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前兩個月,問界汽車分别以 32973 輛、21142 輛銷量,連續兩月蟬聯國内造車新勢力銷量榜首。問界的暢銷,無疑令車企與網友們看到了華爲強大的品牌号召力,也讓消費者更期待華爲智選車業務其他車型的到來。
不用急,華爲智選車全家桶馬上就要來了,而且是問界、智界、傲界、享界四大品牌均有新品将至,覆蓋 30 萬元 ~100 萬元價位,轎車、SUV、MPV 等車型全都有。
今年是華爲智選車爆發的一年,也是向其他車企展露智選車實力的時刻,若即将推出的這些産品能獲得消費者認可,那麽華爲将證明自己擁有「幫助」任何車企沖上高端的實力,從而獲得更多車企的合作。
當然,一切的前提在于,華爲與四家車企合作的新産品能夠打動消費者。
作爲華爲智選車業務的首個品牌,其與賽力斯聯合打造的問界汽車已然成爲了國内造車新勢力中的「扛把子」。不過目前問界汽車的産品價格卻有些奇怪,M5 與 M7 價位重合,都是 25 萬元起步,頂配不到 35 萬元,但 M9 價位卻處于 45 萬元 ~57 萬元。
鴻蒙智行官方已确認,問界 M5 智駕版将迎來配置更新,預計 5 月交付,但标準版暫無更新計劃。小通認爲,問界 M5 應當适當降價,或推出低價換代款,避免與 M7 直接競争,畢竟近幾個月問界 M5 的銷量并不理想。
至于 35 萬元 ~45 萬元價位區間,将由問界 M8 填補。近期問界 M8 已有大量諜照曝光,從圖片來看,該車「承前啓後」,前臉與 M9 基本相同,尾部則與 M7 十分相似,标配激光雷達。
該車具體信息暫未曝光,推測對标理想 L8 車型,主打家庭場景。問界 M8 的尺寸可能略大于 M7,提供 5 座 /6 座 /7 座版本。從目前信息曝光的密集度來看,該車估計今年下半年才會發布上市,智駕功能無疑是産品一大亮點。
2024 年問界汽車的銷量目标爲 60 萬輛,平均月銷五萬輛,不過 1 月和 2 月問界汽車累計銷量僅 5 萬餘輛,接下來的壓力不小。
3 月起汽車行業逐漸回暖,新款 M5 智駕版也将上市,問界 M8 雖無更多信息,但參考 M7 和 M9 的熱銷,提前預定爆款并不過分。問界的首要之急恐怕是提升産能,避免消費者久等,發生類似智界 S7 的情況。
去年底上市的智界 S7,發布會上餘承東就官宣訂單量已突破 2 萬輛,上市當天又收到了 5000 輛訂單,對于一款 25 萬元 ~35 萬元的産品而言,上市第一天收到 25000+ 訂單,已算是爆火。可智界 S7 的交付卻成了問題,消費者遲遲等不到自己預定的産品,導緻華爲不得不出錢補貼消費者,并準備在今年 4 月推出 S7 的小改款,可能會有增程版。
還有消息指出,在該車之後,智界品牌将推出第二款産品—— S9。有趣的是,該車并非轎車,而是一款轎跑 SUV,預期價位 40 萬元 ~50 萬元。近幾年國内跨界車非常多,但基本與 SUV 相關,大空間太香了。
從諜照來看,智界 S9 采用溜背式設計,頂部有一顆激光雷達,車身比普通的轎車高一些,頭部空間更充裕。内飾方面,智界 S9 延續了 S7 的設計方案,并且前排座椅有 Maglink 接口,可以外接華爲平闆。
值得一提的是,智界 S9 的方向盤不再是「Luxeed」字母,而是換上了全新 logo,可能是智界品牌的新車标。就像問界汽車的命名幾次變更,智界車标的變化,也說明該品牌正一步步探索适合自己的路線。
智界汽車可以摸着問界汽車的石頭過河,倒是可以輕松一點,問界汽車從智選 SF5 算起,大概用了兩年時間,才真正看清楚方向。
智界 S9 的到來,是華爲智選車業務的一次探索,不再拘泥于傳統的轎車、SUV、MPV 三大車型,開始嘗試跨界産品。轎跑 SUV 擁有更大的空間、更低的風阻,适合追求乘坐舒适度與操控性的消費者,再加上擁有華爲的智能座艙和智駕功能加持,同價位擁有不錯的競争力。
當然,智界 S9 最重要的還是要确保産能,希望這次奇瑞給點力,别再出現讓消費者苦等了。
比亞迪仰望 U8 的暢銷,讓消費者看到了國内車企的技術實力,也證明了中國車企能夠立足百萬級市場。華爲與江淮聯手推出的傲界品牌,同樣定位百萬級豪車,可是傲界能成爲下一個仰望嗎?
按照之前公布的消息,傲界品牌涉及車型包括轎車、SUV、MPV 等車型,首款産品或爲 MPV。江淮與華爲簽署的《智能新能源汽車合作協議》公告指出,江淮與華爲聯合專爲豪華 MPV 開發了「X6」平台,車長 5200mm、軸距 3200mm,規劃年産能 35000 輛。
近幾年國内布局 MPV 的新能源車企非常多,如騰勢 D9、魏牌高山、小鵬 X9、岚圖夢想家、理想 MEGA、極氪 009 等,定價普遍在 30 萬元 ~60 萬元。從銷量排行榜來看,沒有任何百萬級 MPV 月銷量能達到四位數,傲界 MPV 規劃年産能 35000 輛,看來對産品很有信心。
關于傲界首款 MPV,目前暫無太多信息,從 X6 平台尺寸數據來看,比「加價王」豐田埃爾法還要大不少,但是車長和軸距略小于理想 MEGA,若不追求低風阻設計,頭部空間可能會更充裕。推測該車會标配冰箱、彩電、大沙發,以及具有激光雷達的高階輔助駕駛。
與合資百萬級 MPV 相比,優勢當然會大得多,畢竟埃爾法在日本本土售價也就 25 萬元 ~45 萬元,隻是在中國賣得貴。
另外,第一财經報道稱,從内部人士獲悉,傲界還将推出一款百萬級轎車,對标寶馬 7 系,該車同樣沒有曝出太多信息。
傲界的産品目前都在規劃和設計驗證階段,按照江淮 2024 年新年賀詞中的說法,這些産品都将于 2025 年發布。畢竟是百萬級産品,需要用心打磨。
提到北京汽車,現在消費者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北京奔馳,未來卻可能是享界。據 DoNews 報道,北汽藍谷與華爲合作的享界品牌将于今年北京車展展出首款産品,該車爲行政級轎車,内部定價 30 萬元 ~50 萬元,6 月發布上市。
看來,華爲苦心經營市場已久的智選車,終于要向 BBA 發起終極挑戰了。要知道,行政級轎車從來都是 BBA 的主場,寶馬 5 系、奔馳 E 級、奧迪 A6L 等産品,幾乎統治着行政級轎車市場,國産車僅有紅旗可以一戰。
享界首款車型已有諜照曝出,與智界 S7 有些相似,但尺寸更大,外觀也更加大氣,提供電子後視鏡版本可選。
相較于傳統品牌,享界擁有智能座艙、智控等優勢,方便各座位的乘客調節車輛,能夠顯著提升舒适度與檔次。
另外,報道中還提到,享界後續車輛爲休閑型轎車與 SUV。看來,享界品牌的屬性就是區别于主流市場,要麽是穩重的行政風格,要麽就是運動休閑風格,與其他智選車品牌區分,避免直接競争,減少智選車之間的内耗。
2022 年 12 月 8 日的内部會議上,華爲智能汽車 BU CEO 餘承東表示,車 BU 要在 2025 年盈利。
縱觀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目前僅有比亞迪、特斯拉、理想三家車企盈利,若隻看造車新勢力,那麽就隻剩下理想了。新勢力無法盈利,主要原因在于汽車屬于重資産,研發與生産成本太高,蔚來去年營收已超 500 億元,卻依然虧損嚴重。爲了彌補虧損,已有不少新勢力放棄直營模式,轉爲經銷模式,依靠經銷商分擔壓力。
華爲選擇智選車模式,将生産成本分給了傳統車企,自己負責産品的深入設計與軟件開發,以及部分硬件的生産工作,主要涉及底盤、電機、激光雷達、車機系統,以及全車智控等領域,搭載的車型越多,平攤下來成本就會越低。
從産品布局來看,華爲已實現 25 萬元 ~100 萬元價位覆蓋,大多數産品也表現出了一定的競争力,但智界新車與傲界、享界汽車尚未發布,究竟能否獲得消費者認可,依然要冷靜看待。畢竟唯一盈利的造車新勢力理想,近期推出的純電 MPV 車型 MEGA 也遭遇了滑鐵盧。
另外,行政級轎車較爲注重豪華屬性,鴻蒙智行常規轎車需要依賴智界,而智界品牌目前僅有 S7 在售,覆蓋範圍太小。期待智界早日推出 S5,下沉市場。
至于盈利問題,可以參考與華爲合作的賽力斯,2022 年虧損 38.3 億元,2023 年收窄至 21 億 ~27 億元(預計),按照現在的銷量進展,今年虧損很可能在 10 億元以内。處于重資産模式的賽力斯,2025 年都有機會扭虧爲盈,華爲車 BU 自然也有機會。
華爲車 BU 即将迎來脫離危險期後的第一次考驗,傲界、享界兩大品牌定位更高,正是證明華爲品牌價值和帶領其他車企沖高的時機。
小通預測,2025 年華爲車 BU 與問界汽車可以扭虧爲盈,但加入較晚的智界、傲界、享界,仍需要時間經營,預計 2027 年前後才能實現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