持魚的活力,同時降低産生應激的可能。最後,爲了減少因運輸造成的損耗和應激可能,我們就把加工過程前置,在工廠進行統一的宰殺、清洗處理,最後再通過冷鏈物流,将寶鮮魚送到盒馬的貨架上。
問:盒馬寶鮮系列預制菜上市之後銷售表現如何?消費者反饋如何?
劉勝兵:盒馬寶鮮系列是從 6 月 12 日逐步上架,已有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目前盒馬寶鮮魚的日均銷售相比上市初增長了 30%。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關注到,網友對于西湖醋魚的熱議,其中很多消費者反饋,西湖醋魚不好吃是因爲草魚的腥味過重。所以我們在杭州專門做了爲期 10 天的用戶測試,每天送出 100 條盒馬寶鮮草魚讓用戶做測試,有 94% 的用戶反饋,盒馬寶鮮草魚沒有土腥味兒。與此同時,我們也在關注用戶對不同商品的評價,将根據不同商品的反饋繼續對上遊養殖、加工流程做相應的調整。
問:如何看待水産預制菜賽道發展前景?
劉勝兵:有行業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水産預制菜行業規模爲 1047 億元,同比增長 22.3%,預計未來中國水産預制菜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到 2026 年水産預制菜市場規模将突破 2500 億元,占預制菜整體規模的四分之一。同時,預制菜市場的頭部爆品也多爲水産預制菜,例如大家讀熟悉的酸菜魚、小龍蝦、烤魚等等,這也意味着消費者對于水産預制菜的需求更大。
另外,我國是水産資源大國,水産品資源非常豐富。并且,中餐菜式繁多,涉及到水産的名菜更是數不勝數,但消費者在家常用的烹饪方式卻相對單一。這些都是對國内水産預制菜行業利好的信号。在推出沒有腥味的魚後,盒馬還将上線自有品牌的生蚝、無沙貝等水産品,從食材入手,做更好吃的水産預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