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馬香玉。
「消失」的凱特王妃,終于出現了。
按理來說,之前網上流傳的猜疑應該随之消失。
但依舊有人不願意相信這一事實。
甚至堅持認爲「罹患癌症」也是皇室「陰謀」中的一個環節。
其實,會有這樣的想法也不令人意外。
在英國皇室有一句代代流傳的名句:
We are not a family,we are a firm.
我們不是一個家庭,我們是一家公司。
這間擁有近千年曆史的老牌「公司」如果有公司理念的話,大概就是保持神秘。
作爲一個國家的品牌,英國皇室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維持英國的臉面。
所以一切負面的、個人的情緒與信息,都不允許暴露于公衆之中。
而這也就激發了大衆更高的窺探欲。
作爲皇室最勤儉的「員工」,凱特的消失必然會引起大衆的多番猜測。
再加上「失敗的 P 圖公關」,更是讓人們産生各類想法,使得皇室名譽受損。
實際上,這不是英國皇室第一次公關翻車。
2019 年,一名皇室成員就一樁震驚世界的醜聞進行公開回應。
沒想到,堪稱車禍的采訪現場,反而讓皇室陷入更大的争議中。
如今,這場失敗的公關還被拍成了電影,前幾天上線了網飛。
就讓隔壁魚叔來說說——
《皇室醜聞夜》
Scoop
醜聞的主人公是安德魯王子(盧夫斯 · 塞維爾飾)。
曾經被稱爲前英國女王最寵愛的兒子。
2005 年,臭名昭著的愛潑斯坦性交易事件第一次被曝。
作爲愛潑斯坦的好友之一,安德魯王子也牽扯于這樁性醜聞之中。
不過事件很快被壓下去。
後來,他被媒體拍下出入愛潑斯坦在紐約的私人住所,其間還有不少年輕女孩出入。
2015 年,一名叫弗吉尼亞 · 羅伯茨的女子,公開指控安德魯王子。
稱自己曾在倫敦、紐約和愛潑斯坦的私人島嶼,先後三次被強迫與安德魯發生性關系。
她不僅能夠詳細說出當時的具體情況,還拿出自己與安德魯的合影以增強可信度。
安德魯王子與弗吉尼亞 · 羅伯茨
但英國皇室依舊給出「不認識、沒有此事」的回應。
之後還利用媒體的宣傳,将羅伯茨污名化。
安德魯王子本人的生活并沒有任何影響,反而更加積極進行各種慈善、公益活動來提升形象。
然而到了 2019 年,因爲 METOO 運動的爆發,警方重啓了對愛潑斯坦的調查。
安德魯王子性侵的事情也再次成爲輿論的核心。
在愛潑斯坦突然死于監獄之中後,安德魯王子與英國皇室決定接受 BBC 新聞節目的采訪,公開回應一系列醜聞。
隻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本意爲挽救皇室形象的「公關」,卻變成了一場徹頭徹尾的翻車。
面對主持人的提問,安德魯隻是冠冕堂皇的否認,以及邏輯混亂的自辯。
當他被問到,爲何要在愛潑斯坦被指控性犯罪後去紐約見他。
安德魯稱:
我去見他,隻有一個目的。
就是告訴他因爲他犯罪了,所以我們不該再有任何交集。
否則是不合适的。
但随後主持人立馬反問他,既然如此爲何還在愛潑斯坦家住了好幾天。
安德魯解釋道:
我在那裏的時候有很多事情要做。
那個地方很方便。
之後,主持人又提起了指控中關于他「大汗淋漓」的細節。
安德魯立馬反駁這一說法是假的。
因爲他在馬島戰争服役期間,患上「不能出汗」的病症,并用長篇大論來證明自己的說辭。
這一系列離譜的言行,以及整個采訪中安德魯都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對受害者的歉意,讓他成爲全網嘲笑的小醜。
也讓皇室徹底陷入醜聞争議之中。
這場采訪,可謂是英國皇室史上一大滑鐵盧。
但這期節目也因此成爲了 BBC 新聞史上的收視冠軍。
将故事搬上銀幕的,是堪稱精品的主創班底。
導演菲利普 · 馬丁,執導過《王冠》第一二季。
編劇彼得 · 莫法特,寫出了《皇家律師》《霍金傳》等高口碑作品。
主演吉蓮 · 安德森,是《性愛自修室》裏的暖心媽媽。
即便上了年紀,也是優雅的性感女神。
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的故事核心并沒有全然放在采訪本身。
而是将更多的目光放在處于第三方的幾名女性身上。
安德魯這次采訪,發生在一個比較特殊的節點上。
傳統電視新聞節目受到新媒體發展的沖擊,BBC 陷入低谷,要進行大裁員。
《新聞之夜》節目也是其中一員。
一成不變的新聞形式,無法刺激觀衆的收看。
逐漸走低的收視,讓整個節目組氣氛低迷。
其中,有三個人最爲着急。
首先就是艾斯米(蘿瑪拉 · 嘉瑞飾)。
她作爲整個節目的主管,要擔起節目的發展與未來,必須想盡辦法扭轉低迷的節目收視。
其次是主持人埃米莉(吉蓮 · 安德森飾)。
身爲《新聞之夜》的當家女主播,她以強勢的風格著稱。
尤其是在面對男性政客時,犀利的提問讓許多觀衆喜愛。
但随着節目内容的同質性變高,埃米莉的主持便出現了一種「自說自話」的表演性,而少了對真正熱點的關注。
最後則是制作人薩米(比莉 · 派佩飾)。
她與整個《新聞之夜》有些格格不入。
比起沉穩理性地做節目,薩米熱衷追求将時下最新熱點帶到觀衆面前。
正如她總是披着淩亂的金色卷發,而不是如其他同事一般打理整齊。
也總是戴着花哨的飾品,挎着誇張的奢侈包,随時嚼着口香糖。
同事總說,比起 BBC,她更像《紐約客》。
正巧碰上大裁員,薩米深知自己是首要人選。
她想盡一切辦法要找到一個大新聞,讓自己獲得職場的認可。
安德魯王子的采訪,就是一個機會。
而這個機會也讓這三個焦急的女性走在了一起。
起初,她們對于這次采訪的态度都停留在一個功利的層面。
畢竟,神秘的皇室成員親自回應性醜聞,絕對能把《新聞之夜》炸到頭條下不來。
于是她們三個人開始極力促使這檔節目制作成功。
隻是,消息有多勁爆,難度就有多大。
薩米想盡辦法聯系到了安德魯王子的私人秘書(凱莉 · 霍威飾演),試圖通過拉近關系獲得采訪權。
但私人秘書就像被訓練得體的機器,完美而沒有破口。
同時,BBC 高層得知這一消息後,也對是否要制作這期節目産生猶豫。
畢竟再怎麽大的一個電視台,也頂不住來自皇室的壓力。
萬一有什麽差錯,後果可能是無法承擔的重量。
正在這時,被捕後的愛潑斯坦,突然死在了監獄中。
各種陰謀論,頓時将安德魯王子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于是,在各種權衡下,安德魯決定接受這次采訪。
其實,會選擇《新聞之夜》還有一個原因:
主持人埃米莉是一個女性。
在一樁性醜聞中,比起兩個男人對談,女主持人給人的觀感當然更好。
但到這裏,困難還遠沒有結束。
不用想,皇室肯定想将這次采訪作爲一次「洗白」的手段。
因此,他們對埃米莉所有的提問進行了評估,并事先準備好足夠完美的回答。
皇室專門派出一個專業人士對安德魯王子進行逐字逐句的訓練,力求沒有絲毫破綻。
對此,埃米莉也十分清楚。
于是她們也進行了前期作業:
通過大量的資料分析及采訪演練,來找到打破安德魯王子僞面目的方式。
在長期的演練中,埃米莉産生了動搖,她産生了一個質疑:
如果安德魯王子真的是一個好人呢?
其他人則表示,那也會是一個好節目。
但埃米莉卻說,這不是自己做節目的初衷。
埃米莉之所以堅持做這檔節目,表面上看起來是爲了自己的職業發展,實際上是爲一個名叫莫妮卡 · 萊文斯基的女孩。
她因爲和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有感情過往,被網絡暴力了幾十年。
在一次克林頓的采訪中,埃米莉沒有問起莫妮卡的事情。
她覺得自己讓女性失望了。
她才 21 歲,他是美國總統。
他開始了新生活,她卻被惡毒的厭女情緒迫害了幾十年。
如今,埃米莉再次坐在了一個身纏性醜聞的位高權重的男性面前。
她想利用自己新聞人的身份,也是出于女性的共情,将不公與不堪真正地攤在大衆面前。
埃米莉的這番話也打動了薩米。
其實從一些細節,不難看出薩米堅持做這次采訪的原因也不僅僅是爲了「上位」。
她始終都想讓大衆看到真正關心的新聞。
也就是秉持着這樣的信念,她們聯手創造了一個屬于皇室的「醜聞夜」。
而且,她們做到了一個更了不起的事情:
用新聞來揭開長期掩蓋的一面視角,并讓大衆成爲發表意見的真正參與者。
安德魯所代表的皇室,長期高高在上,看不到「平民」們的世界。
或者說是根本不屑于看到那個世界。
别說安德魯王子,就連他的私人秘書也處于皇室的信息繭中。
她是一個被皇室規訓的保守主義者,極高的忠誠感與榮譽感讓她就像是整個皇室的精神化身一般。
她自始至終都在自我暗示,确信安德魯是一個清白善良的人。
于是她便能夠做到一臉慈愛地看着他在鏡頭前「胡言亂語」。
秘書天真地以爲,媒體隻是一種簡單的發聲工具。
卻不知道當代「平民」舉起手機對準大屏幕的時候,意味着什麽。
在一次對談時,薩米問安德魯是否關注社交媒體。
對方給出了否定回答。
薩米覺得難以置信:
「不抱怨、不解釋」
這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人人都能發聲
社交媒體、臉書、推特,每個人都有發表言論的地方
就像這次的凱特王妃事件。
一直閉口不言的皇室面對大衆的揣測,備受壓力。
但最終還是小看了對方,用一張自以爲妥帖的 p 圖想要敷衍了事。
卻不想,弄巧成拙。
這種保守的、高高在上的人群,所缺失的不僅是平民的視角。
安德魯王子,也嚴重缺失了對女性的視角。
采訪當天,還戲谑地問埃米莉爲什麽不穿裙子。
彼時的他一定想象不到,被他當作洗白工具的女主播會徹底讓他淪爲笑柄。
當然,這種以傳統男性視角主導的皇室,在那時也一定意識不到:
女性力量的逐漸壯大讓他們不可能再是唯一的話語強權。
當自信、不拘一格的薩米地走過喬治 • 奧威爾那句名言時。
一切,都有迹可循。
自由意味着有權利說出人們不想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