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矽基實驗室,作者|山核桃
在商業世界裏,「年度總結」既是對一年成果的披露,也是對未來趨勢的展望。2023 這一年,即便對向來習慣變化的科技行業而言,都堪稱「巨變的一年」。
時間撥回 2023 年年初,大模型的火熱成爲了引發這場巨變的「導火索」。一時間,從千模大戰到百模大戰,從殺手級應用到 AI 原生應用,從大卷參數的千卡千億大模型再到深入行業強調實用的小模型 ......
僅僅是大模型一個領域,就讓無數英雄競折腰——大公司、創業者、投資人乃至每一個普通人,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焦慮與變化。
這種感受其實在多年以前,計算機專家吳軍就曾在他的《浪潮之巅》裏這樣形容:
" 那些有幸親曆了全部或部分信息革命曆史的人,他們都在自己年富力強時幸運地趕上了信息革命的大潮,那是人類曆史上科技進步最快,财富增長最多的人。但尚未投入到技術大潮的年輕人也不必擔心錯過了一個曆史機遇,因爲新的一場更深刻的智能革命已經拉開了序幕,那将是人類曆史上有一個偉大時刻 "。
毫無疑問,我們正處于科技行業的又一個「偉大時刻」。大模型殘酷的叢林競争、雲計算的破碎與重組、智能手機的行業回暖與新内卷、AI 芯片所掀起的軍備競賽、XR 行業的 iphone 時刻以及行業頂流「人形機器人」的火熱 ......
2023 年究竟發生了什麽?2024 年又将往何處去?「矽基研究室」通過盤點國内外科技界大佬們的年末總結(注:年末總結指的是年度信、最新采訪實錄等一線資料),試圖從這些原汁原味的觀察中厘清過去,展望未來。
這五個關鍵詞分别是:「洗牌」、「常識」、「聚焦」、「一把手工程」、「挑戰」。
關鍵詞一:洗牌
" 除了大廠,中美加起來應該可以支撐五六家左右。"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 CEO、零一萬物 CEO 李開複
過去一年中,中國科技企業的創始人們被反複問及的一個問題可能是:" 你預測未來行業最終的赢家有哪些?你會是其中的一員嗎?"
這種對行業座次的焦慮背後,其實是對技術壁壘的追問。去年 5 月,一份流傳甚廣來自谷歌研究員的吐槽至今仍讓許多人記憶猶新:「我們沒有護城河,OpenAI 也沒有」。而後,對于「何爲技術壁壘」的讨論在科技圈熱議,錢很重要,人也很重要,時間、算力、數據、算法、場景、成本、可靠性,各類競争要素被一字排開。
沒有人願意錯過,但所有人都恐懼落後。
前谷歌總部科學家,也是中國早期人工智能企業出行問問的創始人李志飛,從矽谷考察回來後,發現中國大模型的競争更加激烈了:
" 中國的競争是美國的 10 倍。很簡單,因爲中國的創業者規模是美國的 2 倍,客單價又是美國的 1/5,所以做除法,競争的激烈程度就是 10 倍。" 李志飛說。
競争不是一道數學題。比起年初入場時的不确定性,許多大佬在年末總結給出的預測是務實的。經曆了「套殼風波」後的零一萬物,其創始人李開複在最新接受《The Information》的采訪中提到:" 中國,我們最終隻有幾個大赢家,還有部分企業可能會體面地退出,但大多數企業要麽半途而廢,要麽轉向更實際的目标,比如爲特定行業構建應用和解決方案,而不是單純地追求大模型的研發。"
這背後指向一個趨勢:當底部模型能力逐步走向同質化,經曆了 2023 年的野蠻生長後,從新事物走向常态的大模型會已經曆了一個祛魅的完整周期,2024 年行業或将迎來格局的初步落定。
大廠與創業者間的關系一直十分「暧昧」,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合縱連橫在今天的大模型時代複現。曾經作爲「超級買家」的 BAT,不單積極布局自己的大模型生态,同時也在押注獨角獸。
據機構 IT 桔子的統計,2023 年誕生的 AIGC 及大模型相關的獨角獸有 5 家,分别爲智譜 AI、百川智能、Minimax 名之夢、零一萬物、光年之外(年内新晉,但之後被并入美團)。其中,除零一萬物之外,4 家已是騰訊的囊中之物。智譜 AI 背後,則站着騰訊和阿裏。
這群被時代選中的幸運兒們,能否如 OpenAI 一樣成爲巨頭間的幸運兒?巨頭們又該如何平衡與創業者之間的關系?在 2024 年,這些問題将會得到進一步的解答。
關鍵詞二:常識
" 不要試圖挑戰商業世界的基本法則。" —— OpenAI 創始人 Sam Altman
" 我多麽希望有人能早點告訴我這些。" 前幾天,Sam Altman 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平台上分享了自己創業的 17 條箴言,引發了諸多創業者的共鳴。在這些雞湯背後,「不要試圖挑戰商業世界的基本法則」這一條或許是許多科技從業者感受最深的。
商業世界的基本法則,就是商業常識,思考 PMF、思考商業模式、思考規模化、思考「如何才能賺錢」的一切。
在極度商業化的今天,科技的進步和商機是分不開的。尋求商業化,很多時候既是創業者創業第一天就信奉的準則,也是許多行業走向拐點的關鍵。妙鴨相機前産品負責人張月光在接受采訪時就說:"AI 的本質是工廠,是腦力革命的創造。工廠生産的貨品如果第一天賣不出錢,以後也賣不出去。"
做大規模,擴充生态,才能均攤成本,但科技企業享受規模化并沒有想象中那麽簡單。 作爲頂尖學者下場創業的代表,月之暗面創始人楊植麟在自己的年度總結裏分享了一個關于「真實規模化」的概念。
在他看來,任何虛僞甚至反規模化的行爲都不值得去做。這篇簡短的總結裏戳中了大模型行業的一些亂象,比如通過構造榜單領域内數據打榜是虛假的規模化,命題作文式的、以訓練千億萬億參數量模型爲目标的工作是虛假的規模化。
尊重商業常識,聚焦業務與用戶需求本身,這可能是 2023 年的創業者們踩過諸多大坑而換來的血淚教訓。
同樣回歸常識的還有消費硬件行業。VR 行業的遇冷,頭部廠商戰略收縮,行業正在重新思考需求與産品的匹配。PICO 的管理層在 11 月的内部信中提到,将「關注業務的技術競争力和長期發展,而不是以短期銷量爲導向」。
而對捱過寒冬,越過山丘後的智能手機行業而言,當行業内卷已成爲常态,又恰逢蘋果新品稍顯乏力的契機,在手機高端市場上,對華爲、榮耀等國産手機廠商而言,如何進一步做長長闆,攻破諸多的不可能,實現真正的「遙遙領先」,才是關鍵。
就像去年榮耀獨立三周年時,CEO 趙明對諸多「不可能」的回應:" 不可能走出與生俱來的定義,不可能超越行業預設的邊界,更不可能打破世界已有的認知。世界很小,榮耀無力打破,但這并非世界原本的樣子。世界很大。"
關鍵詞三:聚焦
" 解決問題其實不難,關鍵是如何在一大堆問題中找出最核心問題,不要被不重要的問題(噪音)幹擾思路與牽絆步伐。" ——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産業事業群 CEO 湯道生
收縮、轉型、精準 ——這是第三個關鍵詞「聚焦」背後的拆解。
過去一年,新的科技浪潮裏,湧現出無數的玩家,但在熱鬧的競争下,轉型與收縮也在同步進行。
雲廠商巨頭們可能是這股浪潮裏最先體驗到「冷熱交替」的人。過去一年,阿裏雲已更換了 3 位 CEO,持續動蕩間,組織架構經曆多次調整,與集團的關系也經曆了先分後合的變化。
組織變動隻是理解雲計算廠商們「轉型」的一個縮影。此前我們曾在《互聯網雲廠商的「新煩惱」:如何在痛苦磨底中講 AI 故事?》中其進行過系統分析,市場對當前互聯網雲廠商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從 2021 年開始進入調整期的互聯網雲廠商們短期增速是否已經觸底,何時實現複蘇?二是随着 AI 與雲的深入,AI 在業績端的貢獻如何量化以及如何看待雲廠商們後續的成長性?
經曆了 2023 年的轉型,雲廠商們在 2024 年給自己找到的關鍵詞就是「聚焦」。
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産業事業群 CEO 湯道生曾提到:" 解決問題其實不難,關鍵是如何在一大堆問題中找出最核心問題,不要被不重要的問題(噪音)幹擾思路與牽絆步伐。" 阿裏巴巴集團 CEO 和阿裏雲智能集團 CEO 吳泳銘也頻繁提及阿裏雲的戰略定位是是:「AI 驅動、公共雲優先。」
在大模型行業裏,模型的垂直化與專業化将成爲趨勢。 360 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在一次采訪中總結了 2024 年的行業走向,大模型一方面追求「大」,但另一方面也會追求「小」。在垂直化上,大模型将走向:行業垂直化、企業垂直化、專業垂直化、小型垂直化、分布式垂直化、專有垂直化。
關鍵詞四:一把手工程
" 擁抱 AI 時代,需要一把手來驅動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
中國科技界很長時間沒有過這樣的時刻了,一把手親自現場瞄準同一個目标——沒有人想要錯過大模型的浪潮。用流行的段子來說:"2023 年,流行一把手做大模型。"
一些流傳的故事可以印證這一點。比如已經「隐身」的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在大模型浪潮初期開始看人工智能論文了,分享自己的論文學習心得和對 ChatGPT 的思考。大廠各項目的一号位們爲了大模型,也親自下場盯項目。
前不久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就在演講中公開表示:" 擁抱 AI 時代,需要一把手來驅動 "。
一般來說,一把手親自下場專注某項業務,這至少代表了兩個趨勢:一是該業務的前景足夠廣闊,如果不冒險加入,自己就會被颠覆。二是大環境遇冷,必須依靠轉型收獲增長。
從這一點來說,大模型之于科技巨頭們,正有上述兩重意義。一方面,大模型的出現爲大廠們帶來了重構新商業模式的可能;另一方面,在互聯網市場整體遇冷的當下,大模型爲它們提供講述新故事的機會。
但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是所有一把手們親自下場都可以一舉成功。如果判斷失誤、公司内部整體慣性太大,改革都會遭遇挫敗。畢竟,一把手出場總會力圖調動更多的資源,也會帶來更大的風險。
關鍵詞五:挑戰
" 與其做低質量的監管,不如不要監管。" ——計算機科學家吳恩達
一邊是樂觀技術派的技術狂奔,另一邊則是悲觀派強調技術監管。
過去這一年間,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如偏見、假新聞、用戶安全等一系列監管與倫理争議也越發凸顯。一面是 AI 末世論,代表人物如馬斯克,呼籲更多監管。另一方面,則是技術樂觀派。計算機科學家吳恩達在最近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末日論非常荒謬,AI 監管将會阻礙 AI 技術本身的發展。
在他看來,與其做低質量的監管,不如不要監管。斯坦福大學 HAI 聯合主任李飛飛也在預測中提到,2024 年,人工智能政策将值得關注," 我們需要安全、可靠和可信賴地開發和使用人工智能 "。
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面臨收縮的監管環境。以 OpenAI 爲例。此前就因安全性引發内部的「宮鬥政變」,有媒體還總結了 chatGPT 吃過的官司——從作家到律師,再到被收集個人信息的普通人,大量訴訟下,争議重重
各國也陸續對 AI 技術的監管做出回應。去年 6 月,在漫長的拉鋸戰中,歐洲議會終于通過了《歐盟人工智能法案》。7 月,中國首個生成式 AI 監管文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也來了。
可以肯定的是,在 AI2.0 時代的早期,未來如何更好地在技術商業化落地與技術向善間尋找平衡,将會是 2024 年,也是科技發展的永恒課題。
誠然,沒有人能預測未來,特别對瞬息萬變的科技行業而言,适者生存是更樸素的道理。經曆了 2023 年的去僞存真,2024 年究竟是泡沫褪去,還是依舊喧嚣,我們無法給出準确的答案。但至少從上述五個關鍵詞來看,更多的共識正在形成。
參考資料:
1、20 社:《今年流行:一把手親自下場》
2、晚點 LatePost:《大廠大模型:久違的一把手工程》
3、鳳凰周刊:《過去一年,ChatGPT 吃了多少官司?》
4、新智元:《李飛飛吳恩達等 2024 年 AI 十大預測,GPU 短缺,AI 智能體一年内大爆發》
6、極客公園:《從 2023 看 2024,8 位大模型先鋒收獲的感悟、機遇與預言》
7、量子位:《周鴻祎預測 2024 年大模型趨勢》
其餘資料來自公開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