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家企業刀口内向,掀起人事巨震。
車圈高管變動頻繁,最近四個月,超 23 家企業 53 位高管都發生了職位變動。
車東西 1 月 24 日消息,近日,有消息報道稱,零跑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吳保軍離職,零跑汽車将不再設總裁崗位,但零跑汽車目前暫未回應該事。
而零跑的這一傳聞隻是車企高管變動大潮中的一個縮影,近一個季度以來,小鵬、零跑、奧迪、吉利、蔚來、捷豹路虎、奇瑞、沃爾沃、哪吒、長安、阿維塔、長城、上汽、東風、廣汽、一汽、寶馬、東風本田、一汽奧迪共 20 家車企和 3 大國際供應鏈巨頭博世、大陸集團、舍弗勒都發生了高層變動。
近一個完整季度車圈人事變動情況
平均每兩天就有一次非常重要的人事調整。
在一家企業當中,重要高層往往負擔着非常重要的任務,或是負責研發,或是負責銷售,而人員的變動往往反映了業務的發展情況。
車東西在深入分析這 54 起高管換防原因後發現,新造車企業的人員變動往往同旗下業務規劃有關,這也反映出新造車大多處于虧損困境,控本增效還是第一要務。
而傳統車企和合資車企的人員變動直接目的都是加速電動化轉型。
因此,銳意進取的傳統車企,年輕高管升任一二把手将成爲常見現象。而對于合資企業來說,在新能源大潮中往往會因缺少支柱性的代表産品,逐漸走向邊緣位,但中國是合資車企達成銷量目标的關鍵市場,合資車企隻有積極轉型才能不被淘汰,在此情況下," 中國專家 " 在合資車企的話語權無疑會進一步增大。
而國際頭部供應商同樣面臨類似外資車企在中國市場的困境,中國市場在智駕和智艙領域存在着激烈的競争,市場份額增長速度要快于盈利水平,平衡好份額和盈利是關鍵,裁員是控本的直接手段,而換帥則是改革的重要一步。
在辭舊迎新的關鍵階段,23 家在華企業刀口内向,爲 2024 年的内卷拉開序幕。
01. 新造車人事變動頻繁,蔚來小鵬都有專家出走
新一輪的車圈人員變動中,新造車梯隊除理想汽車以外的頭部車企變化較爲明顯,小鵬、蔚來、哪吒、零跑都先後深陷 " 高管離職 " 風波。
據鳳凰網車研所報道,小鵬汽車原北美視覺感知負責人王弢已于近期離職,公司系統裏查無此人。
小鵬汽車原北美視覺感知負責人王弢
王弢曾是自動駕駛明星公司 Drive.ai 的聯合創始人并擔任該公司研發與工程總監,博士師從 AI 大牛吳恩達,也是吳新宙給小鵬自動駕駛挖來的明星大牛之一,負責領導小鵬北美視覺感知團隊。
但在去年 5 月,他已調離小鵬,入職小鵬旗下機器人公司鵬行智能,并于 9 個月後離職。
而這也被業内視爲與小鵬汽車自 2022 年底掀起的内部變革有關。之前有消息稱,長城汽車老将王鳳英加入小鵬後,推行降本增效策略,小鵬汽車在北美的團隊規模受到一定限制。
巧合的是,基本上完整打造了小鵬自動駕駛團隊的一把手吳新宙已于去年 8 月離職小鵬,入職英偉達。而小鵬智駕北美多名高層骨幹包括軟件負責人 Parixit Aghera、自動駕駛 AI 負責人劉蘭個川也相繼離職。
而據國内媒體報道,1 月 22 日,王鳳英推動了小鵬汽車新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涉及市場營銷、人力資源、智能數據、生産制造和産品規劃等部門。
不同于小鵬的自動駕駛大牛回歸江湖,蔚來的高管流失則是在手機業務上。
本月初,據 36Kr 爆料,蔚來手機負責人尹水軍将離職,業務交由硬件副總裁白劍接管。其後,此消息被白劍在微博上證實。
尹水軍回應離職
公開信息顯示,尹水軍曾任美圖手機總裁,于 2022 年正式加入蔚來,主要負責手機業務落地。去年 9 月份,蔚來手機正式上市,然而還不到四個月尹水軍公開承認離職。
雖然有國内媒體報道,尹水軍的離職是由于個人身體原因,但業内也有一些聲音表示,離職的背後是對蔚來手機前景的擔憂。
去年 11 月初,李斌通過全員信公開宣布蔚來開啓裁員,至少裁員 10%,并提出了 " 三個确保 " 和 " 兩個提效 "。其中提到,蔚來對于三年内不提升财務表現的項目,将被推遲和削減,以确保公司的長期競争力。而也有消息傳出,蔚來内部對手機業務的必要性意見并不統一。
開年以來,哪吒汽車營銷公司也被逼到了懸崖邊,管理層大換血。
首先是哪吒汽車 CEO 張勇公開 " 自省 ",并親自下場抓營銷,兼任營銷公司總裁,哪吒汽車副總裁周江将兼任營銷公司常務副總裁,其次哪吒汽車在相關産品線上也進行了人員調整,甚至罷免了營銷公司原來的兩位副總裁江峰和李長河。
哪吒汽車 CEO 張勇
哪吒營銷公司的此次人事巨變,2023 年全年銷量下滑是直接原因。
2023 年全年,哪吒汽車累計交付新車 12.75 萬輛,同比下滑 16%,成爲新勢力品牌中累計銷量唯一下滑的車企,并且哪吒全年目标達成率最低,僅達到目标銷量的一半。
而 2022 年,哪吒汽車還曾是力壓理想汽車的新勢力銷量冠軍,一年之後卻在新勢力中 " 吊車尾 "。
12 月主要新能源車企銷量對比
而最近兩日,業内也傳出了零跑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吳保軍現已離職的消息,零跑汽車将不再設總裁崗位。對此消息,零跑汽車暫未回應。
零跑汽車原聯合創始人、總裁吳保軍
不過據财聯社報道,零跑汽車的知情人士透露,吳保軍已經一年時間沒有參與零跑的經營,這一年其主要負責戰略和政府事務,對公司的經營不會有什麽影響。
02. 長安一把手接管阿維塔,上汽迎來晉升潮
傳統車企這邊,近 4 個月以來,長城汽車、長安汽車、上汽近幾家高管變動最爲劇烈。
去年 10 月 13 日,長城汽車旗下魏牌新能源 CEO、坦克品牌營銷總經理陳思英宣布離職,他在魏牌的工作時長爲 8 個月,參與了魏牌旗下藍山、新摩卡、高山車型的上市。
長城汽車前魏牌新能源 CEO、坦克品牌營銷總經理陳思英
短短 8 個月後,陳思英便官宣告别長城汽車,彼時給出的理由是家庭原因。
但是據公開資料顯示,自 2016 年以來,魏牌在 7 年間揮别了 6 任 CEO。
而這與魏牌目前市場表現未及預期有關,魏牌在長城汽車中承擔着品牌向上的重任,但是相較于高歌猛進,年增長超過 30% 的坦克品牌,魏牌面臨的市場挑戰更大。
2023 年,魏牌累計銷售 4.16 萬輛,雖然較去年有 14% 的上漲,但和 2018 年巅峰時期近 14 萬輛年銷相比還是呈現大幅回落。
而在去年 11 月底,有消息傳出,陳思英已 " 回歸 " 吉利系,并出任星紀魅族集團高級副總裁、汽車事業部總裁、負責汽車産品線經營管理。而 1 月 2 日,陳思英正式加盟極星科技,擔任首席運營官,全面負責公司營銷闆塊。
而在陳思英離任魏牌 CEO 兼坦克及魏牌營銷總經理一職半個月後,長城汽車宣布了繼任者。
其中,坦克品牌 CEO 劉豔钊将兼任魏品牌和坦克品牌總經理,主責魏品牌及坦克品牌全面管理工作;趙永坡将出任哈弗品牌總經理,主責哈弗品牌全面管理工作;原坦克 500 的商品總監谷玉坤将擔任坦克品牌執行副總經理。
坦克品牌 CEO 劉豔钊
不過,長城汽車的高管流失并未止步。
11 月初,前長城汽車公關總經理果鐵夫入職吉利旗下品牌雷達汽車,擔任首席營銷官一職。到了 12 月 25 日,有博主爆料,前長城哈弗總經理李曉銳已經低調加入小米汽車,成爲又一位從傳統車企加入小米的高管,不過此消息未被官方證實。
相比于長城汽車的高管紛紛出走,上汽集團則是在年底迎來 " 晉升潮 "。
在 12 月,上汽集團也對旗下多名子品牌高管進行了職務上的提拔,上汽大衆總經理賈健旭、智己汽車 CEO 蔣峻、上汽乘用車分公司總經理兼飛凡汽車 CEO 吳冰升任上汽集團副總裁,這也說明上汽也在嘗試激發企業變革的活力。
上汽集團副總裁賈健旭
而這三位 "70 後 " 高管成功晉升的背後,是其主導品牌銷量取得突破的結果。
其中,上汽大衆是上汽集團旗下合資公司中爲數不多實現正增長的企業,全年累計銷量 121.5 萬輛,新能源車型累計銷量突破 13 萬輛,同比勁增 32%,位列合資純電銷冠。
智己汽車雖然在 2023 年前三季度不溫不火,但從四季度開始,智己汽車銷量開始攀升,12 月銷量達到 1.04 萬輛,第四季度的累計銷量超過了全年銷量的 60% 以上。
而上汽乘用車更幾乎是一路飄紅,全年售出 98.6 萬輛,同比大漲 17.50%。以此趨勢,有望在 2024 年突破百萬輛大關。
到了 1 月,上汽再度迎來新的人事變動。
1 月 11 日,上汽集團宣布,上汽集團副總裁吳冰不再兼任上汽乘用車分公司總經理、飛凡汽車 CEO;原華域汽車總經理王駿接任上汽乘用車分公司總經理、飛凡汽車 CEO。
對于王駿的能力,上汽集團方面表示,作爲汽車生産體系與質量控制領域的專業化領軍人才,王駿不僅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卓越的組織能力,對于用戶、市場和行業也有着敏銳的洞察力,将進一步加快推動上汽自主品牌在海内外市場技術叠代、質量升級。
同樣在年底,長安汽車旗下兩大子品牌也上演高管密集變陣。
朱華榮代替譚本宏出任阿維塔董事長,阿維塔副總裁陳卓升任阿維塔總裁。長安汽車總裁王俊出任深藍汽車董事長,深藍汽車 CEO 仍爲鄧承浩,同時鄧承浩于 12 月初升任長安汽車副總裁。
關于朱華榮爲何親自擔任阿維塔科技董事長,他在 2024 全球夥伴大會上做出了解釋。
長安汽車董事長、阿維塔科技董事長朱華榮
朱華榮表示,通過前期的投入、孵化,阿維塔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現已成爲承載公司戰略的關鍵力量,他親自兼任阿維塔董事長,一方面體現了必勝的決心,堅定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是給予資源保障," 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技術給技術。"
而深藍汽車 CEO 鄧承浩的升職,也意味着在其管理下深藍汽車取得的成績得到認可。2023 年全年,深藍汽車累計交付達 136912 輛。
長安汽車副總裁、深藍汽車 CEO 鄧承浩
另外,東風汽車空缺七個月的 " 掌門人 " 也已經落定," 老将 " 楊青升任董事長。
東風汽車董事長楊青
人員晉升還是靠業績說話,這一點在傳統車企身上體現的更明顯。多家傳統車企一二把手挂帥,年輕有爲的二線高管升職事件,都是自主品牌變革的重要嘗試,反映出了傳統車企銳意改革的大趨勢。
03. 合資一把手變陣,中國高管登上舞台
對于在華合資車企來說,人員流動呈現本土化特征,一方面是因爲愈發重視中國市場,一方面則是爲了加速電動化轉型。
近期奧迪中國更換了總裁人選,1 月 16 日,奧迪公布中國市場核心管理職能的全新任命:自 2024 年 4 月 1 日起,Johannes Roscheck 将出任奧迪中國總裁,領導奧迪在華業務運營。
Johannes Roscheck 将出任奧迪中國總裁
他将接替溫澤嶽在北京就職,統籌管理奧迪在華相關業務。
溫澤嶽
據官方消息,技術工程師出身的 Johannes Roscheck,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在汽車行業擁有超過 25 年的金融和生産領域的經驗,目前 Johannes Roscheck 擔任奧迪企業控制與财務負責人。
目前,奧迪同奔馳、寶馬已經形成了差距,而新晉總裁上任無疑是承載着奧迪加速轉型電動化的使命。2023 年,奧迪在華銷量累計交付新車 72.9 萬輛,雖然同比增長 13.5% 遠超寶馬和梅賽德斯 - 奔馳,但總銷量還是在 BBA 中倒數第一。另外,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上,奧迪和這兩家相比腳步也慢了很多。
2023 年 BBA 在華銷量
寶馬近期的高管變動情況則更加強調中國本土化。
11 月 1 日,原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已返回德國總部,正式升任寶馬集團董事,負責客戶、品牌及銷售。
原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
而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營銷高級副總裁高翔出任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而無論是,寶馬集團董事會有了 " 中國專家 " 高樂的加入,還是寶馬大中華區管理高層也依舊由寶馬在華合資的主要負責人主導,依舊保持穩定和延續,都說明了寶馬集團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人才流動方面本土化加深。
此外,曾在吉利系深耕多年的營銷老将易寒,再度回歸吉利系,并履新 smart 品牌全球公司副 CMO 及中國營銷公司 CEO,主要負責中國市場營銷。
smart 品牌全球公司副 CMO 及中國營銷公司 CEO 易寒
沃爾沃大中華地區和東風本田的再度重大人事變動,也是爲了加速電動化轉型。
沃爾沃大中華區副總裁于柯鑫也于 2024 年 1 月 1 日起出任大中華區代理總裁,緊跟着更有 5 名高管崗位變動。沃爾沃汽車在内部郵件中提出,此次人事調整是爲了進一步提升組織效率及加速人才培養,以應對公司電氣化轉型的關鍵一年。
沃爾沃大中華區代理總裁于柯鑫
而東風本田也在去年 10 月更換了一把手。原東風本田副總經理潘建新已升任東風本田執行副總,成爲東風本田中方的一把手。原東風本田執行副總鄭純楷,調任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長。
東風本田執行副總潘建新
自 2021 年開始,東風本田的銷量呈現下滑,2023 年累計銷量爲 61.37 萬輛,同比下降 6%。雖然 2027 年東風本田将不再投放燃油新車,但是到現在東風本田并沒有支柱性新能源産品,東風本田迫切需要找到新的發展路徑,換帥則是這盤改革大棋中的重要一子。
對此,東風本田子品牌靈悉的首款車型靈悉 L 将于今年正式上市,e:NS2、e:N SUV 序這兩款純電産品也将亮相。而本田全球首個新能源标杆工廠即東風本田第四工廠也将于今年正式投産。電動化轉型也将成爲東風本田 2024 年的重點之一。
04. 三大供應鏈巨頭,一邊換高管一邊裁員
除了車企高管密集變陣外,三大供應鏈巨頭也經曆了一場人事震蕩。
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原大陸集團自動駕駛及出行事業群大衆集團全球客戶中心負責人 Juergen Brandl 出任大陸集團自動駕駛及出行事業群中國區負責人一職。
援引國内媒體 12 月 25 日消息,據 " 博世智能駕駛與控制系統 " 微信公衆号消息,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聯合汽車電子副總經理吳永橋正式升任博世 XC 事業部(智能駕駛與控制事業部)中國區總裁。
而從 11 月 1 日起,前通力中國前線總裁溫豪定擔任舍弗勒中國區工業事業部總裁,并成爲中國區管理委員會成員。
舍弗勒中國區工業事業部總裁溫豪定
這三家國際供應鏈巨頭存在着共同點,同樣在年底調任中國區負責人,而在更換一把手的同時,都是全球供應鏈集團大裁員傳聞中的主角之一。
1 月 19 日,博世表示,該公司計劃在 2026 年年底前在軟件和電子部門裁員約 1200 人,其中 950 人(約占 80%)在德國。
外媒 TECH STARTUPS 報道博世裁員原因
去年 11 月,德國大陸集團表示,作爲 2025 年起每年節省 4 億歐元開支計劃的一部分,将削減汽車部門的部分工作崗位,在全球範圍内裁員約 5500 人。
而當月,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舍弗勒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随着汽車行業正努力應對從内燃機向電動汽車的轉變,該公司計劃裁員 1300 人,約占其全球員工總數的 1.6%。
無論是更新在華高管名單還是大規模裁員,其背後都是這三家國際 Tier1 在智駕和智艙領域競争力受到挑戰。
據公開報道,前博世中國區總裁陳玉東曾判斷,在中國市場,博世在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領域至少各面臨 200 個競争對手,是競争最激烈的賽道。
而博世首席執行官 Stefan Hartung 也對相關媒體表示,未來一至兩年,公司将難以實現預期銷售和利潤目标。裁員也是爲了進一步适應汽車行業轉型和實現降本增效。
05. 結語:人事調整是内卷另一種呈現
2024 年汽車行業走向如何,備受關注。
近來 4 個月超 50 起人事變動也是行業内卷的進一步延伸。
可以推測,2024 年車企最高掌舵人親身參與到業務管理将更加普遍;年輕有爲的高管被提拔,換擋一二把手的情況也會增多;外資企業中國市場最高管理層被提拔、話語權加大也會成爲常見現象。
雖然近期有超 20 家車企和 3 家供應鏈巨頭完成了大 " 換血 ",但是他們将面臨的是 " 群狼環伺 " 更加激烈的中國市場競争态勢。對于這些企業來說,中國市場無疑是其實現更高目标的關鍵戰場,但想要留在牌桌,還需要在這場綜合戰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