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突飛猛進,爲中國車企 " 出海 " 打開了難得的窗口期,成爲中國品牌追逐的新目标。放眼望去,當前出海市場戰況空,今年上半年,汽車出口量突破 200 萬輛,對市場整體增長貢獻顯著,絕對是 2023 年車市的一大看點。
近年來,中國自主品牌不斷發展壯大,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發展較快,加上國際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比較旺盛,推動了中國汽車出口的全方位增長。
據中汽協數據,1-6 月,汽車企業出口 214 萬輛,同比增長 75.7%。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 53.4 萬輛,同比增長 1.6 倍。自主品牌呈現集體 " 狂飙 " 的态勢,具體來看,比亞迪上半年出口 8.1 萬輛,同比增長 10.6 倍;奇瑞出口 39.4 萬輛,同比增長 1.7 倍;長城出口 12.4 萬輛,同比增長 97.3%。不過從總量上來看,上汽仍以 48.3 萬輛的成績把持着頭号交椅的位置。
#MG 全球車熱銷#
據了解,上汽在海外市場上 MG 品牌最受歡迎,上半年累計銷售 37 萬輛,同比增速達到 40%。不僅如此,上汽集團 2023 年計劃海外銷量突破 120 萬輛,其中,自主品牌占比超 70%,MG 品牌銷量達 80 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MG 首款 " 全球車 "MG4 純電動車已在國内和近 30 個歐洲國家同步上市。同時,MG4 正積極進軍澳新、中東、墨西哥、南美等地區,将覆蓋全球六大洲重點區域市場的 80 餘個國家,全球銷量有望突破 15 萬輛。
除了 MG 品牌,上汽集團旗下其他品牌如上汽大通 MAXUS 和上汽通用五菱海外業務也取得不錯的進展。據了解,2023 年上汽大通 MAXUS 的出口目标是 10 萬輛,上半年已突破了 4.7 萬輛。
在不久前的海外業務溝通會上,上汽集團總裁助理、國際業務部總經理、上汽國際總經理餘德介紹道,目前上汽在歐洲的銷量日益增多,建廠的時機成熟,而歐洲又是全球新能源汽車接受程度最高的市場之一,适合發展本地化布局。因此,上汽已将在歐洲當地選址建廠的計劃納入日程表。此外,上汽在海外擁有矽谷、倫敦、特拉維夫 3 大研發創新中心,泰國、印尼、印度、巴基斯坦 4 座整車制造基地。
如今,中國技術的不斷叠代和消費者的認可,讓中國智造實力出圈。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國外的好成績,讓更多國内的汽車品牌看到了機會,中國汽車的出海熱潮,将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比亞迪出海兩年遍及全球#
比亞迪在海外建廠的步伐也在加速中,比亞迪算是中國品牌新能源出海的激進派,自 2021 年 5 月比亞迪正式宣布 " 乘用車出海 " 計劃以來,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目前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已進入挪威、德國、日本、泰國、巴西、墨西哥等 53 個國家和地區,出海腳步遍及全球。
更爲關鍵的是,今年上半年,比亞迪今年獨占泰國 EV 市場 35.18% 的份額,位居第一。比亞迪在國際市場人氣爆棚的全球車型 BYD ATTO 3(元 PLUS),在泰國上市後市場反響熱烈,今年已連續五個月獲得泰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
2022 年,比亞迪全資投資的首個海外乘用車工廠在泰國正式開建,預計在明年可實現量産。據悉,比亞迪還計劃在巴西、歐洲等地建設工廠,一系列舉動也進一步推動比亞迪的全球化進程。
再看奇瑞汽車上半年,奇瑞出口量達 39.4 萬輛,同比增長 1.7 倍。據了解,早在 2001 年,第一批奇瑞 " 風雲 " 轎車就從天津出口到叙利亞。除了出海的時間早,其生産、研發基地也較早就拓展到了海外市場,在歐洲、北美、中東以及巴西等地都有奇瑞的全球研發基地。
截至 2022 年末,奇瑞已經在全球建立了 10 家海外工廠,包括俄羅斯、巴西、埃及等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長安汽車在今年正式發布了全球化戰略 " 海納百川 " 計劃,具體提出五大布局," 四個一 " 發展目标:海外市場投資突破 100 億美元、海外市場年銷量突破 120 萬輛、海外業務從業人員突破 10000 人,欲将長安汽車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車品牌。
未來長安将逐步布局歐洲、美洲、中東及非洲、亞太、獨聯體全球五大區域市場,将進入 90% 以上的全球市場,到 2024 年,長安汽車将完成東盟和歐洲兩大重點區域市場的進入。
當我們的産品越來越優秀的時候,就是走出國門的時候,現在的國産車完全具備這個實力," 走出去 " 可以進一步向全球展示中國新能源車企的産品和技術實力。今年的上海車展上,也看出了車企們向全球市場傳遞的進攻信号,打響了 " 品牌向上 " 的第一槍。【iDaily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