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三,CELL 旗下子刊《Current Biology》發布了多國科學家對知名作曲家貝多芬頭發樣本的 DNA 檢測結果,不僅進一步提供了有關他潛在死因的線索,同時意外地與現實社會産生了共振。
(來源:Current Biology)
貝多芬的全名爲路德維希 · 範 ·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 年 12 月出生于神聖羅馬帝國的伯恩,經曆多年的疾病折磨後,于 1827 年 3 月 26 日死于奧地利帝國的維也納。
在貝多芬死後,人們在他的遺物中找到了《海利根施塔特遺囑》,在這封寫于 1802 年的信中,貝多芬表達了對聽力問題的痛苦,請求他的兄弟們在他死後找出病因并公之于衆。因此在他死後,當時的醫生們把他的腦袋打開,試圖從生理結構上找到病因,以當時的科技水平,這樣的做法顯然是徒勞無功。
但此舉也給未來留下了伏筆——從貝多芬臨終前開始,前來探望他的友人們不時提出請求,剪下一些樂壇巨匠的頭發留作紀念。而在經曆開顱手術後,貝多芬标志性的濃密頭發也蕩然無存。
而這些頭發,正是今天科學家揭開 200 年前秘密的關鍵線索。
現代科學對于貝多芬死因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1994 年。那一年的 12 月,美國貝多芬學會以 9700 美元從蘇富比拍賣行拍下了一盒 " 貝多芬頭發 ",随後放在加州的博物館裏進行展示。
(來源:維基百科)
這盒頭發的來源是一名叫做費迪南德 · 希勒的作曲家,當年 15 歲的他在貝多芬去世那天剪下了這撮頭發,數十年後作爲禮物送給了他的兒子。
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對這撮頭發的分析顯示,其中的鉛含量高達正常水平的 100 倍。後續的論文推測貝多芬可能在用藥、飲食或者使用餐具的過程中,意外攝入了大量的有毒金屬。這也是本周之前,科學界對于貝多芬死因的最可靠證據。
然而本周發布的論文顯示,這撮頭發根本就不是貝多芬的。
随着 " 貝多芬死于鉛中毒 " 的證據問世,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貝多芬研究人員意識到 DNA 技術揭開貝多芬死因的作用。在美國貝多芬學會的資助下,包括前面提到的 " 希勒樣本 ",研究人員從全世界找來了 8 份 " 貝多芬頭發 "。
(來源:Current Biology)
通過 DNA 對比,研究人員首先确認希勒樣本來自于一名女性,具有阿什肯納茲猶太人的基因特征。學者們據此推測,這撮頭發的主人可能是費迪南德 · 希勒的猶太兒媳婦 Sophie Lion。
在剩下的 7 份樣本中,有 5 份檢出了相同的 DNA 特征,考慮到這些樣本源自全球的背景,以及其中兩份具有 " 無可挑剔的保管流程 ",研究人員據此确信這些樣本來自于貝多芬本人。
通過對這些樣本的 DNA 測序,科學家們雖然仍無法解答天才音樂家的耳聾原因,但對于曆史記錄中反複出現的 " 腹痛 " 有了确切的發現。科學家指出,貝多芬擁有的基因變異,使其天生就更容易發生肝髒疾病。更具有決定性的是,在貝多芬頭發中也找到了乙肝病毒的 DNA 痕迹,這可能是導緻貝多芬常年蒙受疾病痛苦的原因。
至于貝多芬是如何感染上病毒的,恐怕答案已經湮沒在曆史中。貝多芬研究者 Meredith 博士介紹稱,貝多芬沒有使用過靜脈輸入的藥物,同時終身未婚,雖然與多位女性有過情史,但具體的細節已經無從考據。
論文的作者之一、馬克斯 · 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基因學家 Arthur Kocher 也推測稱,貝多芬可能是通過母嬰傳播感染病毒,大約有四分之一的感染者最終會出現肝硬化或者肝癌。
當然,時隔 200 年的 DNA 檢測并不足以确切說明貝多芬的死因。曆史記錄顯示,貝多芬存在嚴重的消化問題,長期存在腹痛和腹瀉問題。最新的科學數據使得貝多芬患有嚴重腸道疾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肝病成爲最有可能的答案。
除了疾病外,科學家們還從貝多芬頭發的 DNA 中發現了貝多芬身世的疑雲。
通過比對至今仍居住在比利時的範 · 貝多芬家族後人 DNA ——按照族譜他們與天才音樂家擁有同樣的祖先,研究人員發現:Y 染色體對不上。
論文作者之一、魯汶天主教大學的遺傳系譜學教授 Maarten Larmuseau 給出了他的猜想:貝多芬的父親,可能不是貝多芬爺爺的親生兒子。Maarten 解釋稱,資料中找不到貝多芬父親接受洗禮的記錄,他與貝多芬的爺爺關系一直不好,同時貝多芬的奶奶還有酗酒習慣,這些都是潛在的外遇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