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龐華玮
編 輯丨姜詩薔
"3000 點保衛戰 " 再度打響。
10 月 20 日,滬指第 51 次跌落 3000 點。
此時," 抄底 ",還是 " 及時止損 "?
投資者的選擇出現了明顯分歧,部分投資者離場,也有部分投資者逆市加倉。
市場上既有北向資金持續淨流出,也有公募、私募機構逆市自購。
誰在止損?
最近兩年投資人的日子不好過。
去年,代表主動權益基金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下跌了 21.03%。
今年該指數繼續下跌,截至 10 月 20 日,今年以來,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下跌了 13.19%。
事實上,市場這一輪的下跌,出乎許多人意外。
10 月 16 日,東方雨虹董秘表示,"股票這樣個跌法,已經完全超出我的預期,一遍遍刷新了我的認知底線。"
10 月 17 日,業内盛傳 " 鼎泰公司緻投資人的信 ",信中鄭重建議持有人全部贖回該公司基金份額。理由是:" 股市已失去長期價值投資的基礎,我們作爲基于企業基本面的長線投資策略已經失效。"
不過,當天鼎泰資本對此作出了回應,表示信中涉及市場觀點的言論爲公司個别人員的看法,但其同時解釋了讓持有人贖回基金份額的原因," 沒有符合客戶賺取超額收益的預期,公司因此存在較大壓力,故與投資者溝通暫時贖回份額,以便調整投資節奏。"
而近期的北向資金淨流出屢創紀錄。
本周北向資金淨流出 240.46 億元,本月淨流出 371.90 億元,近 3 月淨流出 1143.08 億元。
部分私募已降低倉位。
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 我們目前倉位降至比較低了。"
其邏輯是,海外十年美債處于高位以及國際局勢面臨不确定性,國内當前經濟新的驅動力方向不明晰,政策刺激效果持續性仍待驗證,當前并未有反轉的邏輯産生,市場信心恢複需要仍需要修複的過程。此外,亦需重點關注當前南下資金持續流入港股的趨勢,或對 A 股帶來資金分流的影響。
事實上,部分投資者由于對後市信心不足,出現非理性抛售。
10 月 20 日,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 很多白馬股已經跌到了高點的五折,有的甚至隻有兩折、三折了,但很多投資者由于出現了恐慌的情緒,在低位上進行了割肉,才導緻出現了大盤加速下跌跌破 3000 點的現象。"
很多個股的價格已經創了一年以來的新低,但業内普遍認爲,此時跌破了 3000 點也使得 " 市場底 " 加速出現。
誰在加倉?
盡管滬指跌破 3000 點創出年内新低,但是最近有不少資金在逆市加倉。
有基金經理表示,本周一直在抄底,子彈已經打得差不多了;也有基金經理說,已經跌無可跌了,短期再往下也不怕了,到了正确承擔風險的時候了。
并且近期私募和公募機構出手自購的在增多。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近日已有 10 多家基金公司公告自購自家權益基金。
比如,10 月 20 日,創金合信基金公司公告,近日旗下基金經理謝創自購 10 萬元基金、陸迪自購 10.26 萬元基金;
10 月 19 日,天弘基金經理谷琦彬自購旗下新基金 80 萬元;
10 月 18 日,博時基金、鵬華基金和睿遠基金均公告将自購旗下權益類基金 1 億元,景順長城基金宣布不低于 3000 萬元自購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宣布自購旗下權益類公募基金 5000 萬元;
10 月 17 日,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告拟自購 2 億元新基金,工銀瑞信基金、招商基金均公告将 1 億元投資旗下權益類基金,中歐基金公告自購旗下偏股型基金及基金中基金(FOF)合計不低于 5000 萬元。
此外,10 月以來,還有德邦基金、興銀基金、華西基金等宣布自購旗下基金。
事實上,自今年 8 月 21 日以來,資管機構開啓了一波密集自購潮。據記者不完全統計,8 月 21 日至今,包括易方達、華夏、廣發等基金公司和一批券商資管公司近 50 家機構陸續發布公告自購旗下公募基金,合計金額超過 23 億元。
Wind 數據顯示,截至 10 月 20 日,今年以來共有 135 家基金公司申購了旗下基金 ( 含發起式基金 ) ,淨申購 806 隻基金,淨申贖基金規模 937.53 億元。其中,股票型基金淨申購金額 8.55 億元,混合型基金淨申購金額 17.69 億元。
除了公募機構之外,近期多家私募機構也自發開啓自購。
10 月 18 日,中歐瑞博發布自購公告,将于近期使用自有資金 1000 萬元投資旗下正在發行募集的新産品,在産品運作期間長期持有。
10 月 16 日," 民間股神 " 林園宣布跟投旗下所有産品。
9 月 7 日,迎水投資基金經理盧高文、陳遠芳使用自有資金共 1500 萬元申購旗下産品。此外,今年 4 月底,迎水投資自購旗下産品 1000 萬元。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 10 月 18 日,年内一共有 3 家私募發布了 4 次自購公告,合計自購金額達 4500 萬元。
事實上,随着市場行情下跌,看多的聲音反倒是越來越多。
10 月 20 日,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在過去 17 年的時間,A 股市場已經 50 次跌破了 3000 點,這次是第 51 次。但大盤 50 次站上了 3000 點,這一次應該也不例外。
"3000 點被視爲‘政策底’,一般到 3000 點之下,穩定股市的政策很可能會加大力度出台,市場還有見底回升的機會,有可能重新回到 3000 點之上。" 楊德龍說。
華商基金資産配置部研究員李健認爲,A 股創年内新低,或可借鑒逆向思維,此時不應悲觀。
百億私募半夏投資掌門人李蓓也看好 A 股,李蓓認爲将來牛市行情的級别會超過去的 2、3 輪小牛市,大概率超越 5 年一遇的級别,可能是 10 年甚至 20 年一遇的級别。
林園也認爲,市場可能産生一輪大級别的行情。他認爲,現在這個位置不見得是最低點,但是離最低也不遠了。從投資性價比來講,現在這個位置值得投資,其公司現在的策略就是進場,現在要膽子大,在别人恐懼的時候逆向投資,就要敢買。
SFC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 譚雅涵
21 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