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愛逛菜場的市民肯定都注意到這樣一條信息:12 月 1 日開始," 生鮮燈 " 要開始不能用了!
對此,許多市民紛紛喊好:菜場買時翠綠鮮紅,回家一看賣相變差," 苦生鮮燈久矣!" 記者走訪發現,部分攤主已經替換白燈之外,仍有不少商家在使用紅色、紫色、暖黃色燈光。
而在網上,銷售 " 生鮮燈 " 的商家們紛紛推廣起了 " 國标燈 ",雖然宣傳稱能将食物照得更好看,但深入溝通後客服承認,國标燈的 " 美顔 " 效果無法與此前的 " 生鮮燈 " 相比。有市民高興道:" 如果這一波能落實到位,以後買菜就更省心了。"
禁令即将施行,
鮮肉攤仍是紅光 " 重災區 "
家住楊浦的孟阿姨對 " 生鮮燈 " 從沒有好感。
" 以前去菜場,肉販在燈上罩個紅塑料袋,借紅光讓肉的顔色變得更鮮豔,也算潛規則了。後來越來越過分。" 孟阿姨說,之前家附近的菜場開了個海鮮檔口,最外側賣帶魚,頂上兩排藍光燈像攝影棚似的,照得帶魚雪雪亮,開業那會兒生意非常好,自己也心動買過一次,但買回家後,帶魚立刻回歸了尋常相貌。
今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食用農産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市場監管總局令 81 号)明确,銷售生鮮食用農産品,不得使用對食用農産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誤導消費者對商品的感官認知。《辦法》将于 2023 年 12 月 1 日起實施,如果 12 月 1 日後仍違規使用,有可能面臨警告或罰款 5000 元至 30000 元不等的處罰。
随着禁令的出台,孟阿姨最近發現,家附近菜場的燈光有了變化:海鮮檔口的燈光雖然強力,但已換成了白光;蔬菜檔口的燈光也正常,但肉類仍然是 " 重災區 ",各種紅燈、紫燈尚未 " 撤退 "。" 希望都要落實到位,方便阿拉老百姓實惠買菜。"
這與記者的走訪感受也相似。在長甯區武夷路上的一家菜場,可以看到頂部統一安裝着射燈來照明。在綠葉菜、生姜、黃瓜、筍、番茄等蔬菜區,頂部燈光爲白色;可一旦走入更裏面的鮮肉區,亮堂堂的感覺消失了,各種紫色、紅色的燈光使得空間内有種昏暗的感覺。
一名肉攤攤主告訴記者,自己并不知道 12 月的禁令," 燈光是市場統一裝的,已經有兩年了吧。"
記者沿街觀察了多家菜場、生鮮店鋪,發現肉攤使用紅光仍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一名個體經營的攤主表示,打算再觀望觀望。" 如果周圍的商家都換了,那我也會換,這個麽就是随大流。"
電商一搜 " 生鮮燈 ",
跳出大片 " 新國标燈 "
在萬物可網購的時代,菜場對 " 生鮮燈 " 的使用普遍度,也可以從相關網店的銷售趨勢中一窺究竟。
在各大電商平台上,銷量高的 " 生鮮燈 " 月銷上千。在商品的廣告介紹頁面,商家用 " 生意好不好,效果很重要 "" 好看才好賣 "" 一盞頂隔壁三盞 "" 使用普通的照明燈,肉質略顯發黑,無法激發客戶的食欲 " 等标語描述該商品。
在一家仍在售賣 " 生鮮燈 " 的店家中,記者看到其購買頁面中," 生鮮燈 " 可選擇的款式很多:紅白光也分豬肉燈、冷鮮凍貨燈、海鮮燈、雞鴨肉燈;此外還有紅暖光的熟食燈,綠白光的蔬菜燈等。
客服人員表示,已經知道新規,但由于 12 月 1 日還沒有到,因此仍在售賣目前的庫存。
記者同時發現,如今在電商上搜索 " 生鮮燈 ",會跳出來一堆 " 新國标燈 "。這種燈宣稱 " 全光譜 "" 高顯色 "," 符合市監總局燈光要求 ",能讓食物 " 更鮮更真 "。
不過,這種燈光并未對應分門别類的食物,可使用範圍包括豬肉、鹵菜、蔬菜、熟食、海鮮等等。
記者詢問了其中三家客服,其中兩家直接承認與過去的 " 生鮮燈 " 相比,對食物的 " 顯色效果 " 有所不如。
一家照明工廠直銷店的客服表示:" 這款是專業燈的白光,不能和原來的紅光比哦,紅光不能使用了。"
另一家客服人員則表示 " 不一樣 ":" 這款是按照标準來調的色溫,帶有一點點紫色的,保證肉質照出來更鮮。"" 和原來的生鮮燈不一樣哦,這款是符合新規要求,可以通過市場監管檢查的。"
買菜勿信 " 顔值 ",
先拿到自然光下看一看
對于 " 生鮮燈 " 的禁用,許多負責家中買菜的上海市民都非常歡迎,但也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市民張爺叔好奇于普通照明燈和 " 生鮮燈 " 的鑒别,如果兩者沒有明顯區分,可不可能使得夜市商家打 " 擦邊球 ",市民又要如何行使監督的權力?
資料顯示,評價 " 生鮮燈 " 顯色性能的指标參數主要有兩個。一是顯色指數,燈光的顯色指數越接近 100,人眼看到的物體顔色越真實。而 " 生鮮燈 " 就是增加燈具的特定顔色顯示能力,比如紅色和綠色。二是相關色溫。光源的顔色溫度,色溫越低,燈光顔色越接近紅色;色溫越高,燈光顔色越接近藍色。
專業機構可使用積分球、高精度光譜輻射計等先進設備,可滿足生鮮燈産品色溫、顯色指數等指标的測試。
不過,此前沒有明确的法律依據,且國内外均沒有 " 生鮮燈 " 對應的産品标準規範,我國國家标準《建築照明設計标準》隻規定農貿市場照明的顯色指數不低于 80,如何去規範 " 生鮮燈 " 應用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基層市場監管部門。
目前, 不少地方市場監管部門正制定相關管理規範,将對 " 生鮮燈 " 的色标特征、色溫值、顯色系數等做出更明确的要求。
記者采訪調查發現,消費者在不具備專業檢測設備的時候,判斷一個檔口的 " 生鮮燈 " 是否合格,關鍵看燈光對食物有沒有 " 美顔增色 " 作用。如果燈光下豬肉蔬菜變得更鮮紅翠綠,而在自然光下顔色大變樣,那顯然商家就有違規的嫌疑,消費者就有權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
同時,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果蔬肉類等食材時,最好到自然光源或日光燈下辨别新鮮程度,不受燈光幹擾,采用多看、多聞等方式,仔細辨别商品品質。
買菜時要提高警惕心理,并不是所有看起來好看的商品品質就好,在購買時要理智消費,不給不良商家可乘之機。
來源 | 新聞晨報 · 周到 APP 記者 徐妍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