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钛資本研究院
近期,金融科技暖風漸進,伴随金融機構常态化監管、注冊制改革深化,相關金融 IT 基礎設施也将迎來新一輪更新換代需求;國産化替代進程加速,金融新創直接受益。同時,财富管理的機遇也驅動着頭部券商持續強化科技投入,智能投顧等創新産品逐漸推廣,金融科技行業成長空間進一步打開。
目前,海外金融數字科技發展趨勢如何?金融數字科技投資哪些方向值得關注?最近,钛資本邀請到 Plug and Play China 璞躍中國投資總監江子骞進行分享,以 " 金融數字科技海外趨勢及投資機會分享 " 爲主題。江子骞擁有上海财經大學 MBA 學位,是上海市創業指導專家志願團成員。他先後任職大智慧、彙付創投,長期關注以數據和技術驅動的企業服務、金融科技企業,及半導體領域。投資案例包括法大大、金海通 ( 603061 ) 等,關于金融數字科技的未來發展走向有其專業的見解。本次分享主持人是钛資本鍾曉昀,以下爲分享實錄:
重新定義金融科技
當下環境中,金融科技其定義也在不斷更新。從狹義角度來看,金融科技不是一個非常熱門、受到資本關注的領域,但從實際的金融機構 IT 投入來看,它還處在持續增長階段,某種程度上,需要我們進一步厘清金融科技的定義,獲得更清晰的理解,從而抓住投資機會。
海外金融數字科技發展趨勢
海外 web3.0 大力發展,金融科技非常火熱。在中國,線下移動支付和線上交易已習以爲常,海外公司正在快速追趕,甚至在部分領域和模式有所超越和創新。
1、中國金融數字領域現狀
回看中國金融數字領域,已看不到太多金融模式上的創新,更多是一些科技手段創新,尤其這幾年中國金融機構面臨着同質化競争的狀态。在相對存量的競争裏,如何獲得差異化的優勢?
一方面通過技術手段,這也是爲什麽金融機構對于當下的新興技術領域會非常熱衷,尤其以大模型爲代表;另外一方面,他們認爲這是一個打造差異化的競争優勢。例如,最近農行推出了國内銀行業的第一個大模型應用 ChatABC,産業也希望銀行通過嵌入更多 C 端和 B 端的生活場景、消費場景,跟用戶建立更深厚的綁定。
縱觀全球,中國的金融科技發展是比較特殊的,目前已經告别了金融的創新,也非單純的技術領域創新,更多是場景跟産業的融合,發展趨勢上以切入到産業數字化領域爲主導。但在海外,更多的還是圍繞金融機構、金融模式上的創新。
2、海外金融數字創新方式
以一些創業公司爲例,美國企業和機構都非常關注的創新方向:美國圍繞 B2B 的支付手段衍生出非常多的創新模式,同時支付方式也不再局限于線上移動支付,類比中國的花呗,在海外就變成了先買後付的模式。在海外,沒有大而全的集中式平台,也沒有大而全的統一金融機構,所以企業會專注在自身領域上進行創新。
爲幫助 C 端實現快速線上轉賬,以産品整體的交易量包括輸入貢獻爲标準,目前來看可能是 Paypal 最大的一個增長潛力點。在 B 端支付的基礎上,爲幫助中小企業對自身現金支出及收入實現更好的對賬,達到支付流程自動化,會更偏向于财務管理。這幾家企業也是類似幫助企業在 B2B 的支付端能夠更好的做一些服務,也可以有一些嵌入式的金融産品,很多的科技領域創新能夠實現更好更快的支付模式的産生。在海外支付的費率也比較高,這些産業鏈公司能夠獲得較好的收益基礎。
歐洲市場更多會關注綠色金融應用,比如 greenly,做了一個面向企業的碳排放管理平台,基于用戶購買的産品,能夠精準計算出碳排放量,而不是單純地做碳排放的咨詢。圍繞碳排放和管理,國内這兩年出現了很多創業公司,但更多是停留在咨詢層面,很難幫企業真正做好綠色金融場景的實現需求。
在東南亞有很多新興的數字銀行,例如,Unoasia 總部在新加坡,但是在菲律賓有其自身的數字銀行牌照,目前也已成爲菲律賓比較大的數字銀行機構。在特定場景下幫助企業跟消費者實現金融模式的鏈接。如 ideal 是一家印尼的貸款服務商,可以幫助用戶相對更便捷地獲得抵押貸款的東西,這背後也看到了很多在中國的金融科技企業把相應的方法論移植到東南亞,相較而言有挺多機會可以給到中國的科技企業來做出海的動作。
在北美和歐洲,支付科技是相對熱門的領域,受疫情影響,大家對于支付手段的線上化有更迫切的需求,海外其他 TO B 的線上支付化更加靈活,很多初創公司在 B to B 的支付模式上做了很多創新,幫助交易環節降低成本,減少欺詐以及财務管理、現金流管理等等。同時具有大量 embedded finance 嵌入式金融的機會,因爲很多交易平台需要切入交易的環節,相應的科技公司搭建平台和金融機構之間的鏈接,近幾年海外湧現了不少創新和投資領域。
在非洲,圍繞數字銀行的新興金融領域是一個非常迅速的增長點,因爲當地的基礎設施相對落後,數字銀行便成爲他們快速追趕、實現金融數字化的手段。回溯亞洲、東南亞市場,不但在複制中國的發展模式,包括移動支付、B2B,并且一些中國金融科技公司,也在當地做投資和業務拓展,提高發展速度。
海外更多聚焦在支付方式的升級上,不局限于與國内類似的線上移動支付領域。海外支付的主體,尤其在 B 端和 B 端之間以及支付方式上的創新,類似先買後付的形式,某種程度上一些金融模式的創新已有流行趨勢,不是單純模仿中國的道路,而是打通自身的創新領域。另外海外突出的綠色金融闆塊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
金融數字科技投資方向探讨
1、中國金融科技的發展
中國的金融數字科技已經有融合發展趨勢,總結來看有三個方面,一是金融機構屬性的步調相對一緻,變成了一個大的結合體,可以幫助中國的銀行業成爲了解全社會的鏈接器,鏈接的效應可能超過了現在的互聯網巨頭。二是金融機構的創新意識非常強,類似過去幾年比較火的元宇宙,很多金融機構有非常敏捷的動作。三是基于前面提到的鏈接器和開放銀行的價值,數據背後能夠産生的數據價值,金融科技已不隻是幫金融機構做 IT 服務,而是圍繞金融機構做業務領域相關的技術,同時滿足數字化工具、數字化場景的需求。當然,金融機構在其自身領域的科技創新也在不斷加強。在中國,金融數字化跟産業數字化越來越融合,三個驅動因素也讓這些領域融合變得更加不可分離。
2、中外發展差異
海外支付模式的創新,會存在水土不服的情況,一是入境,二是出境,入境産品涉及到最近在海外非常火熱的先買後付。如果單純将海外的金融服務模式創新搬到中國,也會出現相應的問題,國内金融機構監管不佳,同時消費者對于金融創新的認知不足。從消費者視角來看,線上交易、轉賬,包括獲得金融服務機會,已經是非常扁平化的狀态。
中國的企業開始将新的模式陸續輸出到海外。金融模式的創新,目前在中國顯然不算是好機會,但圍繞技術領域的投資或出海方面的需求,是非常有利的。尤其在海外,各種領域的金融創新還在持續優化,可以推測:中國的科技企業具備十足的經驗,在海外肯定有一定優勢。
中國的金融數字科技會出現一些投資熱點,首先是數據要素,比如圍繞二級市場做投入,加上 chatGPT 的帶動。需要關注的是,早期圍繞數據的投資是 To B 的企業,這些數據企業更多還是做一些苦力活,不具備可持續性。當下出台的政策可以幫助供需雙方對該領域有更好的認知。不過,數據是否需要進行保護?數據流通具體怎麽操作?原本沒有規則?這些需采取明确并直接的方式去完成,間接來看,圍繞數據産業的剛性需求就會增加。
其次,之前圍繞各領域的數據價值都進行過不同程度的挖掘和探索,很多垂直領域會有大數據的應用解決方案。從去年開始,國家頂層認爲,數據是最重要的生産力要素之一,它會效激發企業投入,把圍繞數據的部分規模化,這是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數據資産化的因素,數據資産化成立之後,無論是企業供給方還是需求方,對于自身的數據投入和産出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核心還是政策引導幫助數據産業形成業态,某些銀行給企業做新的授信時,數據資産也可以成爲一種授信基礎。
近期投資熱點
其一,數據要素的産業鏈。這些科技企業服務的領域主要在金融領域,也慢慢延伸到能源軍工、電力運營商。如果企業本身具有投資價值,做好金融之後,将這些場景複制,成爲金融數字科技領域的縮影。當一家優秀的科技企業既能夠立足金融,又能夠延伸到更多行業,那這個企業的技術産品會比較紮實,是判斷其投資價值的基礎。
其二,場景+人工智能。結合當下 OpenAI 發布的 chatGPT 會代表的相關産品,金融機構一直在做人工智能,隻是智能化模式還存在局限性。中國的金融機構比較關心場景和産業的融合,目前來看它肯定不是增量市場,更多是存量市場。增量市場能夠爲金融機構帶來新的業務機會,牽涉到 C 端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場景,讓這些場景跟金融機構産生良好的化學反應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如果可以幫助金融機構做增量領域的突破,這類企業對金融機構有非常好的業務獲得價值。所以,有時候我們對于金融科技企業的定義未必精準,有些金融科技企業可能深耕在自身的場景産業做的比較好,它可能是一家 SaaS 企業,可能是一個交易平台,基于其垂直價值就會吸引到金融機構對它們投來關注。
投資趨勢觀察
最後總結一下,新能源和新興制造業這兩年已經從下滑趨勢,逐漸走向上升階段。未來 To B 端在 AI 大數據、區塊鏈方面,幅度會相對小一點。
從趨勢來看,我有三點預測:首先,今年會出現比較好的反彈,圍繞 To B 領域的投資會再次受到國内投資方的關注,一個重要的背景在于政策和技術的突破會帶來 To B 企業的付費意願顯著增強,此前因爲投資景氣度下降,支付方的意願會降低,如果買單方意願提升,這才是從本質帶動科技企業獲得增長的基礎。
其次,雖然近兩年狹義的金融科技企業實際獲得融資的機會比較少,但還是有機會看到,軟件企業不存在上市障礙,隻是大家此前對金融科技更多定義在金融方面,軟件科技企業上市從來沒有所謂的阻礙存在,中後期的金融科技企業會在三到五年内登陸資本市場,依然有很好的投資機會。
此外,能夠賦能客戶業務和效率增長的 to B 企業如果具備一些 AI 基因,将獲得較多的資本市場關注。AI 是賦能的手段,需要更多的場景和産品支撐,在 AI 場景産品裏,會更偏向能夠深耕産業、以科技爲基礎的企業。
問答
Q1:金融科技的二級市場比較火熱,請問對一級市場有何影響?
A: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務實,現在一、二級市場聯動的效應非常火熱,最近金融科技結合 chatGPT 這波浪潮,帶來了不錯的股價表現,恒生市值又重回高點了,有一些 AIGC 的平台會獲得資本追捧,這對一級市場有很好的正面作用。有些投資人會再次看看早期科技企業的投資機會,因爲二級市場有一定的情緒作用,它能夠反映短期的熱潮。但是這個市場能不能起來?結合前面提到的融合效應來看,目前這些科技企業可能是一個狹義上的金融科技,更廣泛地去看金融機構 400 萬億的資産。其中有非常多産業互聯網、B to B 交易平台、 Saas 企業,包括 B 端自身特殊的場景,也許是工業互聯網企業,但結合數據價值,就會跟金融機構産生新的合作火花,肯定會對一級市場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因爲一、二級市場的聯動效應比較明顯。
Q2: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彼此如何區分?
A:科技金融實際上是金融業務,就是現在每個銀行都在做科技金融,本質上是基于一些科技手段做金融授信業務,本質是金融相關的生意。金融科技落地在科技,其實就是做軟件相關的生意。
Q3:在國内,結合 To B 的支付場景,是否還有一些空間?
A:在歐美,我們的确發現這兩年除了 web3.0 之外,圍繞 To B 的支付場景非常火。因爲在海外,一方面,我可以做金融的生意,也做技術公司,所以就會有非常多的機會;但國内更多是做圍繞 B 端的資金管理,或是企業的現金流管理,To B 這幾年跑得最好的是分貝通,基于企業的差旅,做了中國版企業虛拟信用卡的概念,但畢竟國内不太鼓勵金融創新,所以在 To B 支付方面,目前來看機會不太多。
Q4:最近金融機構改革,成立了金融監督委員會,把人民銀行、銀保監都收納進去,但證監會沒有被并進去,未來二級市場是否還會做一些改革或者變動?對于金融行業和強監管行業,還有頂層監管方面,您有什麽看法?
A:金融的監管在國内隻會加強,目前無論組織架構上如何調整,在中國還是需要在金融領域加大監管力度,我有幾點分享。
第一,監管力度會加強,所以圍繞金融相關的事情可能不能再碰,但是創新企業可以碰數據,同時必須符合相應的法律法規,否則會面臨嚴厲的懲罰。第二,既然是強監管時代,銀保監會包括證監會,會給科技企業在監管科技領域帶來一些機會。無論是幫助金融機構做頂層自上而下的内部監管、制度梳理,還是組織架構設定,以及特定化的監管科技産品,這也會給一些在監管科技領域做科技創新的企業很好的機會。第三,券商可能相比銀行、保險的科技投入較少,但是這兩年券商大投入也在顯著增長,相比保險在 To C 領域,會有更多機會存在。
Q5:過去幾年,海外在監管科技算是金融科技裏比較熱門的賽道,但因爲過去環境比較偏金融、偏資源型,所以在監管這一塊,市場化的機構比較難看到。您如何看待監管科技?
A:這兩年國内的監管科技企業獲得了一些融資或者投資,因爲那些科技企業更多還是服務在全行業或者整個集團體系列,所以不會做得太輕松,但是這是大勢所趨,尤其 To B 的科技企業,需要給足耐心和時間,監管科技這個賽道比較小衆,目前來看,對于一些技術發展的熱點,我們更多持有保守的态度。
钛資本研究院觀察
同樣是在困境中找機遇,钛資本爲什麽一直堅守在金融科技賽道?一是钛資本金融科技團隊成員都是從事金融行業的專業人員,對金融有較爲深度的理解;二是金融是爲實體經濟服務的,經濟要發展,金融本身也是跟經濟高度耦合的工具和手段。所以,金融行業并不會因爲一些政策變化就發展滞後。
另外,從科技的角度來講,相對其他行業金融的數字化程度比較高,由此表明,它其實是科技最好落地的一個場景。同時,這個領域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值得探索。未來,钛資本将陪伴優質的金融科技企業不斷發展,持續攀登。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