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正式上映了。
但有些梗,已經在我腦子裏笑了一星期。
低情商:人到中年,力不從心。面對妻子火熱的眼神,隻能穿得嚴嚴實實,打着滾靈活躲避。人生的關鍵在于挺住,可問題是挺不住 ……
高情商:手持一本《永别了,武器》。
低情商:不學無術,廢柴一枚。高一重讀了兩年,還搞不懂能量守恒定律。一下筆更暴露胸無點墨,文壇新星眼看連個小作文都搞不定。
高情商:我 已 封 筆 。
配合老師的恍然大悟、點頭哈腰,我笑得猛拍大腿。
什麽《二手傑作》,明明都是一流笑料!
前幾天看首映,觀影氛圍絕佳。
因爲它不僅好笑,而且夠荒誕、夠辛辣,與市面上一般的喜劇片不同,是很純正很極緻的諷刺喜劇。
笑完之後,意猶未盡。能記住一些想到就忍不住 " 噗嗤 " 的梗,還有複雜情緒萦繞心頭。
作爲導演王子昭的第一部長片作品,這種超高完成度和擋不住的靈氣令人驚喜。
我也真心期待,這匹黑馬能在 10 月、11 月盡情撒歡兒。
因爲,它滿滿的都是中國喜劇該有的樣子。
好敢說,我笑死
望子成龍見多了,見過 " 替子成龍 " 沒?
馬寅波(于和偉 飾):謝邀,在下成龍 ing.
作爲一名高中語文老師,馬寅波學富五車,出口成章。
可人到中年,事事不順。
心懷作家夢想,卻慘遭退稿 30 年。
講台上引經據典,同學們呵欠連連。
爲培養兒子馬墨(郭麒麟 飾)的文學素養,專門給他布置課外閱讀,然而一本《喪鍾爲誰而鳴》遞出去,馬墨連書皮都沒撕,滿腦子隻剩 " 敲鍾 "。
别說 " 雞娃 " 了,這智商還有救不?
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天,馬墨在學校墜樓。
人躺在病床上還沒醒," 笑話 " 已經傳遍校園角落。
是偷拍不成變意外,還是内有隐情要自殺?
面對衆人的懷疑和譏諷,馬寅波大筆一揮——遺書!
括弧:(爲)馬墨(代筆)的遺書。
出門在外,懷才不遇的身份自己給
誰能想到,正是這封遺書令馬墨一夜爆紅。
不僅在師生心中的形象有了 180 度大翻轉,還有出版商找上門要爲他出書!
馬寅波大受震撼:
好家夥,命運的齒輪還能從兒子往老子轉?!
很快,他說服了自己:
寒窗苦讀,名利雙收,這是我應得的啊!
于是,馬寅波開始以兒子馬墨的名義逐夢文學圈。
并在整出個暢銷爆款後,日漸走火入魔 ……
《二手傑作》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場父憑子貴的荒誕大戲。
身份的錯位,張冠李戴的誤解,成名前後的反差 …… 自然引發一系列 "連鎖笑點"。
尤其是馬墨爆紅前後周遭人的态度對比,每個鏡頭都嘲諷拉滿,笑果爆炸。
一個月前,他是老師眼中的 " 老鼠屎 ",同學心中的二傻子。
一個月後,他靈魂深邃,熠熠發光,是憑一己之力複興文藝的 " 逆行的天才 "。
遲鈍不是笨,是 " 遁形于凡人 ";學渣不是傻,是少年的憂傷。
曾經力圖勸退馬墨的紀老師(張子賢 飾),如今已把他當成自己最驕傲的 " 戰果 "。
号召同學們向馬墨學習,接受采訪大談 " 伯樂 " 經驗,在出版界大佬面前手把手力推!
姿态伸縮自如,變臉絲滑無比。
戲精學院優秀畢業生 +1
妙的還有大贊馬墨文采的出版社社長(馮雷 飾)。
滿臉堆笑上門要給馬墨出書,不然 " 着實愧對于文壇 "。
殊不知,這振聾發聩的文章背後,是馬寅波一次次被退稿的老臉。
随着衆人的 " 兩幅面孔 " 紛紛曝光,這場鬧劇正式拉開帷幕。
從校園到出版圈再到影視圈,導演的嘲諷炮挨個開轟。
感受下這個流程——
馬寅波(代子)出書。
大賣,慶功,淚灑節目,勇奪 " 年度風雲人物 "。
每一個環節都那麽熟悉。
馬寅波自己出書,套路走得更 6.
線下雇人回購,線上猛刷數據," 榜一大哥 " 盡在掌握!
宣傳也得大陣仗。
什麽?給媒體塞紅包?
那叫" 爲了文學請客吃飯 "!
笑死!真 · 要素拉滿。
看的時候忍不住想問:導演,文藝圈真沒你在乎的人了嗎?
回過來頭細品,更覺出情節設計與台詞金句的精妙。
馬寅波的文學夢想和語文老師的身份,讓他略帶點文人的酸腐和清高。
他一開口,陰陽怪氣的輸出功力 +max!
發布會要按諾貝爾規格,出書作序的人得是茅盾、老舍、魯迅 ……
走紅不是機緣巧合靠兒子,而是卧薪嘗膽 " 天道酬勤 "!
最逗的是兩父子被揶揄 " 大仲馬、小仲馬 ",馬寅波鐵口直斷:從來都是一匹馬!
中文的博大精深,拿捏!
不管是荒誕大膽的情節、娴熟的喜劇技巧,還是凝練幽默的語言,《二手傑作》都透着股親切感。
它讓我想起上個世紀末王朔和馮小剛的經典喜劇作品:《編輯部的故事》《甲方乙方》《大腕》……
擅于用通俗的嬉笑解構世道人心,也敢于用一針見血的諷刺冒犯全世界。
有一個細節,我印象深刻——
校長對馬寅波 " 循循善誘 ",暗示馬墨的智商跟不上集體," 不适合咱們重點中學 "。
鏡頭一轉,他身後的牆上貼着四個大字:" 因材施教 "。
這諷刺力道,穩!準!狠!
不同于一般的爆笑喜劇,《二手傑作》不僅敢開麥、敢冒犯,而且有着巧妙的手法和深邃的内核,能讓人一笑再笑。
還有些很皮的梗,網上沖浪十級選手看一眼就能笑到打鳴。
比如,爲馬墨才華傾倒的文藝少女,一夜成爲他的靈魂代言人,隻因 " 我的上升也是雙魚 ";
馬墨出書篇幅不夠,社長給出秘訣:字大行稀,句号成行!
以及馬墨開直播宣布 " 封筆 ",說着說着放話要 " 考清 ",我正滿頭問号,他接上了下一頁—— " 華北大 "。
哈哈哈哈哈哈哈!這斷句,基本告别清華北大了。
本豆瓣重度用戶最喜歡的梗,莫過于這一幕:
"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永遠在路上 " 豆瓣小組成員,冒雨爬窗戶給昏迷的馬墨送花。
小細節:還穿着小組 T、舉着愛心燈呢 ~
救命 …… 合唱一起,真把我笑不活了!
導演你承認吧,是不是也曾是個 " 含淚青年 "?
看過的豆瓣 er 沒覺得被冒犯,反而開啓了大銀幕打卡狂歡,和導演來了個隔空擊掌。
好笑,且有嚼頭;荒誕,也接地氣。
這才是我一直懷念的中國喜劇的樣子!
沒有裝瘋賣傻撓癢式的 " 搞笑 ",隻有流暢的叙事、辛辣的諷刺和值得刷屏的神來一筆。
當然,也少不了創作者對人性和時代的洞察——
好會拍,我愛看
一句 "1997 年就要過去,我很懷念它 ",讓我們唏噓了 20 多年。
它是馮小剛幾部賀歲喜劇的共同主題,也是觀衆對馮氏喜劇乃至國産喜劇經典的呼喚。
呼喚什麽呢?
講普通人的故事,幽老少鹹宜的默,戳當下社會的痛點。
《二手傑作》正是做到這幾點,讓我感受到一股國産喜劇複興的勁兒。
導演王子昭将鏡頭對準馬寅波,一個自命不凡的普通人。
活了半輩子依然庸庸碌碌,從夫妻感情到事業發展都岌岌可危。
但他心底,仍然留着一豆火苗:咱有才,隻是沒得志。
因爲這點期待,他筆耕不辍。
也因爲對自己的高估,他才會誤将炒作出的暢銷爆款當成天道酬勤的禮物。
先成功,再發瘋,瘋的全是幾十年來從未滿足過的欲望:
出書,成名,賺錢。
被家人尊重,被外界認可,讓所有人知道 " 書中還有我馬寅波 "。
以及很重要的,一個體面的書房 ……
善良,也怯懦;執着,也不甘。
它映射出的,不僅是馬寅波一個人,而是一群人甚至一代人,極度渴望填平欲望溝壑、獲取價值感而迷失自我的精神狀态。
看着馬寅波自恃 " 文人風骨 " 卻深陷紙醉金迷的樣子,當下忍不住笑,但笑過之後也有幾分悲涼的餘味。
他讓我想到《甲方乙方》中的人物——
大明星唐麗君厭倦了聚光燈下萬衆寵愛的生活,想過過 " 普通人的日子 "。結果官宣退圈之後,名氣散了,鏡頭沒了,想重回巅峰卻不行了。
家财萬貫的尤老闆好日子過多了懷念吃苦,于是被丢到鄉下沉浸式體驗饑寒交迫,等人來接時,他已經把全村的雞都給吃了。
還有大男子主義的張富貴,想體驗妻子平日 " 做牛做馬 " 的生活,慘遭 " 地主 " 一通欺淩後,三觀徹底重塑 ……
每個人看似荒誕的追求,折射出内心真實的空洞。
戲谑之下,是對人性的貪婪和虛榮赤裸裸的諷刺。
馬寅波陰差陽錯的走紅之路,與 " 好夢一日遊 " 沒什麽本質區别,隻是這夢拉長了一些。
隻有夢幻泡影燃燒殆盡,人才能落地生根,面對真實的自我。
琢磨得更深點,你會發現:
馬寅波靠着鴻 " 騙 " 巨制掌握流量密碼這事兒,說起來屬于意外,但意外的是,你竟然很難質疑它的存在。
就像當年《大腕》,将一場葬禮演變成一出廣告大片,連 " 屍體 " 穿的鞋都是皮鞋與運動鞋混搭,因爲兩隻都收了廣告費。
李成儒扮演的房地産商人,一開口就賣起價 4000 美金的高級公寓," 你别嫌貴,還不打折。"
現在回看,人家哪是 " 瘋 " 啊,簡直是預言家!
再看看眼前的世界——
流量至上、人設先行,資本裹挾,輿論見風使舵,物質成爲信仰,校園也不是淨土 ……
《二手傑作》辛辣嘲諷的每一點,都能與現實對應。
大膽開麥,建立在對時代、對社會、對生活的精準洞察之上。
這樣的喜劇,才能成爲觀衆的大銀幕嘴替,也才能煥發長久的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二手傑作》作爲導演王子昭的第一部電影長片,展現出驚人的高完成度。
笑點有靈氣,諷刺有創意,不做互聯網老梗的搬運工。
叙事上也不見生澀。
尤其是各個細節伏筆,如馬寅波被退回的稿件、随身帶的筆,還有搭在陽台上的小小書房 ……每一個細節都有閉環,砸出的包袱也沒落空。
包括精心構建的人物關系:
馬寅波和馬墨這對父子,一個不甘平庸步步緊逼,一個享受躺平活得通透。
兩代人的對照也是兩種價值觀的碰撞。
沒有對與錯,導演選擇把答案留給觀衆自己。
這種大膽、創新、恣意的心氣兒,真的很 " 壞猴子 "!
這些年來,壞猴子憑甯浩的《瘋狂》系列、《我不是藥神》《孤注一擲》等作品,樹立起創意與才華齊飛、票房與口碑兼收的金字招牌。
很多人自然地将它與另一家廠牌相提并論—— A24.
在好萊塢公式化電影令人審美疲勞的時候,A24 憑《月光男孩》《伯德小姐》《瞬息全宇宙》等片異軍突起,拿獎拿到手軟。
同樣創立于 2012 年,同樣扶植新人導演,同樣有着強烈而獨特的審美傾向。
壞猴子和 A24 讓人看到的是關于電影的無限可能性。
這當然與技術、審美、态度等要素息息相關。
但我想,兩家廠牌共同的核心精神在于:珍視才華,尊重創作,熱愛電影。
隻有紮實的創作,才能完成真正的傑作。
這正是《二手傑作》戳中我心的關鍵——才華沒有 " 二手 ",創作隻能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