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熱烈》走出電影院,我用心回憶它留給印象最深的,居然是黃渤和嬛嬛的夢幻聯動以及一些不覺明厲的轉圈圈場面。
明明是一部主打熱血勵志的合家歡,我笑到了、也被炫到了,get 的感動卻不多,就像是牛飲一杯五彩斑斓的涼白開,解渴但沒味。腎上腺波動還不如看大鵬宣傳電影扮青蛙跑路演來得燃。
這問題,是出在哪兒?
1.
《熱烈》的故事很 " 大鵬 ",主角依然是個小人物——陳爍,個性樂天的窮小子一枚。
老爸早亡家裏欠了一屁股債,老媽一人撐起整個家,還有一個社交恐懼症晚期的舅舅,總結下來就是一個慘字。
可這個慘小子偏偏有一顆不撞南牆不回頭的追夢心。爲了跳街舞,他不介意做替身、不在乎酬勞,不怕累不喊苦,最終憑着一顆真心打動教練、收獲友誼、在全國街舞大賽獲得冠軍,走向人生巅峰。
這是一鍋我們喝過太多次的高濃度 " 雞湯 ",俗到你把預告片看完,就能差不多猜到走向和結局了。說 " 俗套 " 并非貶義,大鵬能把一個在所有人意料之内的程式化故事寫到不無聊,讓觀衆不至于在電影院睡過去,反而證明了他确實有點本事。
所以在我看來,電影讓我無法共情的關鍵不是俗套,而是 " 失真 "。
大家摸着良心問自己,如果你是陳爍,能每天打完送外賣、跳舞走穴、洗車三份體力工後,回家還跟打了雞血似的練舞嗎?背着整個家的重擔,還能清高到爲了加入夢想的街舞團連工資都不要,對五萬賠償金說不嗎?
這不可能。所以 " 窮 " 變成了幹癟癟的口号,它空有設定沒有實感,債務、疾病、營生三大最現實的困境在故事中沒有對陳爍造成任何實質上的壓力。
甚至,大鵬還貼心地安排了各種襯托陳爍聖人光環的工具人。首當其沖就是黃渤飾演的街舞團教練丁雷,由于曾經和街舞大賽冠軍擦肩而過,所以他拼盡一切都想捧回這座獎杯。
他和陳爍之間的關系,代一對精分主人和年下忠誠修勾毫無違和,賞個棗把陳爍找來當替身,跟着就是兩巴掌沒錢了讓人滾蛋。修勾好不容易靠可憐兮兮的小眼神打動了主人,又在純元回歸後被一腳踹開。
我懷疑這個角色的最大作用就是供王一博媽粉舔屏的,因爲無論丁雷怎麽 " 虐待 " 修狗、辜負真心,修勾永遠都挂着全宇宙最治愈的笑容沖他搖尾巴。
另一個明顯工具人則是驚歎号的核心,丁雷的 " 純元 " 凱文,拿了一手女配角作精劇本,存在就是爲了用他的狂妄自大、負分情商去襯托陳爍的純潔無瑕,并最終被陳爍踩在腳底制造最強爽感。
與這些各有瑕疵的角色相比,陳爍仿佛一個行走的高級 AI,各項參數調至完美,沒缺點、沒毛病、沒脾氣 …… 除了動用五官的喜怒哀樂,你根本無法從他身上感受到更複雜的情緒。
2.
《熱烈》對于陳爍的塑造,算是大鵬的小小滑鐵盧。這不是他第一次以小人物作爲電影主角,甚至可以說小人物成功逆襲是他電影永恒的母題。
這種創作主題,總讓人不自覺的和他自身經曆聯系在一起。大鵬非科班出身,大學畢業後來到北京,從小記者一路摸爬滾打。苦吃了不少,剛開始北漂時想做歌手,結果被騙走了 3 萬多的積蓄。
後來到搜狐當記者也是輕傷不下火線,他在《奇葩說》上說過,自己租房從來隻考慮公司位置,公司在哪他就租哪,這樣發生任何事他都能第一時間趕到公司。
苦不堪言的打工人經曆,讓大鵬先天就比磕理論的學院派更了解底層小人物的心酸窘境,轉型成爲導演自然就把這些經曆内化成素材和靈感,《煎餅俠》關注抱有信念的一群屌絲,《縫紉機樂隊》圓滿了失意中年人的夢想,《保你平安》讓一個底層在幫别人辟謠中實現了自我價值 ……
但這些他創作的小人物,和大鵬本身最大的區别在于大鵬一點都不 " 失敗 "。相反,不管是作主持人、演員還是導演,他都堪稱六邊形戰士。
做網絡編輯,他在搜狐不到三年就有了自己的脫口秀節目《大鵬嘚吧嘚》。
做記者,能成功和趙本山套上近乎,讓趙本山收他爲徒,進一步拓寬了知名度,打入東北喜劇人内部。
做主持人,能不斷積攢娛樂圈人脈,後來全被用到了《屌絲男士》中。
做導演,處女作《煎餅俠》就大賣 11 億,要知道和他同樣起步于互聯網的《萬萬沒想到》大電影隻賣了 3 億出頭。
十年時間大鵬就從一個格子間編輯變成了賣座商業片導演,完成了他混迹娛樂圈的目标:
" 我見過太多的明星了,我眼睜睜地看着他們輝煌,黯淡,劃過,隕落。我想成爲其中光亮最持久的那一顆。很多人問我,你爲什麽就那麽想紅呢?我說,因爲明星是一種職業,想紅,是一種敬業。"
" 紅 " 這個字,是他多年來行爲處事的基本驅動力。
比如奇招出盡的路演。爲了宣傳《煎餅俠》,他曾連跑 40 個城市刷新路演紀錄,更蹬着三輪車親自上街攤煎餅。
這次《熱烈》路演更是把放低自己做到了極緻。
33 ℃的高溫穿着青蛙服到大街上發傳單、騎共享單車壓馬路搖旗宣傳,連坐個高鐵,也不放過一絲一毫打入群衆内部的機會。追求最大曝光量,既宣傳了作品,也給自己帶來了話題熱度。
而投射到作品中,其實就是一種比較固化的成功學叙事。《煎餅俠》中一個堅持信念的屌絲最終實現了他的英雄夢,《縫紉機樂隊》裏一個釘子戶靠着一場搖滾演出讓政府收回開發土地計劃,《保你平安》裏神兵天降讓主角在人山人海的高鐵站攔下造謠者,《熱烈》中陳爍一個大多數時間都在商場賣藝跳舞的人,居然能帶領隊伍讓二追三赢下了國際夢之隊。
這種爲小人物伸張正義,用童話包裹殘酷現實,給予他們一份溫情希望的叙事當然不是錯的,甚至可以說是大鵬作爲一個電影人最大的優點:對底層一以貫之的仗義關懷。
但當你所有創作都是一樣的邏輯時,就不免顯得有點單薄和套路了。
對比大鵬的偶像周星馳,他的電影中就始終保持着一種殘忍。
《西遊記》中孫悟空頭上越來越緊的緊箍讓他不得不放棄紫霞,《喜劇之王》的尹天仇再怎麽努力奮鬥最終依然隻是個 " 死跑龍套 " 的,續集更是留下了女主角如夢車禍去世的解讀空間。
周星馳深谙喜劇的内核是悲劇,所以他的作品才有如此長久的生命力,一千個觀衆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能從中品出不一樣的滋味。而大鵬的電影就始終缺少見血的疼痛感,你說他更加心軟也好,創作讨巧也罷,他更多時候還是不願直面現實的殘酷之處,選擇了讓小人物獲得成功的标準答案。
3.
大鵬創作上唯一的一次 " 背叛 ",是《吉祥如意》。
2017 年,《縫紉機樂隊》上映後票房不佳,大鵬甚至在宣發團隊的建議下發表道歉信,求觀衆再給他一次機會,也對票房于事無補。
當時誰都以爲大鵬會就此成爲另一個易小星,沒想到 2 年後一個回馬槍,他執導的短片《吉祥》獲得金馬最佳劇情短片獎。
2010 年,他又在《吉祥》的基礎上加上了幕後的部分《如意》,湊成了一部 70 分鍾的長片《吉祥如意》,并成爲導演生涯中評價最高的一部。
這是一部很冰冷的電影。前半部分用僞紀錄片的方式呈現了一個北漂 10 年的年輕人麗麗回到老家過年,卻遭遇姥姥去世的變故,幾家長輩就誰來照顧患有腦疾的父親撕破臉皮分崩離析的殘忍故事。
後半部分再補上一刀,這就是大鵬的家庭故事。《吉祥如意》本來想拍的是和姥姥一起過年,但姥姥突然病重入院。當時大鵬覺得這可能是天意,決定攝影機不要停,對準真實的親人繼續拍了下去。
于是,中國式家庭的溫情、無奈、虛僞、不堪盡數暴露,而坐在鏡頭後的大鵬,對姥姥的愧疚、對家庭的歎息、内心的脆弱也通通不加掩飾的展現了出來。這個癟嘴忍耐的表情,可能是他所有電影中最打動我的瞬間,因爲這種情感是絕對真實的。
回頭再看,大鵬不是不知道什麽樣的作品更有力量,也并非拍不出那樣的作品,隻是在高級糊和俗套紅之間果斷選擇了後者。《保你平安》面向社會問題對黃謠重拳出擊,《熱烈》初涉體育題材宣傳亞運會,跨年檔還有和白客夢幻聯動的《年會不能停!》。
憑大鵬的能力和憋着一口氣要證明自己的勁頭,他早晚會找到這個時代情緒的最大公約數制造出大衆爆款,但相比之下,我還是更喜歡在《吉祥如意》裏那個放聲大哭的他。