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新格局,加速形成。
幾年前,明源君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房地産未來會分裂成四個行業,房企也已将分化成四類企業:
投資商:利用便宜的錢,在地産全産業鏈尋找投資機會,從中獲利。開發商:類似于傳統手藝人,靠品牌輸出及項目開發管理能力賺錢。運營商:圍繞存量物業運營賺取租金;以及自持物業增值産生收益。服務商:通過爲客戶提供服務,賺取服務費用。
這四種角色,可能會有所重合,也就是說,一家房企可能同時扮演着其中兩個或以上的角色。
過去,住宅市場處于上升周期的時候,絕大部分房企都屬于開發商的角色,大家的業務模式大同小異,都是以住宅開發爲絕對核心甚至唯一業務。
而随着住宅業務縮水,房企轉型不斷深入,目前行業分化已經逐步成型,上述這四種身份,在房企身上體現越來越明顯。一種新的房地産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01 地産行業分化重整,呈現出 2 大變化趨勢
一方面,投資與開發加速分離。
過去開發商多數是大包大攬模式,投資 - 設計 - 招采 - 建設 - 銷售,每個環節都抓在手裏。
這種模式,在過去市場良好,房價上漲的時候,是沒問題。房企雖然借了很多錢,付了很多利息,但上漲的房價帶來的利潤空間,可以覆蓋掉這部分成本。
依靠負債驅動發展,一旦遭遇融資收縮,風險便暴露無遺。而在供需逆轉之下,這一模式也難以爲繼。
據七普數據,截至 2020 年末,我國家庭戶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爲 41.76 平方米,這個數據,已經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房子緊缺的時代過去了。
購房需求已經從追求 " 有房子 ",升級到追求 " 住得好 "。改善型置業成爲絕對購房主力。
這對很多開發商來說,也是緻命的打擊——沒有造好房子的能力,在這個市場沒法立足。
行業的變化,加速了投資與開發的分離,帶動了地産代建快速崛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 90 多家房企涉足代建業務,其中,大多數是民企。
代建企業通過輸出專業能力,爲委托方提供項目建造、咨詢、銷售等服務,賺取代建費。有的代建方具有較好品牌認知度、美譽度,還可以輸出品牌,讓項目産生溢價,獲取利潤分成。
這幾年,在城投托底拿地、出險房企纾困、保障房建設等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地産代建迎來了飛速發展。僅去年一年,代建企業新項目建面預計就達到 17312 萬平方米,同比大增 56%。
代建的崛起,宣告地産開始步入投資與開發分離時代。
另一方面,運營商與服務商規模漸成。
過去高周轉模式下,房企與項目之間的關系,從項目交付出去那一刻就結束了。
而事實上,建築的生命周期才剛開始。在整個生命周期上,還有很多環節可以賺錢,比如,做項目運營,爲項目裏的人提供服務,做項目維護甚至重建。
商品房年銷售額最高規模是 18 萬億,去年下滑至 11.6 萬億。未來是否還會縮水很難說,但極大概率不會重回巅峰。
市場趨于飽和,增量空間很難養活過去那麽多的房企,也很難支撐現有房企規模持續增長。
房企不得不從存量空間去尋找機會:
一是通過存量物業運營,如商業空間、産業園區、長租公寓等,通過運營使物業增值,并獲取租金收入。二是給予存量物業提供服務,賺取服務費用。典型的如物業管理,産業園區管理服務,大型場館運營服務等。三是介入存量改造,也就是城市更新,房企可以參與各地老舊小區、老舊廠房等的改造。
當前,增量開發與存量運營之間,已經形成此消彼長趨勢。
多元化發展的房企,存量運營及服務收入在總營收占比不斷提高。
比如以運營能力見長的華潤置地,多年來積累的購物中心、寫字樓、酒店、長租公寓等優質資産,爲其的持續增長打下了堅實基礎。财報顯示,今年前六個月,華潤置地經常性業務收入 227.8 億元,在集團業務中的利潤貢獻占比已經達到利潤貢獻占比已經達到 51.4%。
" 住宅 + 商業 " 雙輪驅動的新城控股,商業闆塊也在繼續增長。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城控股實現商業運營總收入爲 62.12 億元,同比增長約 19.44%,其中,物業出租及管理業務毛利 41.91 億元,在公司總毛利中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 43% 大幅提升至 57%。
挖掘存量物業的價值,不僅是房企發展的需求,也是政策引導的方向。尤其是體量龐大的住宅。
住建部數據顯示,2023 年全國共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共 5.37 萬個,共完成投資近 2400 億元。
中國住宅建成時間集中,老齡化也集中。按照中央的規劃," 十四五 " 期末,将力争完成 2000 年底前建成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這樣的老舊小區,大約有近 17 萬個。這個體量,也足夠養活很多房企了。
02 活下來的房企,各有各的拿手戲
如前文所言,以前房企全都做住宅産品的時候,大家的模式高度重合,就連産品都高度同質化。即便如此,由于市場空間大,容錯率高,就算房企資質平平,也能野蠻生長。
這一輪的洗牌,使一批房企離開牌桌。活下來的房企,也出現明顯分化:不僅差距拉大,差異也在放大。行業呈現出 " 百花齊放 " 的趨勢。
做住宅開發的房企,各有各的護城河
這幾年,地産百強榜座次發生了劇烈變動,國央企整體上行,而民企普遍回落。而那些仍然穩住、甚至還逆襲的房企,都有自己一套殺手锏。
有的在布局上占領優勢。
統計顯示,去年 top20 房企中,均價在 3 萬元 /㎡以上的有 3 家,依次是:濱江(43073 元 /㎡)、越秀(32790 元 /㎡)與華發(31545 元 /㎡)。
銷售均價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
布局,城市能級越高,地價越高,項目售價也水漲船高;産品定位,改善乃至豪宅産品具有更高溢價空間,能爲房企争取更多的利潤。
這與當前改善主導的需求結構也是匹配的。
這幾家房企的共性,就是布局高度集中,且重倉核心城市:濱江重倉在杭州,華發重倉在上海,越秀重倉廣州。
有人可能會認爲,高能級城市房企都搶着進,這構不成什麽獨家優勢。
其實不然。很多人可能也注意到,這一輪深耕型房企反而抗風險能力普遍更強。房企長期深耕一個區域,對城市發展、客戶特征的了解更深入,有助于精準投資及産品研發。
口碑建立也并非一拓而就,房企在一個區域長期紮根,其知名度和影響力也并非一個新進者所能比拟的。
有的在開發能力上有獨到之處。
上述提到的越秀地産,除了布局優勢外,還有一個殺手锏,就是 TOD 項目開發能力。
TOD 項目體量大、業态複雜、開發難度高,很多房企對此望而卻步。
越秀地産的前身是廣州城建總,先天具備參與城市建設的基因。在高難度的 TOD 項目開發上,越秀地産如魚得水。
截至今年六月份末,越秀地産在廣州和杭州共開發 10 個 TOD 項目,TOD 項目的總土地儲備更是達到了 310 萬平方米,約占總土地儲備的 12.4%,約占總土儲面積的 12.4%。
上半年 TOD 項目貢獻了 94.6 億銷售額,對整體業績的貢獻率達到 17.1%。
有的積累了良好的産品口碑。
比如綠城,算是少數有品牌效應的房企之一。
今年前 10 個月,綠城實現了約 2150 億的總銷售額,其中自投項目銷售額 1303 億元,位列行業第六,較去年排名又提升了一位。代建項目的銷售金額更是達到了 847 億元。
綠城的口碑效應,也影響着綠城體系的各個闆塊。
比如其代建闆塊 ,得益于母公司的背書,綠城管理不僅能輸出項目管理能力,也能爲委托方輸出品牌,幫助項目溢價。單憑這一點,便足夠吊打許多同行。
有的管理能力遙遙領先。
說起管理,業内有兩家房企爲人們津津樂道。
一家是濱江地産,以超高人效爲人所知。
近年來,濱江的人均銷售額一直保持在 " 過億 " 的水平,遙遙領先于同行。
超高人效的背後,一是布局高度集中,管理半徑小,效率極高;二是強大的供應鏈,減輕了濱江的管理壓力。
很多房企都在學習 " 濱江模式 ",但至今沒有哪家能超越。
另一家是中海,素有利潤王之稱,雖然這幾年利潤率有所下滑,但依然遙遙領先。中海最有名的,是其成本管理能力。A4 紙雙面打印的故事,在業内幾乎人盡皆知。
中海仍持續強化其成本費用管控優勢。
中海去年的分銷費用與行政費用合計占收入的比例爲 3.4%,同比下降了 0.2 個百分點。同時,還通過供應鏈集中采購方式将招采成本降低了 13%。
當然,中海 " 利潤王 " 的身份,還得益于精準拿地布局,以及超低的融資成本。其融資利率一直以來都處于行業最低區間。
轉型多元化的房企,已逐步建構起新增長極
部分房企轉型已見成效,他們不僅是開發商,更是地産運營商、服務商。
最有代表性的,當屬華潤置地。前瞻性的多元化布局,讓華潤置地在面對行業調整時有了更多勝算。
目前,華潤置地經常性業務的利潤率已經超過開發業務,第二增長曲線已正式形成。旗下的萬象系購物中心,已成爲内地高端商業的代表,也是華潤置地最閃亮的一張招牌。
未來,華潤置地的目标是轉型大資管。戰略核心是将 " 經營性不動産業務 " 調整爲 " 經營性不動産與資管業務 "。
作爲民企之光的龍湖,多元化轉型成效更加凸顯。
截至去年,龍湖的運營及服務業務對集團核心權益淨利的貢獻率,已經達到 60% 以上。換言之,現在的龍湖,與其說是一家開發商,不如說是一家地産運營商 / 服務商。
早在多年前,其他房企還在住宅市場跑馬圈地的時候,龍湖便開始将眼光轉向存量市場,并逐步确立了一個開發航道、兩個運營航道、兩個服務航道的 "1+2+2" 三大業務闆塊。
經過多年培育,運營和服務業務已進入收獲期,成爲龍湖集團利潤企穩、重回增長的重要引擎。
這些率先突圍的房企,有力的推動着行業走向一種全新格局。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明源地産研究院 ",作者:若可,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