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的月亮不比咱的圓,但楊紫瓊捧回的金球是真圓啊。
前幾天,她剛憑口碑作《瞬息全宇宙》摘下了金球獎音樂喜劇類影後。
這是她事業生涯拿到過的最重量級的獎項,對亞裔演員而言也意義非凡。
年到六十,風華才正好,真看得我鼻子酸酸。
領獎台上,她的一番感言也講得精彩。
先是感慨從業近四十年,終走到這一時刻的不易。
字幕 Bilibili @刺猬電影站
又從女演員的年齡和性别困境談起,但沒有絲毫自怨自艾,隻有充盈的自信和松弛。
我想女性朋友們都明白這一點
随着日子一天天過去
時間一天天過去
數字越來越大
機會似乎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小
我當時可能在想,好吧
嘿,别這樣姑娘,你表現得很好
字幕 Bilibili @刺猬電影站
見證了這一加冕儀式的我,心頭自是歡喜。
可回頭想想咱内娛,喜悅卻又化作一聲歎息——
一腳邁入老年,卻仍能獲得行業的至高肯定,這對所有女性都是激勵與鼓舞。
可細想,又有幾人有楊紫瓊的運氣,抓得住姗姗來遲的星運?
如今這個時代,可以說是大齡女演員在曆史上最好的時機。
可若再看一眼我們自己的大齡女郎們。
說實在的,有時我真替她們感到不值。
楊紫瓊在金球獎的頒獎禮上講了個段子,逗得滿場哄堂大笑。
她說她首次來到好萊塢時,因為自己的亞裔臉孔遭受了不少白眼,甚至還有人見了她仿佛遇到《魯賓遜漂流記》裡的星期五。
開口就是沒見過世面的白人腔調——
" 你會說英語?"
楊紫瓊一句諷刺,直接把傻帽扣回對方頭上。
乘飛機到這裡要花 13 個小時呢
所以我(在路上)學會了
講這個段子的出發點不難猜測——
楊紫瓊在幽默地控訴行業對少數群體的歧視。
尤其當她身上還同時疊加了 " 亞裔 "" 女性 "" 大齡 " 三個标簽,她能走到今天這一步,的确算是才華、努力 + 奇迹。
但可喜的是,包括楊紫瓊在内的女星們的鬥争是見到成效的。
今年金球獎獲得最佳女配殊榮的,是同樣年過六旬的詹妮佛 · 庫裡奇 ( Jennifer Coolidge ) 。
此前她最出名的角色,應該是《破産姐妹》裡的波蘭大妞蘇菲。
以及早年《律政俏佳人》裡暗戀着快遞小哥的自卑中女,任女主如何教她撩漢,一實戰就笨拙得鬧笑話。
然而,從入行到這次憑《白蓮花度假村》得獎,她的大部分事業生涯都在靠寥寥幾個導演的救濟勉強繼續。
珍妮佛生生把獲獎感言說成了脫口秀,張口即來的段子,滿天亂飛的髒話,把全場笑到滿地找頭。
但,你依舊聽得到身為一位大齡女演員的不易——
年輕的時候我有很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但現實是生活把我的夢想搞得一團糟
……
我真的理想遠大
然後當你長大了 你會意識到
哦 這些屁事兒是不會發生了
字幕 微博 @Regardez
再有最重量級的劇情類影後,衆望所歸,由時年 53 歲的大魔王凱特 · 布蘭切特摘下。
要知道,這已經是她的第三尊金球影後獎杯。
在頒獎季前她曾和楊紫瓊進行了一次對談,讓全球都嗑到上頭。
沒想到,這一惺惺相惜的發糖現場,成了兩位大齡女演員頂峰相見的前章。
在我看到你之前
我就感受到你了
大魔王是真會撩啊
字幕 Bilibili @Sybilar
還有 47 歲的凱特 · 溫絲萊特,前年靠《東城夢魇》抱回艾美獎視後。
在舞台上她大聲說道,這個年代的女性一定要相互支持,姿态猶如一個骁勇的鬥士。
當年《泰坦尼克号》中的玫瑰,如今變得愈發豔麗奪目。
字幕 Bilibili @美劇頭條君
41 歲的伊朗女演員紮拉 · 阿米爾,靠聚焦伊朗女性生存難題的電影《聖蛛》摘下最新一屆戛納影後桂冠。
走到這些閃光燈前,她不單要穿越一個中年女性所會遇到的所有困境,還要穿越母國的戰火和迫害。
哦對,也不能忘記今年 43 歲的湯唯。
在海外開啟新事業的她,如今猶如新生。
《分手的決心》已經幫她囊獲了近十個影後獎項,其中還不乏青龍獎這種頂級獎項,可謂風光無限。
這些領獎台上的女演員,每一位都美到令人歎服。
其實,無論是在國外大放異彩的華裔女星,還是其他無限輝煌的大齡女演員。
她們真正鼓舞人的,并不隻是獲得了某個獎項。
而是即便已經過了世俗認定的盛年,卻依舊能創造令全世界矚目的作品,證明自己作為一名演員能達到的高度。
這和内娛許多本質即是分豬肉的獎項,給人的榮譽是完全不同的。
恰如湯唯所說,作為一個演員,一輩子等的就是一個好劇本、好角色。
證明自己,便是一個好演員的至高成就。
當然,恰如楊紫瓊的段子所說,在世界範圍内,影視行業對大齡女演員仍談不上多友好。
但這些女星的奇迹,無疑已經隐喻了一種破局的可能。
那麼,要緊的問題來了——
内娛的大齡女郎們,有破局的機會嗎?
其實回想一下,近幾年因為現實主義題材的盛行,内娛的大齡演員的機會相較之前已經大大增加。
最典型的可能是 2020 年那部幾乎帶紅了所有主演的神作,《隐秘的角落》。
45+ 演員劉琳和張頌文,成為了中生代演員逆襲的代表。
吳剛、劉奕君、于和偉、倪虹潔、海清等不少演員,都在中年迎來了事業新春。
但,如果分開來看,你會發現這種 " 逆襲 " 其實也自帶偏見。
就說張頌文,在《隐秘的角落》後,他一連主演了包括《掃黑》《1921》《革命者》等電影在内的一系列主旋律電影,都是規格不低的高配資源。
此外,對他青睐有加的新生代導演,以及向來最愛他的婁烨,則讓他還有空間繼續表演創作,逼近國際影展。
中年翻紅的張頌文,可謂達到了最難得的商業、藝術兩不誤的境界。
《蘭心大劇院》,張頌文飾女主前夫倪則仁
但反觀同時翻紅的劉琳呢?
老實說,光看紙面成績,她的優質資源同樣不少。
《覺醒年代》《喬家兒女》《橘生淮南》《天才基本法》《斷 · 橋》《愛的二八定律》……
她後來拿到的不少本子,都屬于妥妥的一線資源。
可,你記得她在周春紅之後的任何一個角色嗎?
不知道你注意過沒有,劉琳如今的很多角色,依舊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
她或是某人的媽,或是某個嬸嬸、大姐,實在沒有更多的弧光。
劉琳好像紅了,但又隻短暫地紅了一下。
我無意控訴張頌文等優秀的中生代男演員,他們亦有自己的不易,也完全配得上市場的喜愛。
隻是,從這二人的對比中我們看得到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大齡女演員的可選項依舊貧瘠到可憐。
說到底,《隐秘的角落》有能力捧紅這麼多 " 小演員 ",完全在于其每一個角色的豐滿與生動。
一個好角色,之于觀衆有咂摸的空間,之于演員也有演繹的空間。
好演技碰上好角色,便能直擊人心。
對于有心做表演的演員,這才是真正的 " 好資源 "。
但你說,如今内娛影視裡有多少寫實的大齡女性形象,又有幾部作品會讓這些女演員當主角?
其實去年的一部《愛情神話》,已經讓我們看到了大齡女郎們挑大梁的潛力。
當她們的光彩碰上好故事,碰撞出的花火是極其奪目的。
可現實很殘酷。
對于有進取心的女性而言,永遠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能力,是命運最大的不公。
前些日子我看了凱特 · 布蘭切特的新作《塔爾》。
這部電影幫她三封了金球獎影後,二封了威尼斯影後,還摘下了十幾個大小電影獎項。
我打開電影 10 分鐘後的第一感受是,嫉妒得牙癢癢。
當然,不是眼紅大魔王的風光。
而是我很無奈,怎麼他們就總能寫出這種女性故事?
塔爾是一位享譽全球的指揮大師。
在幾乎由男性壟斷的古典音樂世界,她是唯一能和既定規則抗衡的人,擁有至高的地位。
又是大女主叙事?
别想得太簡單了。
大魔王說了,這其實是一個關于 " 權力 " 的故事。
如果這個角色是男性
電影對權力的審視就會有些千篇一律
因為我們了解男性權力的濫用是什麼樣
字幕 Bilibili @Sybilar
《塔爾》的文本非常 " 離經叛道 "。
它設想了當一位女性成為父權體制的一員,擁有了巨大到難以掌控的權力,會發生什麼後果。
周圍人對她的質疑和污名化都算不上大問題。
問題是,她漸漸發現自己根本無力在這個位置自處。
她對一位黑人學生頤指氣使的教導,被人錄下惡意剪輯,變成了她種族歧視和性騷擾的罪證。
曾經 PUA 學生的惡行被人挖出,還添油加醋地傳成了性侵指控(片中設定她是女同)。
而就當這些可怕的傳聞甚嚣塵上時,她自己又愚鈍地惹上了新麻煩——
她對樂隊裡一位大提琴手的偏愛,被反對者造謠成了 " 包養鮮肉 ",更坐實了她的罪狀。
發現沒有?
《塔爾》等于是把那些常常是掌權的男性遇到的問題,例如取消文化、管理無能、性侵指控等,統統放到了一個女性的身上。
由此,重新思考 " 大女主 " 的陰暗面,看權力是如何塑造一個人、一個女性的。
塔爾并非一個善茬。
可我們早該意識到了,有辦法登上頂端的人,又怎麼可能缺少心術和惡念?
《塔爾》不是一部足夠好的電影。
但它妙就妙在,有膽識和智慧用這種方式去寫女性題材。
一個有趣的幕後故事是,《瞬息全宇宙》與《塔爾》兩部女性作品的最初劇本裡,主角都被設定為了男性。
就有那麼湊巧。
這兩部電影的導演都在開拍前靈機一動,想到若把拍爛了的男性故事讓給大齡女性,或許能夠挖掘出更多人性的魅力。
因而,我們才得以見到這兩部不凡的作品。
大齡女演員想要破局,靠能力是遠遠不夠的。
這個圈子能不能提供給她們獨特的叙事,更豐富的選擇,才是這一議題的關鍵之處。
不妨再看一位真正的 " 大齡女郎 " ——
吳彥姝。
84 歲的她,靠一部《媽媽!》折下了天壇獎的桂枝,是史上最高齡的影後之一。
這部電影我之前寫過,講的是一個 80 歲的母親照顧 60 歲阿茲海默症女兒的故事,同樣出彩在設定的新奇。
吳彥姝在領獎台上的第一句話,也獻給了這個角色。
然而在《媽媽!》的風光之後,她似乎即刻就回到了原始狀态。
仍舊是那個沒有姓名的慈祥奶奶。
再去看現在一些大齡女演員參演的戲。
有時你竟能在一部質量平平的水劇裡看到紮堆的戲骨給新秀作配,幾乎給人一種 " 茄鲞 " 之感——
幾根茄子倒得十來隻雞來配他。
趙露思、侯明昊主演的《胡同》的三位大齡女配,皆為一級演員
一個真正熱衷于表演的演員,如何接受自己隻能作為調料的命運?
像楊紫瓊所說的,女性在欲望面前總是脆弱的。
她們也想自我實現,卻總是被打擊得傷痕累累。
一個優秀的女演員,走上至高領獎台需要花費 40 年。
你可以将這艱辛視作一碗雞湯,但我更願意将之認作是一個嚴肅的議題。
我們常說,希望明天會更好。
到底什麼樣的明天,才是更好的明天?
或許,哪怕那些最弱勢的人,也能對自己的夢想乃至人生擁有更多選擇時。
便是這個世界在變好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