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8 月 21 日上午收盤,機場航運闆塊走低,上海機場、白雲機場股價雙雙跌停。
此外,南方航空、華夏航空、中國東航、春秋航空、中國國航等股紛紛跟跌。
消息面上,網傳機場與中免重簽協議,免稅經營的扣點大幅下降。據每日經濟新聞 8 月 21 日消息,白雲機場董秘戚耀明向記者表示:" 白雲機場與中免還沒有探讨過扣點調整的問題。"
記者以個人投資者身份緻電上海機場年報公開電話,詢問重簽免稅協議及調整提成比例的流言是否屬實,對方表示,在相關協議沒有簽訂前,公司沒有辦法進行披露,也沒有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目前還是以 2021 年簽訂的免稅補充協議爲準。
據澎湃新聞 21 日消息,對于白雲機場今日股價暴跌,記者緻電該公司證代,接線人員表示," 我們也在納悶、也不清楚是怎麽回事,(公司)整個運營情況都是正常的,政府層面也沒有不利的相關政策出來。剛才在查輿情,并沒有發現對公司不好的因素。晚一點再從市場那邊看看,我們也再去了解一下。"
對于國際航班恢複的進展,上述工作人員表示," 盡管當前國際業務确實沒有恢複到預期,但也在恢複得越來越好,往一個好的方向去。國際航班的恢複情況應該不是(股價大跌的)主要因素,否則例如首都機場等也會同樣大跌。"
近日,民航局數據顯示,7 月份全行業完成旅客運輸量 6242.8 萬人次,同比增長 83.7%,較 2019 年同期增長 5.3%,創民航月度曆史新高。其中,國内航線共完成旅客運輸量 5907.5 萬人次,環比增長 16.8%,同比增長 74.6%,客運規模超過 2019 年同期的 12.1%;國際客運市場仍處于恢複階段,共完成旅客運輸量 335.3 萬人次,環比增長 32.6%,客運規模相當于 2019 年同期的 50.9%。
據統計,7 月份,暑期旺盛的出行需求推動航空運輸市場持續增長,全行業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 113.7 億噸公裏,同比增長 67.1%,運輸規模連續 8 個月回升,行業總體運輸規模首次超過疫情前水平。
業績上來看,11 家航空機場闆塊的上市公司已公布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 4 家預計扭虧爲盈,1 家預增,6 家預計虧損幅度減小。
8 月 14 日晚間,中國國航、中國東航、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等航司陸續公布了 2023 年 7 月運輸生産情況簡報。
運力方面,國航、東航、吉祥及春秋客運運力投入分别同比增超 1 倍、增近九成、增超六成以及三成。國際航線的客運運力投入方面,春秋航空同比增近 65 倍。國航、東航、吉祥分别同比增近 16 倍、15 倍以及 13 倍。
需求方面,國航、東航、吉祥航空 7 月旅客周轉量實現同比增超一倍,春秋航空旅客周轉量實現同比增近六成。其中,國際航線需求同比迅猛恢複,春秋航空同比增超 80 倍。國航、東航、吉祥分别同比增超 22 倍、20 倍以及 17 倍。客座率方面,春秋航空最高,達 92.3%,同比超過 13.78 個百分點。吉祥航空達 87.26%,同比增幅最高,超過 16 個百分點。
據澎湃新聞報道,8 月 15 日,記者緻電包括東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等多家航司的證代,相關工作人員均表态稱,今年暑運旺季業務呈積極恢複态勢,并對全年業績有發展信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王帆)、澎湃新聞、市場數據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