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 ID.3 改款的消息曝光,車機升級續航增加,而且外形也變得更爲運動,不過相比起新款 ID.3 在海外的曝光,還有一款車型也引起了大家關注,那就是 ID.2。
因爲關于 ID.2,有一些傳言這将會是大衆高爾夫的純電繼承者。
作爲甲殼蟲的繼任者,在上紀七十年代誕生的大衆高爾夫,可謂是大衆在全球市場最具代表性也是最成功的車型之一,不是還有一個段子 " 大衆隻有一款車,那就是高爾夫… "。
在進入電動時代,大衆 ID.3 曾被認爲是高爾夫的繼任者,然而并不是,大衆官方此前也予以否認。
那麽高爾夫的繼任者會是大衆 ID.2 嗎?暫時還沒有官方确切消息,也有一些說法是大衆 ID.2 将會是未來 Polo 的純電繼任者,而未來純電高爾夫将由大衆更爲高級的 SSP 架構打造。
上圖 ID.2,下圖 ID.3
不過 ID.2 會是 " 誰 "?先放一邊。來看看 ID.2 這款産品具體有什麽信息,國外同行已經拍到了這台車的路試照片,盡管披着 ID.3 的車身僞裝,但還是能看出和 ID.3 的不同之處,比如更短的前後懸和尺寸更小的第二排車門。
大衆 ID.2 會是第一款基于大衆 MEB-Plus 平台生産的産品,該平台專爲前輪驅動車輛設計,但也支持雙電機系統。
在一些具體參數方面,ID.2 的車長約爲 4250mm,重量則在 1600-1700kg 之間。ID.2 車身尺寸會略大于 Polo,但比高爾夫略短,不過由于純電動車短前後懸的特征,其軸距應該不遜色于燃油 Polo 或高爾夫,也就是内部空間也會更大。
而關于大衆 ID.2 誕生的大衆 MEB-Plus 平台,你可以把它看成是大衆此前 MEB 平台的升級版。
大衆 MEB 平台是傳統車企中最早推出純電動車平台,開發至今已有七年時間,雖然爲大衆在純電動化轉型中赢得一定先機,但到今天 MEB 平台在一些電子電氣化架構上其實已經稍有落後,就比如一直困擾 ID 家族車型的軟件問題。
而 MEB-Plus 平台則在軟件方面比如輔助駕駛等以及充電效率、電池容量以及均有大幅提升。
MEB-Plus 平台上可能将部署高通的下一代中央計算芯片平台(Ride Flex),而在其他方面比如電池技術,MEB-Plus 平台預計也會采用大衆新一代動力電池技術,最高續航裏程可達 700km,同時充電功率可達 175-200kW。
可以想象,誕生于 MEB-Plus 平台的大衆 ID.2 會是一款比 ID.3 更具吸引力的産品,而根據預測 ID.2 的售價預計爲 2.25 萬歐元起 ( 約 16.5 萬元人民币),如果未來國産這個價格可能還會更低一些。
畢竟純電動産品目前一直是國外價格比國内更貴,在歐洲,大衆 ID.3 起售價是 37350 歐元,約合人民币 28.74 萬元,而國内 ID.3 官方價格才 16.289 萬起。
如果 ID.2 的海外售價果真爲 2.25 萬歐元左右,那麽其定位可能也就起到一個類似大衆純電時代入門兩廂車的定位。
目前國内消費者對于 15 萬左右純電動入門産品似乎需求很大,比如一直被翹首以盼的特斯拉 Model Q。未來 ID.2 進入國内,也會在國内入門級電動車市場面臨一個相當卷的局面。
自主品牌在這一區間有比如元 PLUS、埃安 Y、哪吒 U 以及 MG 木蘭等一堆車型,價格再往上還有 smart 精靈 #1、歐拉閃電貓這種更具個性化的産品,而如果不局限于純電動,15 左右甚至就買到零跑 C11 增程版這種中型 SUV。
所以未來基于大衆 MEB-Plus 平台的 ID.2 進入國内後,你認爲它會比 ID.3 表現更好嗎?
我知道你在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